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鬣蜥屬的樹棲蜥蜴

我們在此感嘆當地名稱wakanama的認知度不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什麼是Plica plica?這是一種體型驚人、晝行性、樹棲的鬣蜥科蜥蜴,總長度可超過 17 釐米,分佈範圍涵蓋南美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關於這一點,請繼續閱讀)。事實上,Etheridge (1970) 將Plica plica及其近親P. umbra描述為“南美洲最豐富、分佈最廣、最早為人所知的蜥蜴之一”(第 237 頁)。“最早為人所知”總是顯得很奇怪:他的意思是說,P. plica是最早被科學界認可的南美洲蜥蜴之一,因為林奈在 1758 年將其列為“Lacerta Plica”。

圈養的Plica,被標記為P. plica(但真的是嗎?請繼續閱讀)。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我說這種蜥蜴“體型驚人”是因為它非常適合樹棲、依附樹幹的生活,它非常纖細——幾乎像蜘蛛一樣——尾巴非常細長,腳趾細長,爪子呈鉤狀。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那些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Plica是熱帶鬣蜥屬,這是一群我以為我之前寫過的鬣蜥科蜥蜴。經過檢查,我發現我(不止一次)寫過liolaemines,這是另一個鬣蜥科的類群,有時會與熱帶鬣蜥混淆或合併,但現在被認為與它們截然不同(Pyron et al. 2013)。事實上,一種將這些主要的蜥蜴類群視為“科”並與傳統的包羅永珍的鬣蜥科區分開來的分類系統可能最能反映它們獨特的性質和系統發育歷史。熱帶鬣蜥(如果我們採用科級的說法,則為熱帶鬣蜥科)實際上似乎是所有其他側生齒鬣蜥科的姐妹群,因此它們幾乎可以肯定從新生代早期甚至更早就已經截然不同了(Townsend et al. 2011)。除了Plica,熱帶鬣蜥科還包括EurolophosaurusMicrolophusStenocercusStrobilurusTropidurusUracentronUranoscodon

側生齒鬣蜥科的簡化、精簡的進化樹——此樹的更完整、更復雜的版本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出現。這是為我正在準備中的關於脊椎動物化石記錄的教科書製作的數百幅插圖之一,點選此處。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無論如何,這些樹棲習性解釋了為什麼Plica物種有時被稱為“樹棲奔跑者”,但坦率地說,這是一個糟糕的名稱,因為它幾乎可以指代任何事物。“領環樹蜥”、“領環樹棲奔跑者”和“花色賽跑者”顯然也用於指代P. plica。稱其為“賽跑者”似乎也不是很明智,因為“賽跑者”一詞通常更多地用於指代一組蜥蜴。感謝維基百科,我知道在蓋亞那,P. plica的當地名稱是wakanama,我真希望這個名字能作為它的俗名被普遍使用。

P. plica標本的頭部背面圖,顯示了鱗片。鱗片類動物的頭部鱗片對稱性各不相同,許多物種中常見的細微不對稱(如此處所示)。圖片來源:Etheridge 1970

最後,關於P. plica(傳統意義上的)的一個有趣之處是,它在其分佈範圍內具有高度的變異性,包括大小、吻部的形狀、鱗片和頸部棘的大小和性質,以及喉嚨上的斑點數量。Etheridge (1970) 提請人們注意這種變異,但指出他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數標本的儲存狀況不佳,無法更仔細地分析這種變異。而且,長期以來,人們似乎認為可能涉及各種亞種甚至物種。

來自 Etheridge 1970 年關於P. plica研究的地圖,顯示了他所知道的報告地點。如您所見,該物種(如 Etheridge 所理解的那樣)應該具有巨大的分佈範圍,並出現在相當廣泛的地形和棲息地中。圖片來源:Etheridge 1970

而且......果然,Murphy & Jowers (2013) 使用形態學和分子資料,令人信服地表明,傳統意義上的P. plica確實是隱性物種的複合體:他們命名了一系列新物種,即委內瑞拉東部沿海山脈、千里達及托巴哥的加勒比樹棲奔跑者P. caribeana [不是錯別字]、蓋亞那的凱瑟琳樹棲奔跑者P. kathleenae、哥倫比亞的梅德姆樹棲奔跑者P. medemi以及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雷氏樹棲奔跑者P. rayiP. plica 嚴格來說僅限於蘇利南。此外,這還不是結束,因為他們指出,他們的研究並非是對整個物種複合體的修訂,而僅僅是對“P. plica”多型性狀態的初步演示。在另一項基於Plica的研究中,Paula de Oliveira et al.(2016) 發現另一種物種 - P. umbra - 也屬於一個物種複合體。他們在該研究中提出的一個關鍵點是:“如果觀察到的Plica屬內譜系的生物多樣性是亞馬遜地區鱗片類爬行動物的特徵,那麼鱗片類動物的生物多樣性就被嚴重低估了。” 這絕非小事。

另一個圈養的Plica標本,被標記為P. plica(但它真的嚴格意義上屬於該物種嗎?)。這些蜥蜴最常見的是像這裡照片中那樣垂直攀爬。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所有這些都讓我好奇,這裡照片中所示的圈養動物(被標記為P. plica)的精確狀態如何。紅色的頭部使文章頂部出現的動物看起來像在委內瑞拉的萊馬山脈拍攝的一隻,並被 Murphy & Jowers (2013) 描繪過,但我無法從他們的論文中確定該特定標本屬於哪個物種。唉。

在四足動物園,鬣蜥科動物(就蜥蜴而言)可能被過度代表,部分原因是它們比其他蜥蜴類群更常被圈養,因此更有可能被拍照。我打算在時間允許時處理的一件事:整個毒蜥類的事情!有關以前關於鬣蜥科的四足動物園文章,請參見...

參考文獻 - -

Etheridge, R. 1970。南美鬣蜥科蜥蜴Plica屬的綜述。《英國博物館(自然歷史)公報》19,237-256。

Murphy, J. C. & Jowers, M. J. 2013。南美洲北部Plica plica群(鱗片目,蜥蜴亞目,熱帶鬣蜥科)的樹棲奔跑者,隱性蜥蜴。《動物鑰匙》355,49-77。

Paula de Oliveira, D., Tadeu de Carvalho, V. & Hrbek, T. 2016。蜥蜴Plica屬(鱗片目)中的隱性多樣性:系統發育多樣性和亞馬遜生物地理學。《動物學學報》45,630-641。

Pyron, R. A., Burbrink, F. T. & Wiens, J. J. 2013。鱗片目(包括 4161 種蜥蜴和蛇)的系統發育和修訂分類。《BMC 進化生物學》2013, 13:93 doi:10.1186/1471-2148-13-93

Townsend, T. M., Mulcahy, D. G., Noonan, B. P., Sites, J. W., Kuczynski, C. A., Wiens, J. J. & Reeder, T. W. 2011。從 29 個核基因座推斷出的鬣蜥科蜥蜴的系統發育,以及對古代快速輻射的串聯和物種樹方法的比較。《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61,363-380。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