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的狗:從狗的角度來看

在美國,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家庭養狗,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狗主人允許他們的狗睡在自己的床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家庭養狗,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狗主人允許他們的狗睡在自己的床上。為了說明這一點,在一個有五個孩子的家庭中,預計其中兩個會成為狗主人,其中一個可能會允許狗睡在他的床上。在一個有兩百人的本科生課堂上,其中八十名學生來自至少養了一隻寵物的家庭。所以正如你可能預料到的那樣,狗是一門大生意!2007年,美國的寵物行業價值約400億美元,其中狗佔了最大份額的支出。

雖然狗可以提供快樂和舒適,但它們也可能成為人類痛苦和 distress 的來源。在美國,狗每年咬傷約 470 萬人。事實上,到十二歲時,一個普通的美國孩子有 50% 的可能性被狗咬傷過。在同樣的 200 名本科生中,可能有 100 名被狗咬傷過。每年,大約有 200 萬隻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 impactful 故事。


在收容所被處死。

我們通常將狗的馴化稱為人工選擇,因為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刻,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根據解剖學或行為特徵挑選個體狗進行交配。但從狗的角度來看,這種選擇無非是自然的。從狗的角度來看,人類只是另一種強大的選擇壓力來源,並且(為了稍微簡化這個過程)那些擁有一小部分基因中最成功變體的狗將是那些繁殖和傳播這些特徵的狗。

我希望考慮的問題是:每年被處死的兩百萬只收容所的狗中,很大一部分是否僅僅是適應性最低的個體?他們最終進入收容所是因為嚴重的攻擊性或其他行為問題嗎?他們本質上是失敗的寵物嗎?

我並不是對這個問題掉以輕心,也不打算將這個巨大的問題歸咎於適應性。我確信,進入收容所的狗,既有因為主人失敗的原因,也有因為它們作為寵物失敗的原因。當然,還有一些狗只是從家裡或後院逃跑了。即使提出的假設——收容所的狗是失敗的寵物——準確地反映了現實,但始終要記住,生物學不是命運。我只是在思考,並尋求見解、反饋和意見。

公益廣告:如果您正在考慮收養狗或貓(即使它們有點淘氣),請考慮從您當地的收容所或救援機構收養一隻。

補充說明:雖然進入收容所並被處死的狗可能沒有傳遞它們的基因,而進入收容所並被收養的狗通常會進行絕育,並且可能尚未傳遞它們的基因,但這並不能解釋狗最初是如何進入收容所的。當然,有很多與狗的性格完全無關的因素導致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巨大的因素是主人失敗。然而,我試圖在這裡解開的問題是:在整個人群中,是否有一些特徵使狗更有可能最終進入收容所?如果是,這些特徵是什麼?顯然,這不是“先天”或“後天”的問題,而是兩者兼而有之。然而,即使僅僅作為一種腦力練習,考慮問題的各個角度仍然是有用的。

統計資料來源:Wynne, C. (2009). 社論. 行為過程, 81 (3), 355-357. DOI: 10.1016/j.beproc.2009.04.007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