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這一切發生之後,我無數次地懷疑自己。我當初為什麼要回復那封郵件?我應該直接忽略它。 那麼這一切 或 這一切 或 這一切 或 這一切 或 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但那是一個非常自私的願望,完全是出於恐懼和個人焦慮。坦率地說,這與我的本質背道而馳:我活得坦蕩;我將情感大膽地表現在臉上。我沒有撲克臉。當我悲傷時,我會皺眉和哭泣。當我快樂時,我會微笑和大笑——大聲地。
但那不是科學家(應該)的樣子。科學家們在舉止上是矜持和保守的。擁有博士學位的年輕女性不會咒罵、翻白眼、用非正式的語氣說話,也不會引用關於街頭鬥毆的地下嘻哈歌曲。我們當然不會在受人尊敬的平臺上表達我們對更大的不公平制度的挫敗感。
在我的科學生涯中,許多人告訴我這一點,包括這個部落格的一些評論者。沒有人對我說過這些話,但這些話和感受在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早上湧上我的心頭,當時我正試圖理解《大眾科學》主編瑪麗埃特·迪克里斯蒂娜解釋為什麼我的帖子在前一天被撤下時所說的話。當我結束通話電話時,眼淚奪眶而出。我想起了很多次,我被暗示(或有時被明確告知)我的問題對其他人來說毫無意義。“你不夠專業。那不是一個有趣的科學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太多次了,像我這樣的學生和科學家被告知,我們的痛點不值得學院的關注。我們應該堅持更客觀、更少個人化的東西。那是科學進步的適當方式。也許吧;但是有很多次,我發現自己傾聽或閱讀一些花哨的科學家的敘述(個人和專業的),並認為他所說的一切都與我的生活無關,但他的話仍然是金玉良言。他的觀點是經典。經典,因為科學——長期以來——一直由那些支配它的人定義。他們說什麼是專業的,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普遍的。女性和有色人種,尤其是女性有色人種或只是隨機的異常現象的感受、經歷、複雜且難以表達的互動。科學可能是一個悲傷、孤獨和令人難以承受的世界,在我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自大學以來),我一直在努力讓我的完整聲音在科學領域被聽到。在過去的7年裡,部落格一直是我的擴音器,表達我對科學、學術界、教育、行動主義、正義和生活的所有真實而複雜的情感。
我的聲音是時髦的、都市化的,並且像大多數其他科學家一樣——務實且具有對抗性。然而,當這些特質被包裝在一個身材矮壯、圓臉、看起來年輕、出身工人階級的黑人女孩的身體裡,帶著南方口音和犀利的目光時,它往往被認為是不太聰明和粗俗的。更令人惱火(和悲傷)的是,那些懷疑和輕蔑的假設永遠不會消失。永遠不會!你的學位,你的任命都毫無意義。即使當你打扮整潔,收斂你的時髦,並相應地展示自己時,你仍然會受到關於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盤問。
難怪我所表達的被這麼多人解讀為個人咆哮。當這個領域很少有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證明完全不同的經歷時,那麼難怪這麼多人將我們的經歷視為應該在工作之外處理的個人問題。女性、工人階級家庭或移民家庭、有色人種和女性有色人種的經歷需要付出什麼才能被視為整體的真實組成部分,作為更大敘事的代表?這就是我(曾)希望我的部落格文章能夠代表的。
我不認為那篇文章的任何內容是離譜的,我認為它為學生、科學家、科學傳播者和非科學家都提供了重要的職業發展課程。畢竟,我和其他《大眾科學》的博主經常分享我們個人、充滿激情的經歷敘述。值得讚揚的是,迪克里斯蒂娜女士說她會調查我的主張並獲取更多細節。她確實這樣做了。第二天一大早就給我回了電話。這次她為我提供了更多來自法律部門的細節。正如已經解釋的那樣,事情已經得到確認,帖子已恢復——無需修改。但是,我完全理解為什麼許多人仍然感到不滿。我也對解釋的改變感到有些不舒服。
然而,事實是,我真的想恢復正常。我想讓注意力減弱,我想回到感覺良好的狀態。但這並沒有發生——至少沒有按照我希望的方式發生。從那以後,我已經接受了這一切。(一開始有很多。感謝所有支援的人,透過推文、部落格文章和映象原始帖子。特別感謝Rubidium博士、Isis博士、 Kate Clancy、 SciCurious和 Janet Stemwedel為我辯護。)我真的很感謝迪克里斯蒂娜女士的個人道歉,以及《大眾科學》關於撤下帖子的正式道歉/解釋。有時,艱難的事情發生是為了迫使早就應該進行的對話,並計劃下一步。接受這一切的一部分意味著完成事情——不僅僅是為了我,更大的圖景也很重要。很多人問我感覺如何,我想要什麼(反應方面)。我關心我一直關心的:與更廣泛的受眾分享科學。我不會計劃這樣公開痛苦的場景,但我仍然感謝有機會就科學和科學傳播中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進行這些對話。
我知道我用了很多話來反思這件事。這是帖子被撤下後我第一次寫作。我正在這裡重新振作起來。像一些其他人一樣,我認為是我的語氣或我呈現資訊的方式導致帖子最初被標記。跨文化界限的誤解並不新鮮——對我來說,在科學領域肯定也不新鮮。如果這確實是原因,那麼我們都需要為轉型做好準備。來自不同背景的新個體正在進入科學領域。他們每個人都代表著新的聲音,以不同的語氣、表達方式、隱喻、參考和風格與不同的受眾進行交流。我懷疑這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我相信這將是有啟發性的。
我也為《大眾科學》編輯團隊在這次事件和隨後的風波中的反應感到鼓舞。我相信關於包容性和安全的積極對話/行動將會發生。一些已經開始了:《SciCurious Brain》上的客座文章,來自新的/多樣化的聲音,關於科學和科學傳播中的多樣性。此外,我對一些更正式的後續步驟感到非常興奮,其中包括我與《大眾科學》合作撰寫一篇關於科學領域不同背景女性的專題報道。此外,我們(我和《大眾科學》)正在討論額外的合作專案,以促進更廣泛受眾的科學傳播機會。
從這件事中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事情;我很高興。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在未來,科學領域中更多樣化、複雜和獨特的聲音將被聽到。請繼續關注。
DNLee
由Liz Ditz慷慨策劃的整個*whatever-it-was*的存檔。與DNLee站在一起,反對biology-online.org上的性別歧視,以及《大眾科學》的懦弱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