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個好榜樣,那就成為一個警示。EcoInternet 的 #Scicomm #Fail 如何讓你成為一個更具文化意識的科學傳播者

當我開始讀研究生時,我很興奮。興奮是因為我將知識的追求視為一種特殊的使命,擺脫了我的在公司、政府甚至教育部門工作的朋友們不得不面對的那些廢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開始讀研究生時,我很興奮。興奮是因為我將知識的追求視為一種特殊的使命,擺脫了我的在公司、政府甚至教育部門工作的朋友們不得不面對的那些廢話。我是這個知識追求者兄弟會的一員。是的,一路上對新手有一些欺負,但這很正常,對吧?

在我完成碩士學位之前,我的夢想就破滅了,在我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又多次破滅。第一次,當系主任(碩士學位)對別人和我高度評價我,並鼓勵我攻讀博士學位,卻拒絕為我寫研究生院的推薦信……儘管事實上我已經從兩個不同的來源獲得了博士教育的資助。他的猶豫——他告訴我,他多年前為一個女學生寫了一封信,那是一個年輕有為的明星女性。她一開始表現很好,但後來不及格了。他以前從未為黑人學生寫過信,他不能讓自己的名字與另一個不及格的學生聯絡在一起……真他媽的!

一直存在著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即科學因其規則、方法論、客觀性和追求真理的特性,使得科學(以及我們學習和實踐科學的學術場所)在某種程度上是類似烏托邦或渴望成為烏托邦的環境。這是一個謊言。一個彌天大謊。哦,科學有規則和方法,並提倡客觀性,旨在理解自然世界,但這並不能使這項事業或從事這項事業的人們超越人性的弱點。超越偏見和成見。進行必要的精神體操,以不道德的方式收集和整理資料,並將其標榜為“為了更大的利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群人——他們大多是白人、男性、異性戀和順性別者——加上一些與他們相近的人——竭力捍衛這個理想的神話。當機構被要求解釋其隊伍中缺乏多樣性和包容性時,這通常是他們常用的藉口……“哦,我們不關心人口統計資料。膚色、種族、性別、宗教等都不重要,因為我們只想找到最優秀、最聰明的人。” 與此同時,他們從未(也不願意)意識到,這種行為正在穩步加強一種假設,即陰險地將歐洲中心(西方/白人/盎格魯)的視角永久化,並將其視為普遍的、理想的視角。所有其他視角都渴望並受其啟發。

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為什麼對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傳統的文科教育要求仍然是一個好主意。哲學、經濟學、社會科學、民族研究和性別研究課程為學者提供了批判性思維和綜合的機會,以構建他們的 STEM 教育。它還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資訊,以幫助人們瞭解他們的 STEM 教育如何融入生活的 3D 和 2D 圖景中。由於在 STEM 領域中,來自不同背景的真實人物參與其中,以影響學術和職業文化,而對*某些*這些想法和倫理考量的實際代表性卻很少,因此,針對這些關鍵的種族、性別和身份平臺的正式和非正式學習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就是為什麼當 EcoInternet/Glen Barry 在討論埃博拉問題時,繼續使用非洲和非洲人民的問題圖片時,我站出來發聲的原因。科學並非沒有偏見,儘管它承諾幫助世界和人類,但對科學的興奮和對科學家的信任並非普遍的價值觀。許多來自土著和被迫移居的人口對科學及其改善生活的承諾持謹慎態度……為誰改善?任何受帝國殖民主義影響的國家或民族(幾乎所有人)都有大量關於被歐洲探險家欺騙的歷史記載(即警告)。科學也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 EcoInternet 修改其關於西非環境利用、可持續性和人口過剩的資訊。

我們更關心真實地傳播生態科學。

~EcoInternet(重點是我加的)

更關心的是,我們已經決定,這種對問題的框架更重要。好像他是真理、科學和有效性的仲裁者一樣。這其中有太多的溝通失敗。

透過瀏覽他的時間線(EcoInternet 和他的個人賬戶)和他的文章,Glen Barry 博士絕對在為自己遊說,把自己塑造成值得追隨和傾聽的專家。在我看來,他的資訊聽起來很像“嘿,讓我們和那些人一起解決那邊的糟糕局面”,並加入了 Ross Perot 的語調。

也許他並不想看起來和聽起來像個混蛋。¯\_(ツ)_/¯ 我不相信。我認為他一點也不在乎結果是好是壞……而這才是問題所在。文化敏感性,包容性的對話,以審視問題和促進解決方案,似乎都不重要。這是特權手冊的第一頁,各位。

對於所有想要相信併為科學成為接近理想/公正之地而奮鬥的人來說,這種態度必須被根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美好的事物。

<_<。科學不能免除人性和人類的影響。因此,當這些資訊繼續成為我們學術、科學和科學傳播對話的一部分時,我們需要認識到這是一個問題。並指出它。

以下是與 EcoInternet 的對話以及我對文化敏感的科學傳播問題的評論。

文化敏感的科學傳播的良好教訓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