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度最佳動物故事

作者:Jason G. Goldman 和 Matt Soniak 我們人類在與其它動物的關係上有些困惑,這應該不足為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作者:Jason G. Goldman 和 Matt Soniak

我們人類在與其它動物的關係上有些困惑,這應該不足為奇。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中,一方面為國家動物園的 熊貓攝像頭 著迷,另一方面又對 《黑鯨》 中講述的虎鯨捕獲故事感到厭惡。那麼,我們是贊成還是反對在動物園和水族館等圈養環境中照顧動物呢?嗯,這很複雜。但無論您對這些問題持何種看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們非常喜愛動物故事。因此,繼我們的 2012 年列表 之後,Matt Soniak 和我集思廣益,選出了我們認為 2012 年度最佳動物故事。

年度最令人驚歎的新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重要故事。


今年向世界介紹了相當多的新物種,其中一些是最後一刻的競爭者,例如巴西的 新貘,或者同樣在巴西的 南方虎貓,多年來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這讓我們想知道:巴西還潛伏著哪些其他新物種?)但今年宣佈的最令人驚歎的新物種當之無愧的贏家必須是小浣熊。小浣熊不僅可愛,而且還是西半球三十五年來的首個新發現的食肉動物!很多人都寫了關於小浣熊的文章,但請前往 Brian Malow 的部落格觀看一段影片,其中他採訪了新物種的共同發現者之一 Roland Kays,Becky Crew 形容 它像家貓和泰迪熊的雜交體。

高昂的保護代價

這本身不是一個動物故事,但如果您認為動物值得保護免受傷害和剝削,那麼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故事。5 月 31 日,海龜保護主義者 Jairo Mora Sandoval 的屍體在哥斯大黎加的海灘上被發現。Sandoval 前一天晚上與另外四名志願者一起被一群蒙面男子綁架,當時他們正在勘察海龜的築巢地點。該團伙在綁架後被分開,其他人設法逃脫,但 Sandoval 被剝光衣服、捆綁、毆打,然後頭部中彈,最後被丟棄在海灘上。他年僅二十六歲。Sandoval 的死是一場悲劇,也是更大悲劇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保護主義者和環保主義者因試圖保護野生動物或自然資源或生態系統而被殺害。《Mongabay》的 Jeremy Hance 寫了關於 Sandoval 的一生和死亡 的文章,Fred Pearce 在《耶魯環境360》中寫了關於保護主義者面臨的 危險 的文章。

高飛的青蛙

網際網路喜歡動物,更喜歡出現在令人驚訝的地方的動物。因此,當一張照片顯示一隻青蛙與 NASA 的 Minotaur V 火箭一起飛昇,該火箭於 9 月從弗吉尼亞州的發射臺升空,攜帶 LADEE 航天器飛向月球時,它立即風靡一時。然後完全徹底爆紅。正如 Jason 在 《衛報》 中寫道,“正如 Megan Garber 在 《大西洋月刊》 中所說,‘對於一隻青蛙來說,這是一小步’,‘對於青蛙族群來說,這是一大步’,但這隻雜技兩棲動物實際上並不是第一個與 NASA 等太空機構相遇的動物。” 這隻空中生物讓我們有機會回顧青蛙太空飛行的 豐富歷史

此地有怪獸

2013 年是可愛動物受到報應並暴露其真面目的一年:它們是動物。是的,孩子們,信不信由你,即使是可愛的小毛茸茸的動物也會殺戮、進食、排洩、交配並做其他骯髒、可怕和不可愛的事情。《The Last Word on Nothing》的工作人員今年夏天全力以赴地推出了“諷刺周”:入侵性兔子,10,000 種可怕的 刺痛天鵝絨螞蟻吞噬船隻的甲殼類動物 和橫衝直撞的 食羊鸚鵡,它們的“小眼睛裡閃爍著反社會的光芒”。與此同時,Brian Switek 以海獺“與幼海豹交配並將它們淹死”、強姦海豚和 戀屍癖企鵝 的故事命名了《Slate》的新野生動物部落格《Wild Things

會走路的鯊魚

小浣熊可能是我們評選的最佳新物種,但我們不能錯過給一種在印度尼西亞海岸拍攝到的新型鯊魚頒發榮譽獎的機會,這種鯊魚使用鰭在海底行走。您必須觀看 Alan Boyle 在 NBC 新聞 帖子 中釋出的關於這種令人震驚的行為的影片。

“如果有人在停車場停了一輛吉普車,那麼它下面就有一條鱷魚。”

在佔地 145,000 英畝的梅里特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中心地帶,坐落著 NASA 的肯尼迪航天中心。《Modern Farmer》的 Jesse Hirsch 寫道:“這就像在亞馬遜雨林中建立一個辦公園區,原始與現代的超現實交匯處”,他前往肯尼迪中心是為了瞭解 火箭科學家與響尾蛇面對面,鱷魚可以自由漫步到辦公樓時會發生什麼。

我只想跳舞!

