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九條命也無助於延續貓科動物的物種,除非這些貓能夠繁殖後代。野生獵豹(Acinonyx jubatus)被IUCN列為“易危”物種,其數量的下降促使動物園和其他繁殖機構協調開展圈養繁殖計劃。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動物園在鼓勵熊貓繁殖方面遇到的困難,但很少有人知道動物園在鼓勵圈養獵豹繁殖方面也經常遇到問題。動物園的受孕率很低,雌性獵豹的動情週期不規律,而且推薦用於繁殖的配對往往根本無法交配。2011年,全球圈養獵豹種群中只有5.58%成功繁殖。在241個飼養圈養獵豹的機構中,只有33個機構至少誕生了一隻獵豹幼崽。另一方面,野生獵豹沒有這些問題。
生殖生理學家已經確定,野生獵豹和圈養獵豹之間,或者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圈養獵豹之間,在生理上沒有差異可以解釋這種差異。也就是說,圈養本身並不會導致繁殖的生理障礙。相反,圈養獵豹繁殖計劃的失敗可能是行為上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考察管理和飼養方法會有所幫助。
野生雌性獵豹是獨居的,除非它們在照顧幼崽。另一方面,雄性獵豹可以是獨居的,但更常見的是成群結隊的親緣雄性。成對的雄性可能是兄弟,擁有共同的父母,也可能是隻有一位共同父母的同父異母兄弟。人們認為,像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一樣,聯盟可以比單獨的獵豹更長時間地控制其領地。而且在聯盟控制的領地中觀察到更多的雌性,從而增加了每隻雄性繁殖的可能性。如果你是一隻雄性獵豹,參與聯盟是有好處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大多數動物福利法律要求設施以使其能夠表現出自然行為的方式飼養動物。對於雄性獵豹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將它們進行社會化飼養,成群結隊的親緣個體。然而,有時,由於繁殖計劃的要求,同窩幼崽需要被分開並安置在不同的動物園或繁殖中心。被分開的兄弟姐妹會怎麼樣呢?
在野外,人們觀察到 одиночные 雄性加入同窩幼崽的配對,以建立更大的聯盟。由三隻野生獵豹組成的聯盟總是被觀察到由兩隻同窩幼崽和第三隻無關個體組成。當被迫分開同窩幼崽時,動物園能否像非圈養獵豹一樣,鼓勵剩下的獵豹加入由兩隻兄弟姐妹或同父異母兄弟姐妹組成的現有聯盟?
來自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和索爾福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生 Carly Chadwick 的帶領下,利用一項自然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對英國切斯特動物園的四隻圈養雄性獵豹進行了 124 小時的觀察,觀察時間超過一年,共 23 天。他們上個月在期刊《動物園生物學》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2008年4月,一對一歲的雄性兄弟,Burba 和 Singa,從迪拜的 Wadi al Safa 野生動物中心來到動物園。一個月後,另一對一歲的雄性,同父異母的兄弟 Matrah 和 Shiraz,也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的繁殖中心來到動物園。最初,這兩對兄弟被分開飼養在切斯特動物園獵豹圍欄的不同區域。雖然每對兄弟可以透過柵欄看到另一對,但它們從未互動過。然後在 2008 年 12 月,兩個區域之間的門被開啟,實際上為所有四隻獵豹創造了一個三點五平方公里的共享圍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研究人員在所有四隻獵豹一起飼養期間,只觀察到這兩對兄弟之間發生了 11 次肢體攻擊——每隻獵豹每小時僅發生 0.06 次攻擊行為!這實際上與來自野生獵豹的資料一致,這些資料表明,當群體勢均力敵時,攻擊性遭遇很少見,只有當一個聯盟的數量超過另一個聯盟時才更有可能發生。然而,在無關個體之間沒有觀察到親和行為——例如互相梳理毛髮。當獵豹看到附近有無關的雄性時,它們會更加警覺,表現出更多的警戒行為。儘管被安置在一起,這四隻獵豹仍然保持著由親緣關係較近的配對組成的小聯盟。
這代表了這項研究的第一個重要發現:多個雄性聯盟可以被安置在同一個圍欄中,前提是圍欄足夠大,允許無關個體彼此保持距離。
然後,在 2009 年 5 月,其中一個聯盟被拆散了。Shiraz 被送到另一家動物園用於繁殖目的,留下他的同父異母兄弟 Matrah 與兄弟 Burba 和 Singa 單獨在一起。最終,Burba 和 Singa 將 Matrah 吸納到他們的聯盟中,正如人們觀察到的野生獵豹所做的那樣。在 Shiraz 離開後,兄弟倆 Burba 和 Singa 花費更多時間與 Matrah 靠近,即使 Matrah 是無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當 Matrah 在視野範圍內時,Burba 和 Singa 也降低了警惕性。最終他們甚至為這隻無關的雄性梳理毛髮!
因此,研究人員證明,在圈養條件下,無關的雄性可以像在野外經常發生的那樣,被納入相關獵豹的聯盟中。
在研究期末,一隻雌性獵豹從附近的 ZSL Whipsnade 動物園被帶到切斯特動物園。這項特定研究的資料收集在雌性獵豹被引入給三隻雄性獵豹之前就結束了。然而,Chadwick 說,“Matrah 後來成功地與這隻雌性獵豹繁殖,她在 2011 年 6 月生了一窩幼崽。”
Matrah 的繁殖成功是否是因為他被納入了聯盟?或者他是否無論如何都會生育後代?在這樣的研究中,通常不可能知道。但當涉及到獵豹繁殖工作時,幼崽的出生才是最重要的。
更新:切斯特動物園剛剛宣佈他們的雌性獵豹在 2013 年 6 月又生了第二窩幼崽,也是 Matrah 父親的!
更多關於動物社交網路的資訊
Chadwick C.L.,Rees P.A. 和 Stevens-Wood B. (2013)。圈養雄性獵豹形成自然主義聯盟:測量關聯性和計算偶然相遇
,動物園生物學,n/a-n/a。DOI:10.1002/zoo.2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