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無論是狗、貓,還是幾天沒回家洗澡的研究生,跳蚤都是個大問題。它們會讓皮膚髮癢。而且沒有什麼比皮膚瘙癢更糟糕的了。
但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這些故事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你知道跳蚤在哪裡嗎?它們喜歡在哪裡閒逛和守護它們的小跳蚤卵?哪裡是跳蚤獲得良好夜間睡眠或美味零食的最佳場所?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幸運的是,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的Hsu、Hsu和Wu有答案。而這篇論文,親愛的讀者們,簡直是部落格的瑰寶。
現在,如果你想找出跳蚤更喜歡在貓身體的哪些部位安家,你可能會認為你可以開車四處尋找死貓(只要它們死的時間不太長),並評估感染情況。但你就錯了,因為儘管貓跳蚤幾乎從不離開它們的宿主貓——即使一隻貓身上的跳蚤數量超過 300 只——但一旦貓開始死亡變得明顯,它們就會收拾行李離開,並開始遊牧般地尋找新的貓。你可能還會認為你可以嘗試讓貓主人把他們的寵物貓帶到你的實驗室,但那裡也有問題:大多數貓主人(至少,負責任的那些)會給他們的貓進行防跳蚤治療,並保持它們的清潔和洗澡,這意味著寵物貓不會有很多跳蚤。到現在,你可能期望你知道答案:捕捉活的流浪貓,把它們帶到實驗室,評估感染情況,然後把流浪貓放回最初捕捉到的地方。
流浪貓是用單門貓籠活捉的,誘餌是炸雞。
在 1991 年 1 月到 12 月的每個動物捕捉之夜,一些可憐的研究生都會去臺北的街頭,在“垃圾收集點”附近設定一些裝有炸雞的貓籠。早上,盡職盡責的研究生會返回去取回被困的貓和貓籠(大概雞肉沒了),然後返回實驗室。回到實驗室後,會對貓進行麻醉,以便去除跳蚤。
透過快速分開貓的皮毛,用裸手從動物體表皮毛的六個隨機選擇的小區域(屬於三個主要區域)中去除跳蚤。
(如果您想知道,“皮毛”是指“覆蓋動物身體的毛髮或羊毛或皮草的生長物”。)
因此,研究人員用他們的裸手(真的嗎?真的嗎?甚至連乳膠手套都沒有?)從每隻 164 只(共捕捉到 200 只)有跳蚤的貓身上總共去除了 3,382 只跳蚤。每隻跳蚤都儲存在裝有酒精溶液的小瓶中,並貼上標籤以供進一步分析。所有 3,382 只跳蚤都是同一物種(Ctenocephalides felis)。跳蚤最多的貓身上寄生了 161 只跳蚤。
在主要區域中,最高比例(45.89%)的跳蚤位於頭部和頸部(區域 A),這是表面積最小的區域。最低比例(22.80%)的跳蚤位於貓的腹側(區域 C)。跳蚤密度最高的地方是頸部區域(區域 A2)。在次要區域中,比例最低的是腿和尾巴(區域 B2),僅為 6.72%。
為什麼跳蚤會特別喜歡貓的脖子呢?嗯,貓會用舌頭和牙齒梳理身體的大部分割槽域。簡單來說,貓無法用舌頭和牙齒梳理頭部和頸部。雖然貓會用爪子抓撓頭部和頸部進行梳理,但這與舔舐和啃咬相比,去除跳蚤的效果遠不如後者。此外,貓每花 50 分鐘用舔舐和啃咬的方式梳理毛髮,只有 1 分鐘是用抓撓的方式梳理毛髮。(而且,如果您想知道,貓大約有 10% 的醒著的時間在進行梳理行為。)因此,僅根據貓的梳理行為,您就會期望在最難梳理的部位(即頭部和頸部)發現最多的跳蚤。更復雜的是,宿主動物的梳理行為可能是寄生蟲最強的選擇壓力。貓跳蚤可能非常適應貓身上的生活,以至於它已經進化出對最難梳理區域的偏好。然而,也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貓在不同區域的皮膚溫度差異。
無論跳蚤喜歡在貓脖子上開派對的原因是什麼,這項研究對於控制寵物貓身上的跳蚤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貓似乎能夠控制身體大部分表面的跳蚤感染,但在頭部和頸部方面,它們可能需要一些幫助。主人對這些區域進行額外的manual grooming和清潔可能是有用的,特殊的防蚤項圈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記得這篇博文中的一件事,請記住這句話:用蜂蜜比用醋更能捕捉蒼蠅,但要抓貓,得用炸雞。
Hsu MH, Hsu TC, & Wu WJ (2002). 貓跳蚤(蚤目:蚤科)在貓身上的分佈。《醫學昆蟲學雜誌》,39 (4), 685-8 PMID: 1214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