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著銀湯匙出生的鬣狗:母親的社會地位影響雄性繁殖成功率

早期的發育經歷可能對個體的生長、行為、生存和繁殖成功率產生重大影響。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早期的發育經歷可能對個體的生長、行為、生存和繁殖成功率產生重大影響。在許多物種中,影響個體早期發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母體環境。然而,母親不僅為後代提供環境,還提供他們一半的基因,這使得在研究後代發育結果時難以區分先天和後天的影響。此外,由於雄性哺乳動物通常會離開其出生的社會群體,因此很難確定母體環境可能如何影響兒子的繁殖成功率。

在具有顯著性別二態性的物種中,例如紅鹿(Cervus elaphus),雄性適應性與整體體型和戰鬥能力有關。在這種情況下,顯而易見的是,社會地位高的母親能夠為兒子提供更多資源,將產生更大、更強壯的雄性。然而,在性別二態性較弱的物種中,雄性繁殖成功率不是基於體型或戰鬥能力決定的,因此尚不清楚母親的社會地位是否能為兒子帶來任何實際益處,就其未來的繁殖成功率而言。斑點鬣狗(Crocuta crocuta)就是這樣一種物種。

斑點鬣狗是一種大型食肉物種,生活在“高度結構化的、雌性主導的社會群體中,稱為氏族”,其中資源的獲取是根據社會地位決定的。因此,高地位雌性的繁殖價值和成功率高於低地位雌性。在這些氏族中,雌性通常在其出生的群體中度過一生,女兒在等級結構中獲得接近且低於其母親的位置。只要她們保持 близких 女性親屬的支援,她們就能將社會地位保持到成年。相比之下,雄性後代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離開其出生的氏族,並遷徙到另一個氏族。然而,他們不會將他們的社會地位帶走。相反,他們必須從社會階梯的底層開始,並且隨著更高等級的雄性遷徙到其他氏族或死亡,他們的社會地位可能會提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雖然雌性繁殖成功率最終取決於母親的社會地位,但雄性繁殖成功率取決於雄性在多大程度上符合雌性的偏好。事實上,雌性完全控制著誰能與它們交配。

鑑於這些鬣狗社會結構的特殊特徵,母親的社會地位影響女兒繁殖地位的機制非常清楚。然而,不太清楚的是,母親的社會地位是否會影響兒子的繁殖地位,尤其是在他移民後,他的特權地位不會隨之轉移到他的新氏族的情況下。先前對由養母撫養的幼年鬣狗的研究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直接的母體遺傳效應對成年後代社會等級的影響。如果鬣狗被高地位的母親收養,無論遺傳因素如何,他或她都會保留母親的高地位。因此,直接的遺傳效應被排除,研究人員轉向環境機制。

德國和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坦尚尼亞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居住的八個鬣狗氏族所有成員的十四年研究資料,測試了母親的社會地位是否影響以下幾個因素:(1)幼崽在嬰兒期和幼兒期的生長速度,(2)他們遷徙到在潛在繁殖成功率方面最優氏族的可能性,(3)他們的首次繁殖年齡,以及(4)移民後在新氏族的居住時長。他們還調查了雌性是否更喜歡與高地位母親的兒子交配。他們的總體發現是,母親的社會地位確實對兒子的繁殖成功率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們發現,母親的社會地位強烈影響了兒子出生後頭六個月的身體生長。這很有道理,因為鬣狗幼崽完全依賴母親提供的乳汁。高地位兒子的平均生長速度為每天 85.2 克,明顯快於中地位兒子(每天 71.4 克)和低地位兒子(每天 66.7 克)。

先前的研究表明,遷徙到年輕雌性數量最多(1 至 5 歲之間)的氏族的雄性比其他雄性具有更高的長期繁殖成功率,因為年輕雌性更喜歡與新移民交配。母親的社會地位是否有可能影響兒子加入年輕雌性數量最多的最佳氏族的可能性?研究人員根據年輕雌性的數量對八個氏族進行了排名,並計算了每個氏族的移民數量,並將其與隨機移民情況下的預期移民數量進行了比較。高地位母親的兒子通常會選擇提供最高長期繁殖益處的氏族,這與偶然情況下的預期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低地位母親的兒子的移民模式與偶然情況下的預期結果沒有差異;一些雄性最終進入了最佳氏族,但也有同樣多的其他雄性最終進入了次優氏族。此外,即使在移民後,兒子也可以返回他們童年時代的氏族,並且在返回後將根據他們母親的社會地位受到對待。即使離家後,高地位母親的兒子也可以返回並再次享受優先獲取資源的待遇。

母親的社會地位也影響了在研究期間至少有一個後代的 48 個兒子的首次繁殖年齡。在數學模型中控制了其他幾個變數後,高地位母親的兒子在平均 4.85 歲時生育了他們的第一個後代,這明顯早於中低地位雌性的兒子。

證據表明,母親的社會地位影響了兩個重要變數:兒子移民到高質量氏族,以及他們的兒子開始擁有自己的幼崽的年齡。高地位母親的兒子開始繁殖的年齡較早,增加了雄性在死亡前繁殖的總體可能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雄性對人口整體增長的貢獻,因為早期繁殖的後代也可以更早地為人口增長做出貢獻。

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這項研究的十四年中,鬣狗種群的年平均增長率為 8.5%,這意味著任何特定雄性個體對種群增長的年度貢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隨著個體總數的增加,攜帶個體雄性基因的種群百分比將逐年減少。由於高地位母親的兒子比中低地位母親的兒子更早開始繁殖,因此他們具有明顯的繁殖優勢。在個體對人口增長的貢獻逐年減少的系統中,更早開始繁殖是有利的。

在斑點鬣狗中,高地位雌性獲得更多資源,因此,它們的兒子生長得更快,並且同樣擁有更多資源,直到它們移民,以及在它們離開童年氏族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可能使高地位雌性的兒子能夠比低地位雌性的兒子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與新氏族的雌性建立友好的關係,這種策略增加了雄性與這些雌性生育後代的機會。”由於高地位雌性的兒子可以回家吃飯,他們可以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求偶雌性,而低地位雌性的兒子則必須將時間用於覓食。最終,更早與更多雌性交配的綜合機會使高地位母親的兒子比低地位母親的兒子對鬣狗種群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然,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為了提高你的繁殖適應性,你應該早點離家,但要經常回家搜刮冰箱。這正是我已經在做的事情。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