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科學領域的性別偏見是真實存在的。以下是它為何如此重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要證明性別偏見是很困難的。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通常最多隻能識別結果上的差異。一名男性被選中聘用,而不是一名女性;晉升終身教職的女性較少;出版物中存在性別差距。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懷疑存在偏見,但是使用結果來證明它的困難之處在於,這些差異可能是由許多潛在因素造成的。我們可以推測:也許女性對該領域不太感興趣。也許女性做出的生活方式選擇使她們遠離領導職位。在現實世界中,當任何數量的變數都可能導致結果時,將它們分開並找出原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方法是透過隨機對照實驗。這意味著創造一種情況,其中除感興趣的變數外,所有變數都保持相等,以便結果的差異確實可以歸因於不同的一個因素。如果我們感興趣的是性別偏見,那就意味著比較對兩個相同的人的反應——在智力、能力、生活方式、目標等方面相同——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是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這並不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在一項開創性研究中,該研究由科琳·莫斯-拉庫辛及其同事上週在PNAS上發表,這正是他們所做的。週三,肖恩·卡羅爾在部落格上報道了並揭示了耶魯大學的研究,該研究向科學家們展示了來自一位申請實驗室經理職位並打算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學生的申請材料。一半的科學家收到了附有男性姓名的申請,另一半則收到了附有女性姓名的完全相同的申請。結果發現,“女性”申請者在能力、受僱性和科學家是否願意指導該學生方面的評分明顯低於“男性”。

科學家還為“女性”申請者提供了較低的起薪:26,507.94美元,而“男性”申請者為30,238.10美元。

這真的很重要。這真的很重要。

每當出現科學領域女性的話題時,總會有人堅定地認為不存在性別歧視。他們會指出其他一切來解釋差異,如果你甚至暗示歧視可能是個因素,他們會變得憤怒和傲慢。但這些人是錯的。這些資料表明他們是錯的。如果你遇到他們,你現在可以使用這項研究來告訴他們他們錯了。你可以說一項研究發現,在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女性在科學領域受到歧視。性別歧視是存在的。這是真的。當然,你不能也不應該說這是全部。但你再也不能說它什麼也不是了。

我們在這裡不是在談論結果的平等;這個結果顯示偏見阻礙了機會平等。

以下是這項研究如此重要的三個額外原因。

1) 男性和女性科學家都同樣犯有性別偏見。是的——女性的行為也可能帶有性別歧視。女性需要像男性一樣審視自己對女性的態度和行為。這表明,這些偏見很可能不是源於公開的厭女症,而是源於從社會刻板印象中內化的更微妙的偏見的表現。正如作者所說,

“如果教師表達性別偏見,我們並不是說這些偏見是故意的,或者源於有意識地阻礙女性在科學領域取得進步的願望。過去的研究表明,人們的行為受到隱性或無意偏見的影響,這些偏見源於反覆接觸將女性描繪成能力較差的普遍文化刻板印象……”

2) 當科學家更嚴厲地評判女性申請者時,他們並沒有使用性別歧視的理由來這樣做。相反,他們使用了表面上合理的理由來證明他們為什麼不想僱用她:她不夠稱職。性別歧視是一個醜陋的詞,所以我們中的許多人只有在表現出明顯的厭女語言或行為時才感到可以接受它。但這表明,你不需要使用反女性的語言,甚至不需要抱有有意識的反女性信念,就可以做出實際上反女性的行為。

實際上,這一事實使得女性更容易將不公正的批評內化為有效。如果你的工作因明顯不好的原因而被拒絕,例如“因為你是女性”,你可以簡單地認為拒絕你的人有偏見,因此不值得認真對待。但如果有人告訴你你能力較差,很容易接受它是真的。為什麼不應該呢?誰想一生都在不斷地試圖弄清楚來自上級的批評是基於你的工作內容,還是受到你恰好是誰的偶然特徵的不當影響?不幸的是,太多女性沒有意識到微妙的性別偏見。做出這些判斷必然是一項複雜而不完美的工作。但是,當它發生時沒有意識到它意味著接受:“我沒有能力。”這意味著相信:“我不應該得到這份工作。”

3) 儘管這些結果令人不安,但它們對於解決方案也至關重要。對女性的偏見通常是潛意識的,這意味著人們需要額外的推動才能意識到並與之抗爭。我敢打賭,這項研究中的許多人,就像參加內隱聯想測試的人一樣,如果得知他們在潛意識裡歧視女性,會感到沮喪,並且他們會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當意識到隱性偏見時才能克服它們,而這項研究完成了關鍵的第一步:意識。

從閱讀肖恩·卡羅爾的帖子中的評論來看,大多數閱讀這篇文章的人都會有以下四種反應之一

1) 這並不令人驚訝,但我很高興我們有一些具體的東西來展示我們一直以來都知道的東西。
2) 這令人驚訝和不安。
3) 圖2具有誤導性,因為y軸不是從零開始的。因此,我將拒絕這項研究暴露的一切。
4) 同等資歷的女性應該受到歧視,因為她們可能會去懷孕。

恐怕第4種人確實存在,而且根據我的經驗,他們不太願意改變他們的想法。(對於一篇簡潔的文章,其中談到了他們的論點為何存在缺陷,我推薦我妹妹莎拉·尤爾凱維茨的這篇文章。)

重要的是第2種人是存在的。當然,工作場所中的一些性別偏見仍然採取公然的厭女症形式。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它是微妙的。它是潛意識的。而且,許多實施它的人,如果僅僅意識到他們在做什麼,就會想要改變。我曾經認識一位教授,他在進行關於科學的對話時總是與男性進行眼神交流;只有當有人向他指出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做,他很感激有人告訴他,以便他可以改變。

第2種人是存在的,但他們只有掌握了事實才能改變。事實是:科學領域中能力相同的女性因其性別而被認為能力較差。記住它們。引用它們。如果你想改變,我敦促你儘可能廣泛地分享它們。

Ilana Yurkiewicz, M.D., is a physicia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 medical journalist. She is a former 大眾科學 Blog Network columnist and AAAS Mass Media Fellow.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eon Magazine, Health Affairs, and STAT News, and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More by Ilana Yurkiewic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