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LeeLab:反思我的餵食豐富化偏見

我正在反思我的餵食豐富化方案。我的囊鼠,甘比亞囊鼠和安氏囊鼠,是食物通才,但在實驗室裡我們餵它們市售的齧齒動物或兔子飼料。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正在反思我的餵食豐富化方案。我的囊鼠,Cricetomys gambianusC. ansorgei,是食物通才,但在實驗室裡我們餵它們市售的齧齒動物或兔子飼料。過去,我會在它們的常規飲食中加入狗糧,以獲取蛋白質。然後我會提供新鮮農產品,如柑橘、胡蘿蔔、芹菜和香蕉作為零食。

給我研究物件提供高價值食物零食是我從田鼠時期延續下來的習慣。在籠子清潔日,我會往籠子里加一小撮生葵花籽。這似乎是分散田鼠注意力、減輕“天空中的大手”奪走它們的家園並將它們轉移到陌生的籠子裡的壓力的一種好方法。高脂肪的種子很受歡迎,在我看來,胖乎乎的田鼠是快樂的田鼠,我對此感到滿意。

但現在我研究的物種尚未被充分了解,所以我需要小心,不要為我的研究物件提供過多的卡路里。它們不像小田鼠那樣活躍,儘管我投資了跑輪裝置,但我的囊鼠並沒有進行太多的有氧運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什麼豐富化很重要?

總的來說,豐富化對於保持動物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很有價值。在老鼠和小鼠中,沒有豐富環境的動物通常表現出刻板行為和其他負面行為,包括自殘。

營養豐富化是有益的,因為它不僅為動物提供重要的營養,還可以用來為“點綴”動物單調的生活環境提供豐富的體驗。畢竟,在自然界中,動物不是生活在 2x2x2 英尺的籠子裡,吃著裝滿單調食物的料槽,沒有機會遇到其他動物,包括同類和捕食者。

豐富化是好的,並受到動物監督委員會的鼓勵;但我與自己進行了一次認真的談話,意識到我提供營養豐富化是出於自己對食物的看法。我把食物看作是一種慰藉。在我的個人生活中,我目睹或經常使用食物來改善不太令人愉快的境況。感到悲傷?給你一塊餅乾。無聊,希望你在別的地方?來,我們來吃點爆米花。在我的腦海裡,提供零食是讓我的囊鼠“適應實驗室生活的常規”的一種方式——而且它當然可以是。提供高價值的零食是讓動物配合籠子清潔程式、被抱起和處理以及檢查甚至治療的好方法。但這些是我這樣做的原因嗎?

現在,我面臨一個主要的障礙:讓我的動物在我的行為實驗中自發地表現。我進行研究測試,我一直以來最難執行的測試之一是T型迷宮。這是一個交替學習測試,動物發現/學習到在裝置的某一側有零食。在連續多次暴露於 T 型迷宮後,受試者每次都會在迷宮的同一側找到零食。然後最終,就在它們掌握竅門的時候,實驗者切換了側面。

聽起來很容易,對吧?嗯,在我嘗試執行這個測試時,我遇到了很多麻煩。大多數受試者根本不在乎進入迷宮。另一些人對香蕉味糖丸零食不是很感興趣。

我與許多使用這種和類似測試的研究人員交談過,得出的結論是——吃飽的齧齒動物不執行任務。在許多行為藥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研究實驗室中,動物受到食物限制,使其體重保持在體重的 85%。每次有人向我提出這個建議時,我都會猶豫,並列出一系列理由,說明這不適合我的動物。“我進行自發行為研究。不需要外部動機。”

也許並不完全需要減肥或飢餓動機。(我真是個心軟的人,但我承認這一點。)但我承認我至少需要讓這些傢伙“為他們的零食工作”。曾經是種子或農產品的自助餐最好留作行為測試用,這樣我就可以利用這些經驗更多地瞭解他們喜歡什麼,真正喜歡什麼。這意味著我必須拿走美味的種子和隨機的蘋果和橙子片。下次他們得到零食時,它將與行為實驗相關聯。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