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那是1945年。德國和日本已經被擊敗,一場可怕的戰爭已經結束,世界似乎又恢復了和平。人們正在尋找一些東西——任何能給他們帶來希望的東西。1945年8月6日上午,哈里·杜魯門總統在廣播中宣佈了一條令人震驚的訊息。第二天下午6點整,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工廠按下槓桿,啟動一臺名為“核反應堆”的機器,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新裝置,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數量產生電力。這個核反應堆的動力來自於原子的分裂,這種機制自宇宙誕生之初就一直是宇宙基本運作的一部分。反應堆中使用的燃料是元素鈾。一磅鈾相當於200萬磅煤。杜魯門總統的講話被認為是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人類已知的最具革命性的能源被引入公眾的時刻,也是能源充足和繁榮的黃金時代的開始……
當然,以上這段是虛構的。核能不是這樣被引入世界的。相反,它是帶著踢打和尖叫,在1945年8月6日,以一道耀眼的光芒、一片放射性塵埃和一個將人變成佈滿彈片的血肉模糊的衝擊波,進入了人們的想象。如果核能是透過和平手段逐漸引入這個世界,那麼它對我們思維的影響將是多麼偉大,這絕對是值得思考的。事實證明,刻在公眾意識中的不是希平港,而是廣島。從那時起,核能就與核武器不可逆轉地聯絡在一起。風險感知心理學領域的世界領先專家之一,心理學家保羅·斯洛維克寫道,當被要求想象核反應堆發生嚴重事故的後果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可怕且虛幻的畫面,這些畫面更類似於核武器襲擊。
然而,總有一些人一直在培育和宣傳核能的現實願景,在這個願景中,核武器只不過是歷史書中的一個分號。在關於核能益處的清晰且平衡的電影“潘多拉的承諾”中,導演羅伯特·斯通介紹了一批不太可能的這種強大能源的捍衛者:環保主義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核凍結運動與其它環境問題相結合,使環保主義者成為核能最堅定的批評者。幾年前,當詹姆斯·洛夫洛克(一位資深的環保主義者,經常讓氣候變化批評者氣得跳腳)公開表示全力支援核能時,這個原本統一的戰線上出現了一個特別驚人的裂縫。“潘多拉的承諾”展示了其他五位以環保主義和人文主義而聞名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斯圖爾特·布蘭德(《全球目錄》的出版商)、著名歷史學家理查德·羅茲和格溫內斯·克拉文斯,她曾是一位核能批評家,參加過集會,並在她的書“拯救世界的力量”中仔細記錄了她從反對者到欽佩者的轉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麼,環保主義者為什麼會支援核能呢?是什麼改變了這些人的想法?主要是兩件事。
一個是他們在與專家交談並進行自己的研究時,發現的感知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他們最大的發現是對被稱為“輻射”的模糊的幽靈的準確評估。基本事實對於知情的聽眾來說是眾所周知的,但值得重複:我們沐浴在背景輻射的海洋中,其水平通常甚至超過切爾諾貝利等最嚴重的核事故的水平。當涉及到輻射時,一切都與背景有關;進入方式、輻射型別、劑量、瞬時暴露與長期暴露。概括並宣佈任何型別的輻射洩漏都是災難性的,這是完全錯誤的。沒有證據表明極低水平的輻射會導致癌症,即使是最嚴重的核事故造成的總死亡人數也只是煤炭汙染和吸菸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的一小部分。
據稱受到高劑量輻射汙染的地區,如切爾諾貝利周圍的禁區,是動物和人類繁衍生息的家園。“潘多拉的承諾”劇組在世界各地走動,拿著蓋革計數器,在不同地點顯示輻射水平;在飛機上,在高海拔城市,在切爾諾貝利和福島,在氡氣無處不在的地下室裡。他們清楚地指出,高海拔和飛行期間的輻射高於您可能從核反應堆周圍獲得的任何輻射。他們採訪了在切爾諾貝利禁區居住了25年的快樂居民,他們沒有表現出過多的癌症病例。他們指出,與我們以樂觀的心態承受的許多普通生活風險相比,輻射的風險微不足道。輻射可能是懷疑論者邁克爾·舍默所稱的模式性的最大例子,即僅僅因為我們無法直接感知某件事而傾向於害怕它。
