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抨擊的種種形式

在最近一篇關於昨日諾貝爾化學獎的帖子評論區中的討論,反映了我在化學部落格界一段時間以來看到的最不體面的論述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最近一篇關於昨日諾貝爾化學獎評論區的討論,反映了我在化學部落格界一段時間以來看到的最不體面的論述之一。這種交流是不尋常的,尤其是在一個評論區被廣泛認為在科學部落格界最文明的知名部落格上。評論中充滿了地盤之爭和爭吵,匿名性讓這些變得更加容易。儘管它們不是我見過的最糟糕的,但它們很好地展示了科學家之間的內部分歧可能會變得多麼糟糕。

許多怨恨源於簡單地無法或拒絕真正深入研究和欣賞其他化學家的專業領域,在本例中是生物分子建模和模擬。但更有趣的是,這些評論展示了科學家在談論自己領域以外的領域時,普遍存在的典型謬誤和問題。在這個特定的例子中,該領域是計算化學,但當涉及到全合成或化學生物學時,您也會發現類似的濫用情況。這些評論展示了自我們從樹上下來以來人類對話中一直存在的許多常見謬誤;這些謬誤從確認偏見、動機推理到純粹的人身攻擊。

這是我在這篇精彩的帖子中發現的一些最常見的謬誤的簡短列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 斷章取義:絕對是最常見的謬誤。它通常以“我曾經有過一個模型預測的糟糕經歷……”開始。當人們批評其他領域時,失敗總是會突出出來,而成功則會被忽略或淡化。失敗的軼事證據被視為普遍規律,而微小但重要的成功則尤其被忽略。

2. 將信使與資訊混淆(“我曾經認識一個糟糕的建模者……”):他們說你不應該射殺信使,但這裡的問題是射殺資訊。很明顯,糟糕的科學家並不會轉化為糟糕的科學。幾乎每個領域都會定期被其從業者炒作或濫用,但這絕不是停止嘗試衡量該學科實際意義的理由。這導致了我們下一個相關觀點。

3. 稻草人: 這涉及出於某種原因將特定領域、技術或理論抬高到不切實際的標準,然後試圖狠狠地打擊它,因為它挫敗了您膨脹的期望。有時是因為該領域的從業者誇大了它的效用(當然這確實會發生),有時是因為非從業者誇大了它,有時是因為您自己的看法因偶爾的重大成功而扭曲。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當涉及到分子建模時,存在兩種化學家;一種認為它會帶來世界和平,另一種(更常見)則認為它是魔鬼的發明。如果能有更多真正嘗試瞭解其內在運作、其陷阱和可能性的化學家怎麼樣?如果能有更多想要與建模者合作的化學家,以便建模能夠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怎麼樣?如果能理解建模作為化學家使用的無數理論和實驗工具的補充工具的適當地位怎麼樣?真的,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當然也不是“真人快打”。

您不能簡單地宣佈您期望某項技術完成 X,而它實際上應該完成 Y,然後在它未能完成 X 時就抨擊它。如果您未能正確評估任何科學方法(實驗或理論)的目標和效用,那真的只是您的錯。經典的案例涉及分子動力學 (MD) 模擬,它構成本年度獲獎工作的引文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大部分討論都圍繞它展開。在大多數情況下,MD 模擬應該解決區域性有趣的難題,在我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我已經看到了它在這方面的成功案例。您不能簡單地說“我期望 MD 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現在我因為它未能做到而抨擊它”。

4. 人身攻擊: (“你是一個建模者,所以從定義上來說,你說的任何話都毫無用處。你的日常工作是什麼?”)。關於這種評論沒什麼好說的,除了說用無聲的輕蔑('默殺')來忽略它才是最合適的反應。

5. 認為預測是科學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任何僅僅解釋的技術都一定毫無用處”)。關於這一點,在另一篇文章中還有很多要說的。現在讓我指出,預測雖然無疑非常重要,但它並不能表明您瞭解系統的內部運作。您可以透過長時間觀察來預測魔術師接下來要做什麼,但您仍然無法理解他是如何做到的。科學透過良好的理解來進步,而預測可能或可能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完美載體。任何認為好的解釋要麼很容易,要麼僅僅是科學理解的開端的人,都沒有仔細研究過像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樣的思想家所構成的科學史。

作為一名化學家,我傾向於說,有了這樣的朋友,我們不需要敵人,令人沮喪的是,化學家自己也無法呈現統一的戰線,即使他們理所當然地抱怨公眾對其學科缺乏欣賞和資助。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Ashutosh Jogalekar is a chemist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He is fascinated by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by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with public sentiments and policy. He blogs at The Curious Wavefunction and can be reached at curiouswavefunction@gmail.com.

More by Ashutosh Jogalek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