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浣熊:一種看起來像家貓和泰迪熊雜交的新物種

《紐約時報》的愛德華多·波特發表了一篇關於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短文,他在文中呼籲支援開發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效率的新型核技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紐約時報》的愛德華多·波特發表了一篇關於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短文,他在文中呼籲支援開發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效率的新型核技術。他對可再生能源的歷史、成本和未來潛力也不以為然。支援可再生能源的人似乎不斷淡化一個簡單的事實,那就是他們必須在多大的規模上取代化石燃料,特別是煤炭,以及他們必須在多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這種龐大的規模——儘管技術不斷發展——他們在未來幾十年內都無法解決。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即使每噸碳排放徵收 30 美元的碳稅也無助於它們達到如此的高度。

可再生能源也不便宜。 廣為宣傳的德國“奇蹟”,即明顯廉價且無限的太陽能,得益於補貼。 它還掩蓋了一個令人不快的事實,即德國仍然從法國進口廉價的核發電。此外,為了彌補大範圍的核電站關閉,德國人不得不轉向煤炭,這導致排放量上升。 因此,德國太陽能廉價能源的故事具有相當大的欺騙性;事實上,這實際上說明了當你突然轉向未經證實的能源並放棄經過時間考驗的能源時會發生什麼。 這個故事似乎強化了一個事實,即每次你投票反對核能時,你就是在投票支援化石燃料,即使在一個積極致力於可再生能源的國家也是如此。

在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也不便宜。 正如波特所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國際能源機構對 21 個國家的發電情況進行的分析預測,即使世界對每噸二氧化碳徵收 30 美元的稅,風能和太陽能也無法與天然氣和煤炭競爭。”

相比之下,新一代核能可能成為所有能源中最便宜的能源。

該研究預測,根據對建設成本和利率的假設,北美典型的核發電機每兆瓦時發電成本為 50 至 75 美元,而燃煤發電成本為 70 至 80 美元。 風力發電的成本為 60 至 90 美元,但其規模的擴大受到限制。 一兆瓦時的太陽能發電成本仍然高達數百美元。”

核能之所以變得更便宜,部分原因是 90 年代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部分受到三里島事件(導致零人死亡)的啟發——導致現有核電站的改造和效率的顯著提高,即使新訂單被取消。 不過,新電站的建設仍然很昂貴;部分原因是出於理智的考慮,部分原因是核電站受到嚴苛的標準,部分原因是由於缺乏創新而鎖定的舊設計。 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明顯改變;有大量新設計以及現有設計的修改,有望在提高安全性和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一批年輕年長的企業家正在進入一個創新長期匱乏的領域。 這些創新者已經超越了三里島、切爾諾貝利和福島的幽靈和恐慌,更擔心氣候變化這個非常真實的幽靈。

至於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是唯一的問題。 波特在他的文章中沒有提到,人們似乎也沒有意識到太陽能會造成多少汙染。 理查德·羅茲和丹尼斯·貝勒在 2000 年《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指出了太陽能產業產生的有毒金屬——這些物質與放射性同位素不同,具有無限的半衰期。 風力發電也存在類似的根深蒂固的問題,包括佔用大片土地和破壞鳥類生命。

“一個 1000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在其 30 年的生命週期中僅金屬加工就會產生 6850 噸有害廢物。 一個類似的太陽能熱電廠(使用聚焦在中心塔上的鏡子)將需要用於建造的金屬,這些金屬將產生 435,000 噸的製造廢物,其中 16,300 噸將受到鉛和鉻的汙染並被視為有害物質……風力發電場除了需要數百萬磅的混凝土和鋼鐵來建造(從而產生大量廢棄物)之外,效率低下,容量低(因為間歇性)。 一個輸出和容量相當於 1000 兆瓦化石燃料或核電站的風力發電場將佔用 2000 平方英里的土地,即使有大量補貼,並且忽略了隱藏的汙染成本,其發電成本也將是化石燃料的兩到三倍。”

這些都是嚴重且根深蒂固的問題,並且完全不清楚可再生能源如何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地克服這些問題。 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倡導者都沒有提出解決這些基本問題的全面計劃。 沒有人反對開發太陽能和風能技術,因為它們肯定可以在某些地區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陽光充足的地區。 但在全國範圍內部署它們意味著要面對德國剛剛開始看到的那種問題。 我們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我們需要快速地獲得它,而且目前看來,大力推動安全、高效和低碳核能似乎是唯一可以一石二鳥的主要戰略。

相關文章

1. 核能可能拯救了 180 萬人的生命。

2. 《潘多拉的承諾》以及關於核能的真相。

Ashutosh Jogalekar is a chemist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He is fascinated by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by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with public sentiments and policy. He blogs at The Curious Wavefunction and can be reached at curiouswavefunction@gmail.com.

More by Ashutosh Jogalek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