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島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吃螃蟹

蜥蜴通常既不棲息於溪流,也不以螃蟹為食。馬達加斯加是形態和行為上都具有多樣性的石龍子蜥蜴群體的家園,其中一些已被證實是溪流棲息者。在這裡,我將討論一個案例,生物學家 Asia Murphy 成功拍攝到了——也許是第一次——其中一種溪流棲息的石龍子蜥蜴吃螃蟹...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世界上最成功、多樣化、數量豐富和分佈廣泛的蜥蜴類群之一是石龍子科 (Scincidae),通常且規範地被稱為石龍子科。該科包含超過 1500 個現存物種,約佔現代蜥蜴多樣性的 25%。事實上,該類群的規模和多樣性如此之大,以至於一些作者認為應該提升其地位並更名為石龍子蜥形亞目 (Scincomorpha)*,其幾個組成亞群也應提升為“科”級地位 (Hedges & Conn 2012;另見 Pyron et al. 2013, Hedges 2014):我曾在 這篇 2014 年 10 月以石龍子為主題的文章中寫過這個問題。

* 但請注意,這個術語——作為傳統石龍子科的同義詞——是有問題的,因為蜥蜴系統學中已經在使用石龍子蜥形亞目 (Scincomorpha) 了。

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蒙太奇照片。順時針方向,從左上角開始:A. anosyensisA. sp. 'phaeurus' 和 A. astrolabi。所有圖片均根據 CC BY-SA 2.0 許可使用,由 Bernard Dupont 拍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今天,我們將簡要了解一個特定的石龍子分類單元:馬達加斯加島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物種。已知的 Amphiglossus 物種超過 20 種,這是在其中一些物種被移除並命名為一個獨立的屬之後的情況:Madascincus,於 1981 年命名。即使經過這次修訂,該類群相對於 AndrongoPygomelesVoeltzkowia 仍然是並系群 (Miralles et al. 2011)。近年來,已經命名了幾種 Amphiglossus 石龍子,並且已經發現了一些,但仍在等待正式描述和命名。總的來說,這些是圓柱形、鱗片有光澤、頭部鈍圓的石龍子;它們總體上與它們的近親 Chalcides 石龍子(其中大多數是歐亞種)相似。

關於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物種,有幾件事真的引起了我的興趣。其中之一是它們在身體比例、椎骨數量和肢體形態方面差異很大。有些物種的身體明顯比其他物種長(薦前椎骨數量從 30 個到大約兩倍不等),雖然有些物種(例如,A. reticulatusA. frontoparietalis)具有大型、看起來典型的肢體,但另一些物種的肢體非常小,可能只有兩個指(趾)(A. crenni),甚至根本沒有指(趾)(A. stylus,於 2002 年命名)。順便說一句,A. crenni 特別有趣,因為它的種內指(趾)數變異很大——大多數個體每個肢體只有兩個指(趾),但有些個體多達四個 (Glaw & Vences 2007)。

提醒一下 Glaw & Vences (2007) 的著作有多麼出色。封面上的青蛙是 Boophis luteus。開啟的書頁展示了一些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石龍子;底部的大型石龍子是 A. reticulatus。再次感謝 Neil Edmond 使我能夠擁有這本書。

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它們在生態和行為方面也表現出高度的變異性。而且,在它們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有一件事特別引起我的興趣:在他們傑出而重要的著作《馬達加斯加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野外指南》中,Glaw & Vences (2007) 提到了兩種大型物種 A. reticulatusA. astrolabi 的水生、溪流棲息行為,以及他們在夜間在溪流中發現 A. reticulatus 的情況(另見 Miralles et al. 2011)。夜間覓食在熱帶和亞熱帶鱗片動物中很常見,但水生覓食並不特別常見。而水生夜間覓食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儘管並非史無前例:例如,懶蜥屬 (Lanthanotus))。

A. astrolabi,潛伏在水中。照片 (c) Asia Murphy 拍攝,經許可使用。

考慮到所有這些,我非常興奮地分享您在此處看到的一組照片,這些照片由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暨州立大學生物學家 Asia Murphy 拍攝並經她許可使用。照片顯示了一隻潛伏、浸沒在水中的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我認為是 A. astrolabi)正在抓捕和吃螃蟹!

A. astrolabi 大戰螃蟹。照片 (c) Asia Murphy 拍攝,經許可使用。

螃蟹在某些生態系統中非常豐富(不僅僅是在那些與海灘、紅樹林和潮汐池相關的生態系統中——在某些地方也有大量的陸生蟹),因此像石龍子這樣的適應性強的捕食者可能會利用它們,這是有道理的。但是,對付螃蟹——相對較大的螃蟹——可不是一件小事。我的意思是,螃蟹是一種強大而危險的盔甲野獸,尤其是當你體型較小時。你可能會認為,在一對一的戰鬥中對付螃蟹可能需要很大的力量(比如,近乎瞬間地抓住並制服螃蟹的能力),或者豐富的經驗(比如,知道如何抓住螃蟹的“安全”位置,讓蟹鉗無法觸及你)。

A. astrolabi,現在正在從腹面肢解螃蟹。照片 (c) Asia Murphy 拍攝,經許可使用。

鱗片動物已經進化出了這兩種技巧。泥蛇科 (Homalopsidae) 的蛇類,如 Fordonia 屬和 Gerarda 屬(前者俗稱食蟹蛇)都吃螃蟹,而 Fordonia 屬實際上會將螃蟹壓在基質上,然後擰掉蟹腿並吃掉,其不尋常的牙齒和堅韌的胃壁是對這種飲食的適應(Andrew Durso 在 這裡 更詳細地介紹了食蟹蛇)。

電影片段 (此處) 的螢幕截圖,其中一隻巨蜥帶著一隻倒黴的螃蟹離開了洞穴。這隻巨蜥要麼已經移除了螃蟹的右螯,要麼將其鉗制在螃蟹腹側的固定位置。

幾種蜥蜴——包括巨蜥和加拉帕戈斯群島熔岩蜥蜴——有時也吃螃蟹,它們的技術主要包括快速抓取,然後試圖“口頭制服”螃蟹,有時會不顧蟹鉗的位置。在網上找到巨蜥吃螃蟹的影片和圖片並不難。但我找不到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這樣做的記錄。Asia 是否成功記錄了第一次?

再次感謝 Asia Murphy 慷慨提供此處使用的照片。更多關於蜥蜴的文章即將釋出。有關之前關於石龍子的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Glaw, F. & Vences, M. 2007. 《馬達加斯加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野外指南》,第三版。Vences & Glaw Verlag,科隆。

Hedges, S. B. 2014. 石龍子的高階分類(爬行綱,有鱗目,石龍子蜥形亞目)。Zootaxa 3765, 317-338。

- . & Conn, C. E. 2012. 來自加勒比島嶼的新石龍子動物群(有鱗目,Mabuyidae,Mabuyinae)。Zootaxa 3288, 1-244。

Miralles, A., Raselimanana, A. P., Rakotomalala, D., Vences, M. & Vieites, D. R. 2011. 透過形態學和多位點分子研究揭示的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石龍子蜥蜴屬 (Amphiglossus) 的一種新的大型彩色石龍子。Zootaxa 2918, 47-67。

Pyron, R. A., Burbrink, F. T. & Wiens, J. J. 2013. 有鱗目的系統發育和修訂分類,包括 4161 種蜥蜴和蛇。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3, 13:93 doi:10.1186/1471-2148-13-93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