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動物學十週年慶典,第一部分:2015年回顧

大家好,新年快樂,歡迎來到2016年第一篇四足動物園博文。經常閱讀的讀者會知道,一月份是我回顧上一年冒險經歷的月份,我將這些回顧活動安排在1月21日——這是四足動物園的生日……或者週年紀念日……或者部落格週年紀念日,或者隨便什麼。但是2016年1月21日,對於四足動物園來說是一個格外特別的生日。為什麼?為什麼?因為四足動物園在這個月滿10歲了,就是這樣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頂部:火焰,鬍鬚蜥 - 她大約2歲。左上方:達倫·奈什拍攝的西布萊特雞。右上方:亨裡克·彼得森製作的四足動物園圖形。

我認為這個事件應該以某種不同尋常的方式來紀念。再加上我的年度回顧總是傾向於篇幅過長,而且我事務繁忙,本月無論如何都無法抽出時間寫部落格,結果就是……整整一個月都獻給四足動物園的10週年。如果這種無端的內省和自我祝賀對你來說過於令人作嘔難以忍受,那就走開,下個月再回來看看。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不能忽視它。

2015年的一些雞雁總目動物:灰雁Anser anser,孔雀Pavo cristatus,黑雁或白喉黑雁Branta bernicla。達倫·奈什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整個過程將這樣展開。首先,我將回顧2015年的事件和冒險經歷。然後我將回顧2015年部落格的分類學覆蓋範圍。在這部分,我會因為沒有寫足夠多的關於兩棲動物和烏龜的內容而自責,並因為過於關注魅力十足的巨型動物而責備自己。然後我將透過思考四足動物園在部落格圈中的作用來結束這一切。其中一些可能很有趣,但至少會有很多圖片。開始工作。

2015年早期月份

2015年註定要發生一些事情。兩本……三本……四本書的寫作。更多在羅馬尼亞的實地考察。在英國舉行的四次會議,我(在某種程度上)都參與了,各種技術研究專案,四足動物園 Patreon 專案(感謝贊助人!)和TetZoopodcats 播客的持續進展……

左圖:艾德里安·夏恩在 SRA 會議上發言。右圖:蒙太奇,描繪了卡梅倫·麥考密克對我關於 SRA 海怪演講中精選的海怪的演繹。

二月份,我參加了(並在會上發言)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行的 SRA (= 異常現象的學術研究) 會議。正如我確信您已經知道的那樣,無論異常現象是否具有有效性,都有很多科學工作要做——人類的信仰體系、我們的感知能力、我們解釋資料、想法、概念的方式等等,都是有益的研究領域,無論海怪、大腳怪還是不明飛行物是否存在。亮點包括羅傑·馬森關於巴拉地震——是的,這與伯溫山不明飛行物事件是同一事件——貝蒂娜·比爾德豪爾關於中世紀怪物信仰,邁克·達什的“我們的藝術家畫出了目擊者所見”以及查爾斯·帕克斯頓關於目擊者可靠性和帕特森影片的重演。我自己的演講是關於海怪觀念的演變:我會更多地談論它,但現在不是時候,而且我認為它已經包含在我的新神秘動物學書中了(稍後會詳細介紹)。感謝戈登·魯特和查爾斯·帕克斯頓的邀請和組織了一次精彩的會議。

愛丁堡動物園的場景。從左上順時針方向:維薩揚斑鹿Rusa alfredi,邪惡的墜落熊Thylarctos plummetus,打盹的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描繪類人猿系統發育的藝術品(有人知道藝術家的名字嗎?)。達倫·奈什攝。

我利用在愛丁堡的時間參觀了動物園。糟糕的天氣(瓢潑大雨)意味著這不是我經歷過的最好的戶外體驗,但至少我近距離觀察了諸如大熊貓、熊狸(是的,正在睡覺)、獨角犀牛、德雷爾山魈、夜猴和食火雞等動物。

三月份,一篇關於來自羅馬尼亞的小型翼手龍類椎骨的合作論文發表了(Vremir et al. 2015)。這是一個重要的標本,因為它為一種新的、小的、相對短頸的翼手龍類分類群提供了證據,該分類群與同樣小但長頸的Eurazhdarcho和巨大的Hatzegopteryx共存。順便說一句,這篇論文的已發表版本並沒有反映先前草稿的外觀或感覺——我對最終產品的文字密集型外觀不滿意……一頁又一頁的文字,僅此而已。

