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飲料:被神化的咖啡因輸送系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必須承認,我偶爾也會喝5小時能量。我開始嘗試它是在一位同事報告了“好處”之後。我很少喝它,大概一個月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我吃了豐盛的午餐並試圖保持警覺,或者當我計劃去健身房但感覺不太有勁的時候。

至於實際效果,我會將其描述為溫和但明顯,一種警覺程度,雖然不顯著,但與平常有所不同。事實上,它就像一杯咖啡一樣明顯。而這似乎是許多來源得出的結論,包括《紐約時報》,關於包括5小時能量、怪獸和紅牛在內的各種能量飲料。《紐約時報》最近一直在報道能量飲料,特別是與大約20起或更多起死亡事件有關,這些事件與各種品牌的整個系列有關。關於這些死亡事件的最終結論仍在討論中,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建立因果關係,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些飲料現在在全國各地的便利店都有售,每年都有無數瓶被消費。它們是新的佳得樂。任何如此規模的事物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探究和審查,因為它有可能影響數百萬人的福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天《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調查了能量飲料是否比普通咖啡提供更多益處。它引用了似乎一致認為這些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並且在他們看來是唯一重要的成分——是咖啡因的各種專家的意見。根據這些專家的說法,基本上你花錢買的是一瓶價格過高的咖啡因,比NoDoz藥片甚至星巴克咖啡還要貴。

其他成分主要似乎是為了裝飾門面和廣告宣傳。例如,有牛磺酸,一種氨基酸,具有不尋常的結構,帶有一個磺酸基團。牛磺酸通常不被認為是必需氨基酸,儘管研究表明它與多種生理功能有關。牛磺酸可以在體內從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合成。更重要的是,它大量存在於肉類中,這意味著大多數肉食者將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牛磺酸。因此,能量飲料中的牛磺酸似乎是多餘的。

飲料中的另一種常見成分是老式的維生素B12。維生素B12也是動物源性食物的主要成分,也是某些人造食品(如強化早餐穀物)的一部分。成人男性或女性的維生素B12推薦膳食攝入量 (RDA) 約為 2.4 微克。作為比較,您可以從一份特別添加了維生素B12的早餐穀物中獲得 6 微克,或從一杯低脂牛奶中獲得 1.2 微克。因此,理想情況下,兩杯牛奶應該為您提供維生素B12 RDA。能量飲料含有高達 200 微克的維生素,或超過 RDA 的 8000%。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B12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因此大部分過量成分最終都會被排出體外;即使是5小時能量的發言人也承認這一點。品牌中的其他維生素B,B6也是如此。

其他成分也屬於類似型別;常見的膳食物質,其含量大大超過了 RDA。例如,有葡萄糖醛酸內酯,它是維生素 C 合成的前體。維生素 C 本身當然是另一種其過量攝入量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質疑的物質,最著名的是萊納斯·鮑林將其視為萬能藥之後。能量飲料中的其他新增劑也是如此。充其量,它們在體內的功能仍在研究中,過量攝入的好處絕對是不確定的。對大量這些物質的價值進行的研究存在各種侷限性;例如,其中許多是在大鼠身上進行的,任何參與藥物開發的人都知道大鼠和人類作為測試物件有多麼不同。因此,完全有理由質疑這些飲料除了濃縮劑量的咖啡因外,是否還提供了其他任何東西。

然而,我可以想到一種可能的機制,這可能會使這些飲料中的咖啡因與其他配方中的咖啡因略有不同。《紐約時報》的報道讓我思考的原因是,它讓我回想起最初的原因,即在嘗試過一次5小時能量後,我開始偶爾嘗試它。原因是黑咖啡和NoDoz都讓我頭痛;但出於某種原因,5小時能量卻沒有。現在醫生們已經知道幾個世紀了,胃中某些食物的存在會影響藥物和其他有機分子的吸收和代謝方式。最近的研究為這一觀察結果提供了可信度;例如,飲用葡萄柚汁可以顯著提高某些廣泛處方藥物(如他汀類藥物)的血液水平。基本上發生的情況是,其他成分會阻斷消化系統中的關鍵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通常會代謝感興趣的藥物;這導致更少的藥物被分解,更多的藥物被完整吸收。就 5 小時能量而言,我想知道其他成分,即使它們本身沒有提供任何好處,是否以某種方式增強了咖啡因的吸收和效果。

這只是一個大膽的假設。我對5小時能量給我帶來咖啡因刺激而沒有頭痛的體驗,與通常在能量飲料文章發表時爆發的數百條軼事評論一樣是軼事。事實上,我將第一個承認,即使我從 5 小時能量中感受到的輕微增強也完全是安慰劑效應。然而,我的假設是一個可檢驗的假設,對其進行檢驗可能會闡明能量飲料的其他特性。事實是,如果沒有對照實驗來單獨測試成分的效果,然後在組合中使用完全相同的配方(不幸的是,這是專有的),將很難梳理出這些額外成分的任何潛在影響。它們可能具有我提到的那種咖啡因增強特性,但這僅僅是一種推測。但根據我們對人體生理學和膳食允許量的瞭解,目前看來,這些飲料很可能只不過是用精美包裝包裝的咖啡因注射劑。舉證責任仍然在製造商身上。

Ashutosh Jogalekar is a chemist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He is fascinated by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by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with public sentiments and policy. He blogs at The Curious Wavefunction and can be reached at curiouswavefunction@gmail.com.

More by Ashutosh Jogalek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