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作為教師:如何培養醫學生的優勢?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將開始住院醫師的生活,這將是我人生中的兩個重大轉變。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轉變是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將開始住院醫師的生活,這將是我人生中的兩個重大轉變。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轉變是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第二個轉變沒有受到同樣的關注,但可能同樣重要: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

住院醫師在醫學生的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療培訓就像學徒制一樣,三年級的醫學生通常與住院醫師相處的時間最長,並從他們那裡吸收知識和規範。我可以證明這一點。我作為醫學生所受教育的絕大部分來自住院醫師,我每天都與他們密切合作。事實上,研究估計,大約三分之一的醫學生學習來自住院醫師,而住院醫師反過來花費20%的時間進行教學。現在,當我準備開始住院醫師生涯時,我自己的住院醫師合同將住院醫師作為教師的角色確定為我們的首要任務之一,僅次於患者護理:“住院醫師應充分參與其專案的教育和學術活動,並承擔起教導和監督其他住院醫師和學生的責任。”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成為一名教師的意義;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新的。我如何幫助培養創造力和同理心,而不是扼殺那些已經存在的品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最近重讀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前學生主任費思·T·菲茨傑拉德博士的文章“好奇心”。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我第一次讀它時深受感動,以至於在醫學院一年級時寫了一篇關於它的帖子。我發現有趣的是,三年後重讀時,一個新的部分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我第一次回顧時沒有關注到的。

“醫學生和醫生是如何抑制好奇心的?它確實被抑制了。我發現在非臨床環境中,那些在病房裡似乎完全沒有好奇心或文化的人——簡而言之,是笨蛋——在他們的私人世界裡,卻是狂熱的詩人、藝術家、音樂家和技藝精湛的工匠,對廣泛的主題充滿興趣。他們只是認為不宜讓任何人知道,因為他們從住院醫師、教員或同齡人那裡收到了一條資訊,即對純粹的生物醫學以外的任何事情感興趣都不適合醫學生。”

它以一種刺耳的方式引起了我的共鳴。作為一名三年級和四年級的醫學生,我有時在病房裡覺得自己像個笨蛋。問題是——請原諒我在這裡的自信——我認為我在現實生活中不是笨蛋。就像菲茨傑拉德博士描述的那些在醫學之外有著有趣生活,但在病房裡突然變得遲鈍的學生一樣,我也感同身受。

可悲的是,醫學生在培訓過程中失去某些東西的趨勢已被廣泛記錄。許多人撰寫了關於三年級期間同理心下降的文章。但這不僅僅是同理心下降的問題。還有創造力的下降。在最近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觀點中,我們哈佛醫學院最受尊敬的老師之一理查德·施瓦茨坦正確地感嘆道:

“通常,學生進入醫學院時都充滿理想,渴望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並對成為醫生感到興奮。然後我們做了各種事情來改變他們。”

究竟對我做了什麼?誠實地反思我的醫學教育,我遇到過一些真正傑出的老師和一些不太優秀的老師(幸運的是前者更多),還有許多介於兩者之間的老師。但有時,對我來說最負面的經歷並不是任何特定個人的結果,而是一種以特定方式對待我的文化——這種文化對醫學生是誰以及她應該如何被對待設定了某些期望,然後採取行動將我塑造為符合這些期望。正是這些無形的壓力讓我感到自己最像個笨蛋——或者至少,並沒有起到太多抵消作用。

現在,我不認為我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對此感到高興。但我確實經常體驗到認知失調,感覺自己在病房裡和在醫學之外的自己是不同的人——更不用說我一直想象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了。

以下是一些我認為導致這種情況的關鍵趨勢。我想強調的是,以下這些都不是普遍現象,我也沒有假裝自己沒有可以做得不同的地方。但這些是我在較弱的教學服務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覺得這些問題對醫學生的成長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將在之後討論積極的經驗。

1) 重視答案而不是思考過程

在這些服務中“測試”醫學生能力的方法是脫口而出的答案。住院醫師會問我們問題,重要的是我是否能夠像在《危險邊緣》節目中那樣丟擲正確的答案。問題是,這導致了更多瑣事,而不是更具挑戰性——也更重要的——臨床推理過程。後者才是我真正想學的。如果你試圖推理出來,你就會被打斷,因為那不是他們想聽的。結果是一種專注於關鍵詞和單一正確答案的文化,並鼓勵你證明你知道某些東西,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2) 更加強調我們如何談論關於患者,而不是如何與患者交談

這對我很重要。我的醫學院在前兩年開設了強大的患者溝通課程,當我開始三年級時,我渴望最終能夠照顧真正的患者。雖然我確實做到了,但令人沮喪的是,很多事情似乎都是在門外完成的。在這些團隊中,我注意到我們與患者面對面的時間少了很多。此外,這不是評估醫學生的標準,這強化了一個資訊,即患者互動是患者護理中不那麼重要的部分。

相反,重視的是我們如何談論患者。我們如何打電話給專科醫生會診;我們如何在查房時“陳述病例”——對這些的評估遠比向患者解釋她的病情更重要。因此,儘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患者,但他們卻感覺很奇怪地處於次要地位,很奇怪地脫節。

