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裂縫螈

在歐洲發現無肺螈科動物已經夠不尋常了(儘管眾所周知),但在無肺螈科研究中的一個重大驚喜是發現了一個亞洲成員,即朝鮮裂縫螈 Karsenia koreana Min et al., 2005。無肺螈科專家大衛·韋克將其發現描述為“我一生中爬蟲學領域最令人震驚的發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無肺螈不是很棒嗎?從左上角順時針方向:北部暗色螈(Desmognathus fuscus),Plethodontinae亞科中眾多Desmognathus物種之一;紅色螈(Pseudotriton ruber),一種Spelerpinae亞科;四趾螈(Hemidactylium scutatum),其譜系中唯一的現存成員(因此有時被賦予自己的“亞科”Hemidactylinae)。所有圖片均由Rosemary Mosco拍攝並經許可使用。

我相信您已經對螈類有所瞭解。因此,您應該知道無肺螈科,也稱為無肺蠑螈。這是一個主要分佈在美洲的類群,並且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蠑螈類群,截至目前(2015年8月)包含446個現存物種。它也是形態、生態和生活方式最多樣化的類群之一。有陸生、穴居、水生、穴居甚至樹棲物種(是的,會爬樹的小蠑螈,它們有可抓握的尾巴和可以用作吸盤的腳)。有關該類群的更多資訊,請參見下面列出的幾篇Tet Zoo文章。

是的,我也一直在畫蠑螈。最前面那個小的是無肺螈。這個以及許多其他正在準備中的插圖都在Tet Zoo Patreon專案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歐洲洞螈(Speleomantes*)是該類群的一部分,這已經為人所知相當長一段時間了。而且它們不是無肺螈科的其他成員之外,而是很好地巢狀在其中 (Frost et al. 2006)。與其假設包括歐洲在內的許多美洲無肺螈科分支的祖先分佈(並因此也假設這些假設的歐洲譜系中發生了多次滅絕事件),不如假設來自美洲的單次擴散事件產生了Speleomantes(Pyron 2014),這更簡潔明瞭,儘管這究竟何時以及如何發生尚不確定。可能只有一個譜系的無肺螈進行了這種跨越是很奇怪的,但也可能不是。

* 有些作者繼續將它們歸入北美分類群Hydromantes中。無論使用什麼名稱,歐洲洞螈似乎都是美洲Hydromantes分支的姐妹群 (Frost et al. 2006, Pyron & Wiens 2011)。

薩普拉蒙特洞螈 Speleomantes supramontis,撒丁島特有種。圖片由Franco Andreone拍攝,CC BY SA 2.5。

在歐洲發現無肺螈科動物已經夠不尋常了(儘管眾所周知),但在無肺螈科研究中的一個重大驚喜是發現了一個亞洲成員,即朝鮮裂縫螈 Karsenia koreana Min et al., 2005。無肺螈科專家大衛·韋克將其發現描述為“我一生中爬蟲學領域最令人震驚的發現”。Karsenia 以其發現者,在韓國大田基督教國際學校工作的美國生物老師斯蒂芬·卡森的名字命名。2003年,他在帶領一群孩子進入韓國西部忠清南道的森林時,偶然發現了其中一隻蠑螈生活在岩石裂縫中。它是純粹偶然被發現的,並被送到韋克手中,韋克立即意識到它的特殊之處。

更新(2015年8月19日新增):感謝熱心的評論者(見下文),我現在知道Karsenia 的一個標本實際上早在1971年就在韓國中南部的雞龍山被採集到,然後儲存在廣島大學兩棲生物研究所。它在2007年被確認為Karsenia 標本,並由西川(Nishikawa)(2009年)描述。換句話說,Karsenia 已經在動物學收藏中被忽視了三十多年。