左圖:馬克·威頓對粗壯頸的羅馬尼亞翼手龍類的推測性重建,僅以Vremir et al. (2015)中描述的頸椎 R.2395 為代表。我們在 2015 年期間在翼手龍類上做了很多其他工作……

三月份還發生了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我開始撰寫一本新的恐龍主題書籍(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羅·巴雷特合著),在參加史蒂夫·巴克肖爾為溫徹斯特學院自然歷史學會做的演講時(短暫地)與他相遇,並參加了克里斯汀·詹尼斯關於袋鼠解剖學的演講。我非常激動地收到了戈登·格里格和大衛·基什納令人難以置信的鱷魚生物學與進化(Grigg & Kirshner 2015)的評論副本,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動物學書籍之一。我對這本書的初步想法在這裡,我仍然需要為出版物撰寫一篇合適的長篇評論。到三月底,我已經完成了足夠多的關於《大書》(又名脊椎動物化石記錄)的工作,可以準備另一份草稿以供分享和檢視。我想在這個階段,這本書已經完成了 50% 以上。它已經有 553 頁長了。

我們在 2015 年對鯨目的認識發生了巨大變化。文章在這裡。插圖由達倫·奈什和加雷斯·蒙格繪製。

四月份以關於彩色真理儀如何向世界展示鯨目動物並非經常被認為的黑色、灰色和棕色,而是實際上是多種色調的彩色野獸的關鍵性四足動物園文章開始。當時我在羅馬尼亞進行實地考察。我看到了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圈養,非野生)、敘利亞啄木鳥Dendrocopus/Picoides syriacus、瓦拉幾亞綿羊(文章在這裡)和許多其他動物,我的同事和我成功地發現了新的白堊紀恐龍和翼手龍標本。

在羅馬尼亞遇到的一隻巨大的白色水獵犬,眼睛閃閃發光。達倫·奈什攝。

再次提及霍澤爾問題

經常閱讀的讀者會意識到,為了儘量減少獨立研究員和養蛇人雷蒙德·霍澤爾正在進行的猛烈的分類學破壞——我在 2013 年 6 月詳細介紹了這個問題。霍澤爾命名了數百個新的或據稱是新的分類群(包括亞科、科等“更高”的實體),並希望他的名字被技術界接受。有很多理由說明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這些名字不僅是詞源上的怪物,而且還是在內部以桌面雜誌的形式出版的,就技術標準而言,這根本無法被接受。

證明我是“真相仇恨者”俱樂部成員的證據:我(右圖)和爬行動物學家馬克·奧謝(照片來自 2012 年 8 月)。E. O. 威爾遜、科林·格羅夫斯和至少其他 58 位專業生物學家也是這個小組成員。

多年來,人們多次努力將霍澤爾提出的數百個名字從記錄中刪除。不幸的是,本應負責監督和監控分類學問題和爭議的機構(ICZN,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根本不會自行對這種情況做出裁決。相反,需要工作人員社群自行解決混亂,然後再引導 ICZN 做出適當的最終決定。因此,一大批對霍澤爾問題感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以鼓勵 ICZN 將霍澤爾的主要分類學工具(他的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學雜誌)列為不可用於出版新的分類學名稱。

眼鏡蛇亞屬Afronaja Wallach et al., 2009。左圖A. nigricollis(沃倫·克萊因攝,CC BY-SA 3.0);右圖A. nigricincta(沃爾夫岡·伍斯特攝,經許可使用)。霍澤爾在 2009 年為同一分類群發表了名稱“Spracklandus”,因此我們有了 ICZN 案例 3601。

由此產生的論文——由安德斯·羅丁領導,並涉及羅傑·布林、弗蘭克·格勞、科林·格羅夫斯、羅素·米特邁爾、馬克·奧謝、詹姆斯·帕勒姆、羅伯特·斯普拉克蘭、勞瑞·維特、E. O. 威爾遜、胡薩姆·扎赫爾、我自己和許多其他人——於三月份發表(Rhodin et al. 2015)。發表此類論點的目的是徵求社群其他成員的意見,共識的分量隨後會影響 ICZN 的最終裁決。這是案例 3601,可以在此處新增評論

霍澤爾是一個非常理智和正常的人。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最近瀏覽了我的整個 Twitter 動態,以查詢並回復所有提及他本人的內容。我會在某個時候再次介紹霍澤爾問題。