3) 沒有認識到不同的學習風格和不同的性格同樣可以成為有效的醫生

有些人比較安靜。有些人比較吵鬧。有些人先思考再說話。有些人透過說話來思考。這裡沒有什麼新發現;人們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不同的性格。沒有哪一種風格與成為一名好醫生或壞醫生有根本的聯絡。但在這些較弱的服務中,醫學生的性格和他們的醫療能力一樣常常受到約束。我們的反饋充滿了諸如此類的評論:大聲點;安靜點;更自信點;少強勢點。我的一些朋友甚至收到了關於他們面部表情的評論(例如,“你在查房時看起來很無聊”)。但這當然很愚蠢。你可以成為一名偉大的醫生,並擁有完全不同的性格或學習風格。

基於優勢的組織讓工作適應個性和興趣,而不是相反。醫學培訓可能希望採取類似的策略,而不是試圖將學生塑造成對優秀醫學生(以及未來的優秀醫生)的單一概念。

4) 將學習視為線性

醫學培訓是分級責任的課程。從傳真外部記錄開始,也許你可以逐步發展到接診患者。從將床推下走廊開始,然後也許你可以縫合。穩住牽開器,然後有一天你就可以主持家庭會議。在病房裡獲得更多責任的方式是展示某種能力。問題是,有時我們開始做的事情並不能預測——或與我們感興趣的其他活動相關。畢竟,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名熟練的秘書,也可以成為一名還不錯的醫生,反之亦然。學習不是線性的;這些相關性根本不成立。

因此,根據這些措施分配分級責任對學生可以學習或不能學習的內容設定了任意限制。它還忽略了可以使團隊受益的背景(例如,我的一些同學在醫學院之前擁有博士學位或整個其他職業)。一位朋友曾經開玩笑地對我說,在讓牽開器滑落後,她那周將不允許做任何有價值的事情。可悲的是,這其中有多少真實性。

5) 忘記了什麼是常識,以及應該教什麼

在三年級初,一位住院醫師問我可以用什麼來治療某種型別的感染。我幾周前參加了考試,所以我掃描了我的大腦,尋找一種適用的抗生素。我說出來了。住院醫師們笑了。結果證明,從技術上講它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作為一種非常強大的抗生素,它永遠不會是一線藥物)。我現在知道了。這是一個完美的例子,說明書本知識需要臨床經驗的補充。

但有時候住院醫師們會忘記這一點。實踐規範也是如此。每次輪轉(例如,外科、精神科、婦產科)都伴隨著一套新的後勤期望,當我的住院醫師們明確指出這些期望時,我的工作效率會高得多,這一點我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另一種情況是,醫學生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無能之源;是他們不知情玩笑的笑柄。

 

可以想象,這些趨勢不斷重複,會對好奇心的外在表達造成怎樣的影響,反而會造就出一群笨蛋。

然後我回憶起我一些最好的老師,以及他們如此優秀的原因。那位富有同情心的內科住院醫師,他不僅在與患者的互動中樹立了榜樣,還意識到目睹死亡可能對學生造成的影響,經常關心我們的情況。那位耐心教我如何放置靜脈輸液針的麻醉護士,她一絲不苟地講解每一步,在我失敗時不會評判或搶走我的裝置,而是提供具體的技巧,使我下次就能做對。那位讓三年級醫學生全權負責他們患者的實習醫生,他讓我們主導對話和治療計劃,但他從不缺席,總是傳送資源並提供反饋以幫助我們進步。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呢?他們很有耐心。他們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他們以患者為中心。他們創造了尊重每個人、歡迎公開交流的文化。他們熱衷於讓醫學生積極參與。而教育的粘合劑是:他們讓醫學生感到自主但又同時被支援。學習就是這樣;透過實踐,並輔以定期反饋。這就是你進步的方式。

這些出色的老師塑造了我。我對他們感激不盡。

不到兩個月,我將成為一名住院醫師,我們將迎來充滿渴望、興奮和緊張的三年級醫學生。作為一名住院醫師,我將有幸在他們成長為醫生的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能擔任這樣的角色,我感到無比榮幸。我也很緊張。我如何幫助培養好奇心和同理心,而不是扼殺已經存在的東西?我如何幫助某人成長為她想成為的那種醫生?我如何在可能的最大障礙——作為一名住院醫師不斷競爭的時間限制和壓力下做到這一點?

我首先承認,我不知道如何實現這些,而且我估計我的住院醫師生涯初期會主要關注從學生到醫生的過渡,然後再將教學作為優先事項。但這正是我最終想要的。我希望我們的患者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我希望有一個讓人感到自在,可以自由提問、表達情緒並與更有經驗的人意見不合的環境。我希望重點放在教育而非評估上。我希望記住,在培訓的每一個階段,醫生仍在學習,我希望欣賞醫學生能教給我們什麼,以及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可能教給他們什麼。我希望有一天,無論需要多久,我都能夠效仿我遇到的那些出色的老師。我不想破壞原本就存在的東西。

對於我即將有幸與之共事的醫學生們,也許你們可以幫助我。我真心期待著與你們一起工作的機會,並分享你們的熱情和好奇心。我期待著我們一起學習,共同照顧我們最重要的老師——我們的患者。

 

  • 對於所有花時間陪伴我、教導我、鼓勵我的老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護士和其他人——我對你們感激不盡。你們是我的榜樣。

  • 我認識到有些人將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學,無論是在醫學領域內外。我希望聽到你們的意見!請在評論區分享建議。我保證我會銘記於心。

Ilana Yurkiewicz, M.D., is a physicia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 medical journalist. She is a former 大眾科學 Blog Network columnist and AAAS Mass Media Fellow. Her writing has also appeared in Aeon Magazine, Health Affairs, and STAT News, and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More by Ilana Yurkiewic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