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談論科學的弊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記得我第一次開始閱讀有關氣候變化的文章時。那大約是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可以預見的是,我有很多疑問。我們如何確定因果關係,而不是相關性,以及我們如何對未來幾十年進行預測,這些問題讓我感到困惑和感興趣。我決定問一個我認識的正在研究這類問題的研究生。

結果並不好。我記得他對我提出的問題反應很防備。好像他認為我另有所圖,並且他試圖駁斥我實際上沒有的觀點。很快就讓人感到筋疲力盡。我不是在試圖爭論一個觀點,我是在試圖學習。

自從那以後,我參與了很多關於科學的討論,我現在知道我的經歷絕非個例。科學中有一些主題已經作為熱門政治問題進入了公眾的視線。例如,除了氣候變化之外,還會要求候選人表明他們在進化和疫苗方面的立場。總的來說,政治家更多地談論科學是一件好事。但在政治中,一種特殊的論述方式占主導地位。政治世界本質上是對抗性的,一個候選人需要擊敗另一個候選人,而語言也隨之而來。為了使他們的立場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政治家傾向於將問題二分:一個候選人採取支援某種事物的立場,而另一個則反對。這是一個微妙之處充其量不被欣賞,最壞情況會被不贊同的世界,並且在面對新證據時改變主意會被批評為軟弱的表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不理想,所有這些對於政治來說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隨著科學主題加入這些行列,政治論述的對抗性本質已經滲透到其他地方。進入教室。進入實驗室。進入我們彼此之間的日常討論。如果沒有觀點似乎立即分裂,就很難談論這些科學主題:有開明的人和不太開明的人,目標是前者教育後者。對話充滿了壓力。問題被懷疑地對待。越來越多關心科學的人,像那個研究生一樣,似乎總是防備著一個假定的對手,這個對手另有所圖——一個需要被打倒的對手。我們是在辯論,而不是討論。

這種心態在科學中根本行不通。那些不熟悉某個主題的人不敢提問,並且害怕不同意。他們不是自己推論出想法,而是被迫接受作為已定論的結論,因此是無可辯駁的。但問題是,科學中的幾乎一切都是可以辯論的。發現的本質意味著試圖找到絕對真理——揭示不一致之處,思考如何協調它們,以及批判性地分析資料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當好奇心和開放的探究(良好科學的標誌)受到壓制時,我們就走不了多遠。我們正在吹捧底線,同時卻在阻止我們到達那裡的科學方法的步驟。

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科學和政治具有根本不同的目標,將它們混為一談是有害的。在政治中,目的是說服其他人你是對的。理想情況下,科學家應該尋求客觀真理。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接受異議,並對犯錯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當歡迎不同的思維方式時,科學就會蓬勃發展。

評論員談論時,好像持懷疑態度等同於“反科學”。但反科學是一種政治觀點,而不是科學觀點。在科學中,唯一反科學的方法就是思想封閉。

我知道:很容易對那些致力於否認資料的真實政治力量感到沮喪。經常聽到他們的影響必然會引起一些反應。但我擔心,在我們努力打擊它們的過程中,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了。讓我們對彼此多一些信任,並假設你正在與之談論科學的人——尤其是在你擔任教學職位的情況下——不是政治否認行業的傀儡,而是一個想學習的理性人。如果科學論述的文化被扭曲了,我們有能力將其恢復。

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將是反科學獲勝的方式。

Ilana Yurkiewicz, M.D., is a physicia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 medical journalist. She is a former 大眾科學 Blog Network columnist and AAAS Mass Media Fellow.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eon Magazine, Health Affairs, and STAT News, and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More by Ilana Yurkiewic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