2015 年 4 月四足動物園的兩個主題:雷龍Brontosaurus(頂部圖片由大衛·博納多納繪製),以及將活著的巨蜥改造成巨型壁虎。

貘、膜翅翼手龍類、萊姆裡吉斯及更多

譴責“Thalassodromeus sebesensis”的翼手龍類性質的多作者文章——它實際上是海龜Kallokibotion的部分腹甲——於四月份發表(Dyke et al. 2015)。四月份,四足動物園還發表了關於雷龍Brontosaurus、關於活體巨蜥的工匠改造(感謝梅莫·科西門為我提供的所有幫助)以及我的文章我犯過的一些錯誤。我的意思是寫這篇文章的後續文章:你看,我犯過很多錯誤,但我還沒有找到時間。記住:犯錯是正常的,而且只要你的目標是改變你的想法並承認你學到的更多錯誤,那就絕對沒有錯。4 月 27 日是世界貘日,我倉促地在四足動物園報道了它。我喜歡貘。我有沒有提到有一種新的貘?這不是 2015 年唯一以奇蹄目為主題的日子。

2015 年的貘。這些都是巴西貘或低地貘Tapirus terrestris,大部分是在馬韋爾野生動物園拍攝的。左下角的動物生活在切斯特動物園。達倫·奈什攝。

奇異的新型膜翅翼手龍類恐龍奇異翼龍於四月下旬發表,而四足動物園對它的看法被證明是當年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正如我當時所說,關於奇異翼龍的一些最有趣的事情並沒有真正被其他作家或科學家報道。其中之一是膜翅翼掃描翼龍類可能存在是預測的,實際上甚至在 2015 年之前就已發表(在All Your Yesterdays中)。另一個是網上如此流行的“死亡尖叫龍”影像可能沒有準確反映我們對這種動物生活外觀的瞭解。它可能看起來更像一隻蝙蝠翅膀的鸚鵡。

頂部,奇異翼龍正模標本。左下:在奇異翼龍出現之前在印刷品中出現的(至少)兩種預測的膜翅翼掃描翼龍類重建之一。這是安德烈亞·加斯勒的作品,出現在All Your Yesterdays書中。約翰·康威奇異翼龍的非龍式重建。

按照過去幾年的傳統,我和同事們在四月下旬和五月初參加了萊姆裡吉斯化石節。我們向人們介紹了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恐龍和其他野獸。我花時間在海岸邊,拍攝鷚、鶺鴒、鴿子和海鷗,這已成為傳統。我寫了關於鴿子的文章。

2015 年萊姆裡吉斯化石節的複製品頭骨。頂部,來自 NHM 展位的劍龍索菲。左下:再次是那個重爪龍Baryonyx的頭骨複製品。右下:安德魯·科克的Pliosaurus kevani頭骨模型(此處由理查德·福雷斯特拿著)。達倫·奈什攝。

五月份,幾個技術專案取得了重大進展:關於以蜥腳類為主題的手稿、一個有點重要的翼手龍類手稿,以及另一個涉及重新解釋羅馬尼亞手盜龍類Balaur的手稿。我確信我會再次提到,2015 年是我迄今為止經歷過的最令人沮喪的年份之一,因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技術論文在漫長而乏味的出版過程中進入了非常高階的階段,但由於某種原因停滯或脫軌。在剛剛列出的專案中,到目前為止只有一項完成了。這就是科學出版的本質,但這永遠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容易,尤其是當您必須投入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空閒時間——或者不得不從有償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完成工作時。

小蹄蝠Rhinolophus hipposideros在洞穴棲息地。這種蝙蝠在英國處於其分佈範圍的邊緣,僅在威爾士以及英格蘭西部和西南部出現。達倫·奈什攝。

五月份在北威爾士住宿期間,我(和我的家人)參觀了切斯特動物園和威爾士山地動物園。在這兩個優秀的動物園裡,我確實看到了很多動物,其中一些您可以在這裡看到。在洞穴探險時,我(和我的兒子威爾)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小蹄蝠群。在英國,打擾蝙蝠棲息地是刑事犯罪,但這當然只有在人們首先知道那裡有蝙蝠群的情況下才算數。請放心,我們的行為方式得當。

切斯特動物園的場景。從左上順時針方向:美洲黑禿鷲Coragyps atratus和安第斯神鷲Vultur gryphus,眼鏡熊Tremarctos ornatus,相互梳理羽毛的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維薩揚疣豬Sus cebifrons。達倫·奈什攝。

一部名為侏羅紀世界的小電影

六月份,四足動物園以一篇關於烏龜的文章開始。啊,烏龜。我真的需要寫更多關於它們的部落格。對不起,烏龜。Witton & Naish (2015) 論文的最終校樣已處理完畢——另一篇翼手龍類論文……(數字預印本自 2013 年以來就已存在)。

