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葉行蛙

現存最可怕的蛙類之一是亮黃色的,群居的,(對於蛙來說)相當聰明的,並且是其種群中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經常閱讀的讀者會知道,我儘可能地嘗試介紹無尾目動物的多樣性(無尾目動物 = 蛙和蟾蜍)。我總是受到影像可用性的限制:要寫關於不常見的兩棲動物(以及爬行動物),真的*非常*困難,至少當你希望你的文章配有合理的影像陣列時。

圈養的*P. terribilis*。證明了蛙確實可以抬頭看。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無論如何……今天我想簡要談談*Phyllobates terribilis*,金色箭毒蛙或金色毒鏢蛙。 *P. terribilis*只是箭毒蛙科的185個物種*之一,但如果你讀過任何關於蛙的文章,你就會知道這個物種,因為它總是被認為是其中毒性最強的,而且因為它有一個特別令人難忘的名字。 *Phyllobates terribilis*的意思是“可怕的葉行者”。 然而,它並不是唯一的*Phyllobates*物種:目前已確認有五個(另外一兩個存在,但尚未命名)。 順便說一句,近年來箭毒蛙的系統發育和分類法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曾經包含在*Phyllobates*中的物種現在被歸到了其他地方,包括在科洛斯蒂辛屬的*Silverstoneia*和*Amereega*中。 近年來,大量新物種被確認:檢視Grant *et al*. (2006)的這張圖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截至2017年5月。

箭毒蛙物種從1797年到2005年的積累,來自Grant *et al*. (2006)。 *Dendrobates tinctorius*是第一個被命名的。 此分析中計算的許多物種不再屬於箭毒蛙科,而是被包含在其他箭毒蛙譜系中。 圖片來源:Grant *et al*. 2006

*P. terribilis*是哥倫比亞太平洋沿海雨林的特有物種。它是群居的——通常以六個左右的小群體出現——並且是所有箭毒蛙中最大的,雌性大者可達 5.5 釐米 SVL(吻肛長)。對於蛙來說,它似乎相當聰明,並且表現出明確的學習能力(Myers *et al*. 1978)。 它鮮豔的黃色是獨一無二的,但有些個體是綠色的或橙色的。 *P. terribilis*當然以其極強的毒性而聞名:在 1978 年命名該物種時(是的,它是該領域的新手),查爾斯·邁爾斯及其同事將其描述為“至少比其他毒鏢蛙毒性高出二十倍”(Myers *et al*. 1978),並描述了其毒素在喬科印第安人的吹箭筒中的使用。 他們專門將其命名為*terribilis*,以“【描述】蛙類皮膚分泌物的非凡毒性,並【暗示】曾經由更好戰的人的毒箭引起的恐懼”,並指出了當地喬科人關於如何處理它的重要建議。 他們的論文包括一句精彩的話:“我們聽取了印第安朋友的建議,並採取了適當的謹慎措施處理它,特別是在一些家畜偶然進入我們受汙染的垃圾桶後意外死亡之後”(Myers *et al*. 1978,第 312 頁)。 這裡提到的傷亡包括一隻雞和一條狗。

圈養的*P. terribilis*群體。 這些是群居的,以群體生活的蛙類。 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事實上,*P. terribilis*是已知最毒的兩棲動物,並且有很多很棒的資料描述了它所含的箭毒蛙毒素的強大威力,足以殺死每克一千人等等。 箭毒蛙毒素(一種生物鹼)是從一種尚未確定的節肢動物中分離出來的,根據這些節肢動物是鳥類*Pitohui*和*Ifrita*中存在的箭毒蛙毒素的來源,認為最有可能是一種擬步甲。 蛙在圈養條件下是無毒的。 喬科人是唯一使用蛙毒作為唯一成分的吹箭筒的人,但據說即使在Myers *et al*. (1978)撰寫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常徹底的)研究時,這種做法也在衰落。 瞭解今天的情況將會很有趣。 當需要其毒素時,蛙不會被殺死(與一些其他箭毒蛙不同,它們會被長矛刺穿身體);相反,將飛鏢在它的背上摩擦,有時在蛙靠近火時進行。

蛙類分支Hyloidea的高度簡化的系統發育(基於Frost *et al*. 2006Grant *et al*. 2006Pyron & Wiens 2011)。 箭毒蛙是蟾蜍的近親。 這裡使用的插圖是為我仍在準備中的教科書製作的(這裡是網址)。 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研究發現*Phyllobates*是箭毒蛙分支Dendrobatinae的一部分,因此與*Adelphobates*、*Dendrobates*、*Minyobates*和*Ranitomeya*尤其密切相關(Grant *et al*. 2006)。 與其他箭毒蛙相比,箭毒蛙亞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背部皮膚光滑(而不是顆粒狀或小刺狀)並且能夠隔離使其具有超強毒性的特定生物鹼。 箭毒蛙是透明蛙科:屬於包括玻璃蛙、樹蛙和真蟾蜍的新蛙類群的一部分。 在這個分支內,它們似乎與蟾蜍特別接近(Frost *et al*. 2006Grant *et al*. 2006Pyron & Wiens 2011),這些類群是透明蛙科Agastorophrynia的一部分。 在該分支內,其他一些最近被認可(或“復甦”)的類群——即Hylodidae和Aromobatidae——比蟾蜍更接近箭毒蛙。

關於透明蛙類無尾目的以前的Tet Zoo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Frost, D. R., Grant, T., Faivovich, J., Bain, R. H., Haas, A., Haddad, C. F. B., De Sá, R. O., Channing, A., Wilkinson, M., Donnellan, S. C., Raxworthy, C. J., Campbell, J. A., Blotto, B. L., Moler, P., Drewes, R. C., Nussbaum, R. A., Lynch, J. D., Green, D. M. & Wheeler, W. C. 2006. 兩棲動物的生命之樹。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報* 297, 1-370。

Grant, T., Frost, D. R., Caldwell, J. P., Gagliardo, R., Haddad, C. F. B., Kok, P. J. R., Means, D. B., Noonan, B. P., Schargel, W. E. & Wheeler, W. C. 2006. 箭毒蛙及其近親的系統發育(兩棲綱:Athesphatanura:箭毒蛙科)。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報* 299, 1-262。

Myers, C. W., Daly, J. W. & Malkin, B. 1978. 哥倫比亞西部埃姆貝拉印第安人使用的一種危險的有毒新蛙(*Phyllobates*),並討論了吹箭筒的製作和飛鏢中毒。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報* 161, 307-366。

Pyron, R. A. & Wiens, J. J. 2011 包含 2800 多個物種的兩棲動物的大規模系統發育,以及對現存蛙、蠑螈和蚓螈的修訂分類。 *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 61, 543-583。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