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德魯·泰勒的 7 個問題

在“深思熟慮的動物”專欄,我們正在進行一系列七個問題的訪談,物件是正在或已經進行各種動物研究的人員,包括生物醫學、行為學、認知學等。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深思熟慮的動物”專欄,我們正在進行一系列七個問題的訪談,物件是正在或已經進行各種動物研究的人員,包括生物醫學、行為學、認知學等。您是否對動物研究是如何進行的,或者為什麼動物研究很重要感興趣?您是否想過有一天自己進行一些動物研究?這個訪談系列就是為您準備的。

安德魯·泰勒(推特部落格)正在杜克大學海洋實驗室攻讀海洋生物學博士學位。他對熱液噴口群落的種群遺傳學特別感興趣。他是南方油炸科學部落格的創始貢獻者,並且是南方油炸科學網路的社群經理,該網路也被稱為The Gam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件中,安德魯本週早些時候也接受了採訪,採訪者是Bora,採訪地點在scienceblogging.org

所以,請繼續閱讀採訪內容,祝您閱讀愉快!

1. 首先,您能告訴我的讀者一些關於您自己的資訊嗎?您能向我們介紹一下您的學術和/或科學職業軌跡嗎?

我是博士候選人,研究西太平洋深海熱液噴口特有無脊椎動物的種群結構和連通性。我對隔離和基因流動如何在區域性和全球範圍內影響海洋種群感興趣。我的主要重點是深海熱液噴口生態系統的連通性,以及瞭解連通性或隔離模式如何影響噴口生物在災難性擾動後重新定殖噴口的能力。

2. 有些人決定他們想研究動物,然後找到他們喜歡的特定研究專案。另一些人對特定的實證問題感興趣,並發現動物研究是解決該問題的最佳方法之一。您為什麼決定參與動物研究?

我的研究專門關注種群如何在區域性和全球範圍內連線,因此如果不研究動物,就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當然,這並不完全正確,我也使用我收集的資料來模擬種群內的災難性擾動——這比實際消滅整個棲息地來觀察它如何影響基因流動要實際得多。

3. 在您的動物研究過程中,您參與過的最有趣或最具挑戰性的專案有哪些?

我的工作在深海,所以實際上最大的挑戰始終是如何到達那裡。我的研究地點在水下約 2000 米,因此需要遙控潛水器或潛水器,這些都是非常昂貴的選擇。我還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工作,所以即使是前往野外地點也需要數月的計劃。

4. 您提到您正在調查深海熱液噴口生態系統之間的基因流動,但最初是什麼讓您對廣義的海洋生物學感興趣?您最終是如何進行您現在所做的非常具體的研究的?(我想大多數孩子對海洋生物學的浪漫概念並不涉及種群遺傳學和深海噴口)

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海洋生物學,所以我不記得我曾經沒有計劃從事海洋科學事業。深海一直很迷人——它如此巨大,如此未知。我想我最終從事深海生物學是因為我喜歡探索。種群遺傳學直到我研究生二年級才出現。我最初研究的是深海真菌學,當時我有一個機會去巴布亞紐幾內亞研究那裡的熱液噴口。對於研究斑塊狀、短暫且非常難以取樣的棲息地之間的連通性,確實沒有更好的工具。

5. 您會對一位有抱負的科學家提出什麼建議,如果他們想參與動物研究?

提出有趣的問題。人們經常對南方油炸科學團隊感到惱火,因為我們嘲笑海洋哺乳動物的次數比我們應該的要多,但現實是,許多人想進入海洋生物學領域,不是因為他們對科學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們想與可愛、有魅力的動物一起工作。這並不是一個糟糕的起點,但如果您想認真對待海洋生物學,您需要渴望弄清楚海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您的研究物種如何適應更廣闊的海洋環境。

6. 談到有魅力的大型動物,在奧蘭多海洋世界發生虎鯨提利庫姆事件後,人們更廣泛地討論了將動物飼養在海洋公園和水族館中的倫理道德,特別是關於鯨目動物和其他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那些支援圈養這些動物的人指出,提高認識和公眾教育是有益的,但這能抵消潛在的負面影響嗎?您對此問題的立場是什麼?

我對這個問題感到很糾結。一方面,大型、聰明的動物需要大量的空間和大量的刺激。將它們困在水箱裡肯定對它們不好。另一方面,我們從圈養動物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海洋哺乳動物的行為、生理學和醫療保健的知識,這意味著當野生動物受傷時,我們知道如何治療它們的傷病,並且我們有設施照顧它們。我不認同教育的說法——看到海豚在水箱裡表演技巧只會讓人們想看到更多的海豚在水箱裡表演技巧。所以,實際上,這取決於設施——如果他們的目標是保護,他們利用這個機會盡可能多地學習,並且他們維持一個積極的救援和康復計劃,那就太好了。如果他們只是想表演,那有什麼意義呢?

7. 您的部落格(以及南方油炸科學網路的管理)如何補充您的研究活動?您的部落格是否幫助塑造或指導了您的研究思路,反之亦然?

我寫了很多關於種群和保護遺傳學的部落格。我從不直接寫關於我的研究的部落格,但我確實寫了關於進入該研究的概念。不得不向非遺傳學領域的受眾解釋種群遺傳學是如何運作的,這有助於我理解所有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清晰地傳達它們。

感謝您抽出時間,安德魯!我希望我的讀者像我一樣覺得您的想法和經歷很有趣。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