當然,六月份也是一部名為侏羅紀世界的電影上映的月份。像其他所有研究中生代恐龍的人一樣,記者們向我徵求意見(我為 CNN 寫了一篇評論文章)。我一點也不看好侏羅紀世界。這是一部愚蠢的電影,故事情節懶散,它會嘲笑你是否對侏羅紀公園有任何喜愛,並且它故意給我們醜陋的怪物,因為現代觀眾顯然只喜歡看起來像 1950 年代皮膚鬆弛的返祖現象的恐龍。我同意將“Indominus”比作冰河世紀 3:恐龍的黎明中的魯迪的那個人。

一些#BuildABetterFakeTheropod獸腳亞目恐龍。右上圖由傑克·梅耶·伍德繪製。下圖由布萊恩·恩繪製。

五月份,我已經接受了星期日泰晤士報鏡報和英國其他各種報紙的採訪,我主要感嘆的是,侏羅紀世界本可以更好地創新地描繪中生代動物。但是,沒有。堅持安全的東西。懦夫。同樣的觀點透過布萊恩·恩的“建造更好的假獸腳亞目恐龍”專案反映出來,六月份在四足動物園中提到

這就是我們現在結束的地方。更多想法即將到來。

有關之前的四足動物園生日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Dyke, G. J., Vremir, M., Brusatte, S., Bever, G., Buffetaut, E., Chapman, S., Csiki-Sava, Z., Kellner, A. W. A., Martin, E., Naish, D., Norell, M., Ősi, A., Pinheiro, F. L., Prondvai, E., Rabi, M., Rodrigues, T., Steel, L., Tong, H., Vila Nova, B. C. & Witton, M. 2014. Thalassodromeus sebesensis – a new name for an old turtle. Comment on “Thalassodromeus sebesensis, an out of place and out of time Gondwanan tapejarid pterosaur”, Grellet-Tinner and Codrea. GondwanaResearch 27, 1680-1682.

Grigg, G. & Kirshner, D. 2015.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Crocodylians. 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 and CSIRO Publications.

Rhodin, A. G. J., Kaiser, H., van Dijk, P. P., Wüster, W., O’Shea, M., Archer, M., Auliya, M., Boitani, L., Bour, R., Clausnitzer, V., Contreras-MacBeath, T., Crother, B. I., Daza, J. M., Driscoll, C. A., Flores-Villela, O., Frazier, J., Fritz, U., Gardner, A., Gascon, C., Georges, A., Glaw, F., Grazziotin, F. G., Groves, C. P., Haszprunar, G., Havaš, P., Hero, J. M., Hoffmann, M., Hoogmoed, M. S., Horne, B. D., Iverson, J. B., Jäch, M., Jenkins, C. L., Jenkins, R. K. B., Kiester, A. R., Keogh, J. S., Lacher Jr., T. E., Lovich, J. E., Luiselli, L., Mahler, D. L., Mallon, D., Mast, R., Mcdiarmid, R. W., Measey, J., Mittermeier, R. A., Molur, S., Mossbrugger, V., Murphy, R., Naish, D., Niekisch, M., Ota, J., Parham, J. F., Parr, M. J., Pilcher, N. J., Pine, R. H., Rylands, A. B., Sanderson, J. G., Savage, J., Schleip, W., Scrocchi, G. J., Shaffer, H. B., Smith, E. N., Sprackland, R., Stuart, S. N., Vetter, H., Vitt, L. J., Waller, T., Webb, G., Wilson, E. O., Zaher, H. & Thomson, S. 2015. Comment on Spracklandus Hoser, 2009 (Reptilia, Serpentes, ELAPIDAE): request for confirmation of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generic name and for the nomenclatural validation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Case 3601; see BZN 70: 234–237; 71: 30–38, 133–135, 181–182, 252–253). 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72 (1): 65-78.

Vremir, M., Witton, M., Naish, D., Dyke, G., Brusatte, S. L., Norell, M. & Totoianu, R. 2015. A medium-sized robust-necked azhdarchid pterosaur (Pterodactyloidea: Azhdarchidae) from the Maastrichtian of Pui (Haţeg Basin, Transylvania, Roman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827, 1-16.

Witton, M. P. & Naish, D. 2015. Azhdarchid pterosaurs: water-trawling pelican mimics or “terrestrial stalke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0, 651-660.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