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土撥鼠日快樂! 今天是一年中的這一天,我們觀察一種巨大的齧齒動物,以瞭解我們將要忍受多少冬季。 今年,我們可能知道答案:即使對於洛杉磯來說,冬天也不太像冬天。 羅利,另一方面,對於這個洛杉磯男孩來說,冷得要命。
根據傳統,土撥鼠(Marmota monax)今天會從它的洞穴中探出頭,並檢視是否有影子。 如果陽光充足到足以形成影子,土撥鼠將返回其舒適的洞穴,冬天將再持續六週。
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我總結了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土撥鼠的八件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1. 土撥鼠的各種名稱。 土撥鼠也被稱為旱獺、吹口哨的豬、陸地海狸或土撥鼠。“吹口哨的豬”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事實,即當受到驚嚇時,土撥鼠會發出尖銳的哨聲,以警告其群落中的其他成員。“旱獺”這個名字與木頭無關。 或者投擲。 它源自阿爾岡昆語中對這些生物的稱呼,wuchak。
2. 甜蜜的家。 雄性和雌性土撥鼠都傾向於年復一年地佔據相同的領地。 對於雌性來說,除了春末夏初,當雌性試圖擴大其領地時,家域之間的重疊非常少。 在此期間,它們的範圍可能會重疊多達百分之十。 雄性也擁有不重疊的領地,儘管任何雄性領地都與一到三個成熟雌性的領地重合。
3. 土撥鼠寶寶! 幼崽在四月中旬出生後,只在家待大約兩到三個月,然後它們就會分散並離開媽媽的洞穴。 然而,很大一部分——百分之三十五——的雌性會待更長時間,在剛過完第一個生日後,就在媽媽的新幼崽到來之前離開家。
4. 家庭價值觀。 一般來說,土撥鼠社會群體由一隻成年雄性和兩隻成年雌性組成,每隻雌性都帶著前一個繁殖季節的後代(通常是雌性)以及當前的幼崽。 雌性群體內部的互動通常是友好的。 但是雌性群體之間的互動——即使這些群體由同一只成年雄性共享——也很少見且具有攻擊性。 即使旱獺爸爸不和它們住在一起,從繁殖季節到幼崽出生的第一個月,他每天都會拜訪他的每個雌性群體。
5. 醫學模型。 土撥鼠碰巧是研究乙型肝炎誘發肝癌的良好動物模型。 事實上,如果感染了土撥鼠乙型肝炎病毒,這種動物總是會發展成肝癌,這使得它們對於研究肝癌和乙型肝炎都很有用。
6. 向上看! 雖然土撥鼠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面上或地下度過,但它們也可以爬樹。
7. 愛斯基摩式親吻。 土撥鼠以一種奇怪的愛斯基摩式親吻變體互相問候:一隻土撥鼠靠近並將它的鼻子碰到第二隻土撥鼠的嘴。 或者,正如科學家所稱,它們進行“鼻口接觸”。
8. 到處都是土撥鼠! 在整個北半球發現了——數數——十四種土撥鼠。
Meier, P. (1992)。 旱獺(Marmota monax)的社會組織。《行為生態學和社會生物學》,31 (6) DOI: 10.1007/BF00170606
照片:維基共享資源/April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