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整整60年前的1963年6月10日,約翰·F·肯尼迪總統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大學校園向世界發表了熱情洋溢的和平呼籲。 這篇演講 經過精心起草,僅向少數值得信賴的顧問展示徵求意見,肯尼迪的王牌演講撰稿人特德·索倫森日夜工作以滿足總統的日程安排。在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剛剛出版的新書《推動世界:肯尼迪的和平探索》中,他認為這是肯尼迪最重要的演講,我傾向於同意這種觀點。
肯尼迪致力於和平的決心在他的言辭中閃耀。這段演講包含了我所見過的任何總統演講中最令人難忘的段落之一。用現在廣為人知的話來說,肯尼迪呼籲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基本聯絡,這是全球和平最有力的論據
“因此,我們不要對我們的分歧視而不見,但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共同的利益以及解決這些分歧的手段上。如果我們現在不能結束我們的分歧,至少我們可以幫助使世界對多樣性而言是安全的。因為歸根結底,我們最基本、最共同的聯絡是我們都居住在這個小星球上。我們都呼吸著同樣的空氣。我們都珍視我們孩子的未來。而且我們都是會死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肯尼迪在艱難的經歷中說出這些話,背景是1962年10月的古巴導彈危機,這場危機將世界推到了核戰爭的邊緣。最近解密的檔案表明,蘇聯在古巴擁有150多件核武器,並且有很多險些釀成大禍的時刻,可能會將世界推向深淵。例如,一位鮮為人知的潛艇軍官瓦西里·阿爾希波夫拒絕發射他潛艇的核魚雷,即使在美國飛機正在潛艇周圍投擲模擬深水炸彈時。當危機解除時,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因為理性的人的理性行為,但肯尼迪更清楚;他和他的顧問們明白,最終,在他們頑強地拒絕屈服於軍方強硬派堅持轟炸古巴的要求的幫助下,是僥倖的運氣拯救了人類。
因此,肯尼迪在1963年非常清楚,一般戰爭特別是核戰爭會如何迅速且不可預測地失控;兩年前,在聯合國面前的另一場著名演講中,肯尼迪談到了每個人都生活在頭頂的、不祥且無處不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懸掛在最細的絲線上,隨時可能因意外、誤判或瘋狂而斷裂”。他的蘇聯同行尼基塔·赫魯曉夫也理解這一點,他警告肯尼迪不要收緊“戰爭的結”,最終會災難性地被切斷。作為危機的一個後果,兩國之間建立了一條電話熱線,這將使他們的領導人能夠有效地相互溝通。
在和平演講之後,肯尼迪取得了總統任期內的一項重大成就,即簽署並批准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TBT),該條約禁止在空中、水下和太空進行核試驗。薩克斯描述了肯尼迪如何利用他所能支配的所有說服力,說服參謀長聯席會議、共和黨強硬派和南方民主黨人批准該條約,同時與他們達成妥協,鼓勵地下核試驗。
在肯尼迪悲慘和過早去世後的五十年裡,他對核戰爭危險的理解、他對確保和平的承諾以及他為核裁軍所做的努力是如何實現的?一方面,有很多樂觀的理由。肯尼迪悲觀地預測1975年將有十到二十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但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事實上,《部分禁試條約》之後,在1968年達成了《核不擴散條約》,儘管該條約存在缺陷,但它仍然阻止了新的核國家的形成。其他條約,如《戰略武器限制談判》、《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以及最近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已將核武器的數量大幅減少到冷戰鼎盛時期的零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應該將最大的武器削減歸功於共和黨總統羅納德·里根和喬治·H·W·布什。此外,還有一些成功的故事,例如南非、瑞典、利比亞、巴西和前蘇聯共和國在明智地意識到沒有核武器會更好之後放棄了核武器。
然而,令人不安的跡象表明,肯尼迪的夢想仍然只是一個夢想。像以色列和印度這樣沒有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已經獲得了核武庫。朝鮮正在露出核牙齒,伊朗似乎也在徘徊,即使沒有堅決地朝著獲得炸彈的方向前進。此外,鬆散的核材料、非國家行為者和像巴基斯坦這樣不穩定的政權構成了始終存在的挑戰,威脅著失控;“意外、誤判或瘋狂”的可能性仍然與我們同在。
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儘管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常規武器,其常規武器幾乎可以摧毀任何地方的任何目標,但美國仍將單方面拆除其核武庫。美國在70年代單方面解除了其生物武器庫,但核武器似乎仍然激發了神話和幻想,這些神話和幻想不容易被消除。一個沒有被過多討論但絕對是房間裡的大象的因素是核武器支出;根據您檢視的來源,美國每年在維護其核武庫上花費200億至500億美元不等,比冷戰時期花費的還要多!冷戰結束後多年,仍有數千件武器處於可部署狀態。不用說,這種支出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它從醫療保健和教育等緊迫問題中帶走寶貴資源時。艾森豪威爾警告我們警惕軍工聯合體,他在1953年自己的《和平機會》演講中感嘆了這種被誤導的優先事項的泛濫
“製造的每一把槍、發射的每一艘戰艦、發射的每一枚火箭,最終都意味著是對那些飢餓而沒有食物、寒冷而沒有衣服的人的偷竊。這個武裝的世界不僅僅是在花錢。它是在花費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才華、孩子們的希望。一架現代重型轟炸機的成本是:30多個城市的現代磚砌學校。它是兩個發電廠,每個發電廠為6萬人口的城鎮服務。它是兩所裝置齊全的優秀醫院。它是大約50英里的混凝土路面。我們用50萬蒲式耳的小麥來支付一架戰鬥機的費用。我們用可以容納8000多人的新房屋來支付一艘驅逐艦的費用……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說,這都不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戰爭威脅的陰雲下,人類被釘在鐵十字架上。”
當然,難以想象今天的保守派政治家會說出這些話,但更悲慘的是,令人不安地發現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指出的問題,仍然籠罩著我們的未來。
正如薩克斯在他的新書中討論的那樣,在更大的意義上,肯尼迪的願景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薩克斯認為,可持續發展已經取代核武器成為我們今天面臨的首要問題,而且到目前為止,可持續發展的跡象並不十分樂觀。當涉及到與貧困作鬥爭的國家時,薩克斯準確地提醒我們,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經常“將這些國家視為外交政策上的無關緊要者;除非貧困導致混亂和極端主義,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突然變成軍事或恐怖威脅”。對這些國家的通常政策類似於醫生的政策,即不預防疾病,而是等到疾病變成全面感染,然後開出幾乎殺死病人但又沒有消除病因的藥物。可悲的是,對於這個國家的雙方來說,無人機比水壩更重要。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我們仍在為約翰·肯尼迪在他的和平演講中提出的目標而奮鬥,但肯尼迪也現實地意識到,實現這個目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在就職演說中更加明確地指出
“實現這種和平沒有單一、簡單的鑰匙;沒有任何一個或兩個大國可以採用的偉大或神奇的公式。真正的和平必須是許多國家的產物,是許多行動的總和。它必須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不斷變化以迎接每一代人的挑戰。因為和平是一個過程——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摘自就職演說)所有這一切都不會在最初的100天內完成。也不會在最初的1000天內完成,也不會在這個政府的任期內完成,甚至也許不會在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有生之年完成。但讓我們開始吧。”
的確如此。我們不知道它將在何處結束,但開始取決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