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盤中餐

我的外婆和奶奶都在大蕭條時期長大。那段艱難困苦的經濟時期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們的精神、習慣和人生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的外婆和奶奶都在大蕭條時期長大。那段艱難困苦的經濟時期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們的精神、習慣和人生觀。這些印記尤其體現在她們與食物的關係中,以至於在40-50年後,我也受到了影響。

浪費食物是不可饒恕的罪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吃掉你被給予的食物。

挑食的人沒得吃。

要心懷感激。

我的奶奶在農場長大。我的外婆出生並在城市長大;然而,她們都經歷過食品不安全感以及極端的種族歧視,這在當時的那個地方和歷史時期很常見。(我來自田納西州孟菲斯。我的外婆和奶奶都在這個地區出生和長大。)

食物是必需品。我們需要它來滋養身體,增強力量,並生存下去。當一個國家,即使是像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其歷史制度(政治、經濟和教育)造成社群之間系統性的不平等時,就會導致不公正的結果。

儘管因食物匱乏而造成的飢餓風險遠低於我的外婆和奶奶所處的時代,但差距仍然存在。今天的食品正義運動圍繞著獲得優質新鮮食品、負擔得起的健康且最少加工的食品,以及重新教育家庭迴歸園藝、家庭烹飪和廚房食品加工技藝,這些都是我們的祖父母曾經從事的活動。

直到大學,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依賴性。我獲得了動物科學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儘管我走上了一條更基礎的研究道路,但我仍然對農業和食品科學的認知、教育、宣傳和行動主義感到興奮(和充滿熱情)。我深刻地認識到政治、經濟和文化對食品正義、營養獲取和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我仍在學習和倡導。有些教訓比其他教訓更容易接受。我仍然不自己種植食物,但我自豪地烹飪許多自己的飯菜,並且嘗試過罐裝食品。我仍然帶著從外婆和奶奶那裡學到的關於食物的教訓。我非常努力地不浪費任何食物。我儘量不挑食,尤其是在別人家吃飯的時候;我永遠心懷感激。

這些日子裡,我也用我的聲音(和平臺)來支援那些辛勤工作,計劃、種植、收穫和準備我自覺且心懷感激地食用的食物的人們。

 

 

所以,謝謝你們!感謝所有的農民、科學家、農業工人、食品經銷商、食品加工準備者和包裝者以及雜貨店工人——無論是小型家庭農場、合作社還是大型企業農業綜合企業。感謝你們每一位工作時間長,有時工作非常危險的人——無論是合法公民還是無證工人。我永遠感謝你們所有人,你們做了所有看不見但必要的事情,以便我(和數百萬其他美國人)可以漫不經心地走進一家雜貨店(或者如果我非常幸運,可以去農貿市場),並隨意挑選任何我今天和每天選擇食用的美味佳餚。

非常非常感謝你們。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