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報道DNLee:在坦尚尼亞誘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Karibu Marafki,

向大家問好並回答你們的問題。這個問題我經常被問到。

你到底在坦尚尼亞研究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我在誘捕。說真的,我正在野外研究非洲大頰袋鼠,Cricetomysgambianis,以更多地瞭解它們的自然歷史和行為生態學。具體來說,我們(我的PI和我)對更多地瞭解該物種的社會組織和行為感興趣。

我的主要研究實驗是一項野外研究,使用捕捉-標記-重捕方法,以 1) 量化特定區域內的個體數量,2) 評估它們的總體健康狀況、發育情況和異速生長,以及 3) 確定該物種的社會組織。

儘管該物種分佈廣泛 - 遍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但該物種的自然歷史仍未確定。例如,該物種的交配系統是什麼?擴散模式是什麼?窩與窩之間的生育間隔是多久?幼崽在擴散前與父母同住多久?個體的活動範圍是多少?

這些問題實際上都還不清楚,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一切進展順利。我在這裡的第一週,在我的PI的幫助下,主要是來自索科因農業大學害蟲管理系的優秀(且知識淵博的)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已經確定了一個理想的地點並設定了誘捕網格。

自從我第二週開始(並在幾天預先誘餌之後),我每個誘捕夜都抓到了非洲大頰袋鼠。

這就是我,在我的野外地點放置誘餌和設定陷阱。

是的,那片田地真夠野性的!肯定讓Beez in the Trap有了全新的含義。

***************

如果您想要一張來自坦尚尼亞的明信片,請務必填寫此連結中的表格。

並感謝 (asante sana) 我的捐助者們。我感謝你們的慷慨。

Dada DNLee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