如果說對輻射的恐懼與其在環境中真實作用之間的鴻溝激發了這些懷疑論者的比例感,那麼氣候變化的幽靈則將其推向了高速運轉。核能是唯一一種可以大規模部署的高密度、低碳能源。當涉及到氣候變化時,時間不多了,解決方案不僅要全面,而且要迅速;正如洛夫洛克所說,“我們沒有時間嘗試有遠見的解決方案”。該電影的支持者認為核能是唯一滿足這兩個標準的能源。正如他們所說,“每次你投票反對核能,你都是在投票支援化石燃料”。這種觀點與詹姆斯·漢森最近的一項研究一致,該研究計算出,當核電站取代化石燃料時,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無論輻射的風險如何,都必須權衡擴大核能所帶來的好處。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可能在滿足我們的能源需求方面發揮有價值且有限的作用,但它們在全球範圍內及時取代我們大部分能源需求的可能性甚至還遙遙無期;考慮到世界,特別是印度和中國等快速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巨大能源量,沒有其他來源能夠結合核能的低碳和高能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唯一真正的選擇是核能和化石燃料,而且我們應該不難決定我們想要選擇哪一個。
那麼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呢?電影製作人談到了困擾核工業的錯誤,包括鎖定某些產生廢物的不高效反應堆設計以及未能對乏燃料進行再處理,導致產生高放射性且昂貴的廢料。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都有技術解決方案,其主要反對者一直是政治和情感惰性。就廢物而言,實際數量與化石燃料發電廠產生的廢物相比微不足道,並且在新反應堆中進行再處理和燃燒廢物可以確保我們擺脫最有價值和最具擴散性的部分,進一步減少其體積。他們沒有提到並且應該提到一個因素是成本:核反應堆的建造歷來非常昂貴,儘管它們的燃料和運營成本很低。成本問題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反應堆設計人員追求了錯誤的規模經濟;只有在建設時間不太長且保險公司賬單在實際部署後才開始累積時,規模經濟才有效。還值得注意的是,漫長的建設時間源於有時對安全的不切實際的要求;一個必須完全包含自身廢物的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將極其昂貴。
解決成本問題的方案是讓反應堆更加精簡高效,而這正是這部影片所探討的。幸運的是,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同時也是富有的慈善家,他們正在支援對新型小型、更安全、更高效的反應堆的啟發性研究。例如,比爾·蓋茨就為行波反應堆提供了支援,這種裝置可以無需燃料補給和廢物處理執行數十年。像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萊斯利·德萬這樣的傑出青年正在創辦公司,致力於建造可以將核廢料轉化為電力的反應堆。其他反應堆設計,如小型模組化反應堆、高溫反應堆和球床反應堆,都承諾比現有設計有根本性的改進。它們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併產生更少量的廢物,它們具有防擴散性,它們是可移動的,可以在目標位置快速組裝,並且它們具有完全被動的安全機制,即使所有主動備份系統都失效,也可以關閉反應堆。這些第四代設計方案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但發生變化的是公眾的認知和傑出公眾人物的支援。
最終,《潘多拉的承諾》中的所有環保主義者都認識到一個基本的事實。問題不僅僅是核能,還包括我們對同胞和後代的責任。如果我們的孫輩知道我們擁有如此強大的生命能源卻未能明智地利用它,他們會怎麼說?如果他們發現我們因為政治爭吵、本能的情緒反應和無法理解權衡而錯失了養活和供養世界的機會,他們又會怎麼說?將全體人民從貧困和無知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是人類實驗的勝利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和諧的治理體系和技術突破的雙重支柱,其中能源利用必須名列前茅。如果我們剝奪了類似群體重新體驗這種轉變的最大機會,我們就沒有履行對彼此的基本義務。即使我們有各種不公和過錯,這也不是我們應該承受的命運。
注:在這篇文章的中途,我意識到《大眾科學》的作家大衛·比埃洛也寫了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精彩文章,其中有更多細節。非常值得您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