活體Karsenia。照片由David Vieite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

Karsenia 是一種小型、略顯健壯的無肺螈,其整體外觀讓人想起Plethodon (Min et al. 2005)。它棲息在森林覆蓋的丘陵地帶的石灰岩為主的山坡上,躲藏在石頭和岩石下,但目前幾乎對其自然史、生態或行為一無所知。顯然它在當地很常見。

來自DigiMorph專案的Karsenia骨骼的CT掃描;可在此處獲取 (Buckley et al. 2010b),並由 Buckley et al. (2010a)描述。

它在無肺螈科系統發育中的位置在哪裡?同樣,它不是在包含所有那些美洲物種的龐大分支之外,而是深深地巢狀在其中。一些研究表明,它是包含Aneides 攀爬螈和Desmognathus 暗色螈的分支的一部分 (Min et al. 2005, Pyron & Wiens 2011),而另一些研究發現它與HydromantesSpeleomantes 螈類特別接近 (Vieites et al. 2007, Buckley et al. 2010)。根據第一個假設,所有與其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都是北美洲的,因此必須假定它是一種美洲移民,代表了一個譜系,該譜系(基於分子鐘資料)顯然在古近紀就遷移到了東亞(Pyron 2014)。第二個假設有點複雜,因為它假設Karsenia 與一個包含北美洲和歐洲分類群的分支之間存在密切關係。鑑於我們應該假設Hydromantes + Speleomantes 分支具有北美洲祖先,因此該假設可能暗示Karsenia 譜系單獨從北美洲遷移出來。或者可能是 Karsenia + (Hydromantes + Speleomantes) 分支代表了單次舊世界入侵,其中一個譜系隨後返回北美洲 (Vieites et al. 2007)。

因此,無論在系統發育方面如何解釋Karsenia,它的發現都表明無肺螈在亞洲有著悠久且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歷史。此外,僅知一種亞洲無肺螈物種這一事實表明,亞洲無肺螈的物種形成率遠低於美洲無肺螈,甚至歐洲無肺螈。或者,是否還有其他亞洲無肺螈有待發現,無論是在化石記錄還是現存動物群中?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人報告任何其他資訊,但讓我們拭目以待。

有關之前Tet Zoo關於蠑螈的文章,請參見...

參考文獻 - -

Buckley, D., Wake, M. H. & Wake, D. B. 2010a. Comparative skull osteology of Karsenia koreana (Amphibia, Caudata, Plethodontidae). Journal of Morphology 271, 533-558.

Buckley, D., Wake, M. H. & Wake, D. B. 2010b. Karsenia koreana (On-line), Digital Morphology. Accessed August 17, 2015 at http://digimorph.org/specimens/Karsenia_koreana/whole/

Frost, D. R., Grant, T., Faivovich, J., Bain, R. H., Haas, A., Haddad, C. F. B., De Sá, R. O., Channing, A., Wilkinson, M., Donnellan, S. C., Raxworthy, C. J., Campbell, J. A., Blotto, B. L., Moler, P., Drewes, R. C., Nussbaum, R. A., Lynch, J. D., Green, D. M. & Wheeler, W. C. 2006. The amphibian tree of lif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97, 1-370.

Min, M. S., Yang, S. Y., Bonett, R. M., Vieites, D. R., Brandon, R. A. & Wake, D. B. 2005. Discovery of the first Asian plethodontid salamander. Nature 435, 87-90.

Nishikawa, K. 2009. The first specimen of Karsenia koreana (Caudata: Plethodontidae) collected 34 years before its description. Current Herpetology 28, 27-28.

Pyron, R. A. 2014. Biogeographic analysis reveals ancient continental vicariance and dispersal in amphibians. Systematic Biology 63, 779-797.

Pyron, R. A. & Wiens, J. J. 2011 A large-scale phylogeny of Amphibia including over 2,800 species, and a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extant frogs, salamanders, and caecilian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61, 543-583.

Vieites, D. R, Min, M. S. & Wake, D. B. 2007. Rapid diversification and dispersal during periods of global warming by plethodontid salamand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 USA 104:19903-19907.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