今年 4 月,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隻名叫羅南的加州海獅的舞蹈能力。更準確地說,羅南表現出節奏同步的證據;也就是說,它可以使其身體與外部刺激的節拍同步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刺激就是 後街男孩的音樂。羅南是第一個 非人類哺乳動物 舞蹈家嗎?嗯,這取決於您是否需要受控實驗,或者您是否對軼事觀察感到滿意。但即使他嚴格來說不是科學文獻中第一個跳舞的非人類哺乳動物,羅南仍然是一個贏家。

同情魔鬼

在過去的幾年裡,許多故事都報道了塔斯馬尼亞惡魔的困境,因為它們受到了傳染性面部癌症的困擾。有些故事是悲傷的,有些故事是充滿希望的,但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只關注惡魔本身。然而,作為塔斯馬尼亞的頂級掠食者,惡魔是島上的關鍵物種,它們的滅絕或數量的巨大損失將對生態系統造成衝擊。Michelle Nijhuis 在 LWON 撰文 指出,科學家們發現,在島上惡魔遭受面部腫瘤困擾時間較長的地區,野貓的數量更多。Nijhuis 提醒我們,掠食者的消失“會導致其獵物的數量激增——並由此引發整個食物網的權力轉移。” 在惡魔身上,您不僅有可能失去一種動物,還可能失去一種為世界一小塊區域帶來秩序和平衡的力量。

一個保護成功的案例

John Platt 寫道:“要到達海地拉霍特陸蛙 (Eleutherodactylus bakeri) 僅存的少數棲息地,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不止幾天的時間。” “首先,您在太子港租一輛皮卡車。然後您向西行駛 11 個小時到達蒂布龍半島。在某個地方,道路穿過一條河流,您可能需要等待長達三天的時間,直到水位降到足以透過。之後,您開始沿著馬西夫德拉霍特山脈陡峭、傷痕累累的道路向上行駛。最後,您到達一個無法繼續駕駛的區域。您僱用當地的搬運工和嚮導,再徒步四個小時。只有這樣,在海拔約 1,800 米的地方,您才會發現自己身處一片曾經廣闊森林的微小碎片中。”

海地的大部分地區已被完全砍伐森林,而僅存的未受破壞的土地可能也不會長期保持未受破壞的狀態。因此,在 2010 年,費城動物園收集了 154 只來自九個物種的青蛙,建立了一個圈養繁殖計劃。Platt 報道說,今年,動物園宣佈現在擁有 1500 多隻海地青蛙,所有這些青蛙都是最初 154 只青蛙的後代。獲勝者是拉霍特陸蛙,動物園擁有約 1200 只。保護主義者和動物園生物學家希望很快將該物種重新引入保護區內的野外。

殭屍大戰動物

恐怖電影傾向於忘記的一件事是,殭屍末日不是發生在真空中的。除了我們所關注的任何一群勇敢的倖存者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生命形式,殭屍將不得不與之抗衡(《殭屍》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向我們展示活死人與野生動物互動的電影)。有些殭屍成熟到可以採摘美味的大腦,但另一些殭屍構成的威脅與霰彈槍爆頭一樣大。在 BoingBoing 上,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自然資源學家 David Mizejewski 帶領我們快速 遊覽 了北美動物——從食腐鳥類到隱秘的美洲虎再到踐踏野牛——它們可以輕鬆地將殭屍群變成獵物。

2013 年度最佳標題黨

這些海蛞蝓在性交時互相穿透對方的頭部。很多人都報道了這個故事,但也許最有趣、最具詩意的解讀來自 Ed Yong。這真是一個,嗯... 令人頭疼的問題。

當鸚鵡遇到寄生蟲

Matt 將在這裡自吹自擂一下,並說出他寫的一些東西,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散文如此引人入勝,而是因為將近一年後,他仍然對故事中胖乎乎的綠色主角著迷。這是一個關於不會飛的木偶式鸚鵡和一種生活在地下的寄生植物的故事。它們都來自紐西蘭,都很奇怪,而且都處於困境。不過,由於一些古代糞便,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即使自從人類到達這些島嶼以來,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分佈範圍重疊,但這兩種生物過去也曾有過很強的生態聯絡。現在,保護主義者認為,透過一些生態配對,一個物種可以幫助拯救另一個物種,一位讀者稱這個想法為“瘋狂科學家級別的天才”。Matt 的 文章 和一些 獎勵材料 都在《Mental Floss》上。

當叢林之王只想依偎時

如果 Matt 要自吹自擂,那麼 Jason 也會這樣做,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是一隻獅子,生活是很艱難的,在艱難的一天保衛你的領地、保護你的後宮、尋找食物和殺死你競爭對手的幼崽之後,你可能只需要一點依偎。但事實證明,獅子的依偎不僅僅是一種結束一天的好方法;它們是戰術性的。想想:孫子兵法遇到了紫色的恐龍巴尼。

而且,當我們談到這裡時,不要錯過 David Quamman 關於獅子的精彩 《國家地理》專題報道。這很容易成為 Jason 2013 年最喜歡的科學長文。

我們遺漏了什麼?2013 年您最喜歡的動物故事是什麼?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或透過 Twitter 聯絡我們:@jgold85@flossymatt

圖片:聖地亞哥動物園的黃腳巖袋鼠,版權所有 Jason G. Goldman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