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作為 Tet Zoo 的長期讀者,你可能熟悉這樣的觀點:化石動物的藝術描繪——廣義上包含在古生物藝術(palaeoart 或 paleoart)這個集體術語中——經常出現看起來可疑地相似的生物。顏色方案、姿勢、行為片段、背景和特定構圖一遍又一遍地被描繪出來,好像這組特定的特徵是事實或現實,而實際上我們知道它們是推測性的,實際上是出於藝術家的異想天開和對看起來正確的事物的追求。
來自 PopPalaeo 的場景:中生代哺乳動物形態動物Palaeoxonodon ooliticus的大型 3D 列印下顎,由 Elsa Panciroli 帶到現場(標本由描述者 Roger Close 等人和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提供),背景是參會者,以及我的演講的開場幻燈片(可在此處線上觀看)。圖片來源:Darren Naish
這些重複的主題、細節、構圖和設計被稱為古生物藝術模因,在 2016 年 9 月在倫敦國王學院舉行的古生物學普及活動上,我提出了一個論點,即古生物藝術模因實際上可能告訴我們更多資訊,而不僅僅是藝術家有時會複製他們前輩的努力這一事實。古生物學普及活動(在推特上關注#PopPalaeo)有一個很棒的網站,幾乎所有演講的影片(包括我的)都可以在這裡看到:請點選這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古生物藝術模因可以在古生物藝術中看到,包括技術文獻、半技術文獻和通俗文獻,儘管它們在通俗文獻中最為常見。我應該說,對於你們中少數不知道的人來說,術語模因指的是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片段;它本質上是文化的基因版本。
市面上有許多關於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的書籍。其中一些包括由專業人士創作的藝術作品。另一些則沒有。圖片來源:Darren Naish
讓我們先從我最喜歡的一些古生物藝術模因開始。其中一些對於長期閱讀 Tet Zoo 的讀者來說會很熟悉,並且之前已經在這裡介紹過(見下面的連結)。我應該說,實際上有成百上千種可供選擇;我計劃(在時間和機會允許的情況下)對它們進行適當的編目。
Bernard Robinson 創作的原始怪異長頸鹿狀Barosaurus。圖片來源:Bartram 等人,1975 年
怪異長頸鹿狀Barosaurus模因。我們從所謂的“怪異長頸鹿狀”版本的Barosaurus開始,這是一種晚侏羅世的樑龍科蜥腳類恐龍,已知與它的近親樑龍相似。然而,在 20 世紀末的三十年裡,Barosaurus 一再被描繪成比例短尾,頸部直立、肌肉發達、底部粗壯,上部呈倒 U 形彎曲,並具有腹側縫和褶皺(縫是標記兩個半部結合的組織脊)。這種對Barosaurus的看法最早出現在 1975 年 Bernard Robinson 的(非常好的)插圖中。然後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再次出現。它最年輕的出現(據我所知)來自 1995 年,當時它由 Zdeněk Burian 描繪。
在Witton等人(2014)中使用的怪異長頸鹿狀巴氏龍的合成圖。當時我們未能成功識別出上排中間影像的藝術家,但後來我們找到了,並且發現它首次發表於 1975 年,而不是 1976 年;它應該寫著“Robinson 1975”。圖片來源:Witton 等人,2014 年
我認為,“怪異長頸鹿狀”Barosaurus的延續表明,相關藝術家根本沒有關於這種動物的準確資訊。即使在 1975 年,也已經明確Barosaurus與樑龍相似,因此,如果你認為這些藝術家搞砸了,因為Barosaurus的一般解剖結構和親緣關係不明——不。在 Richard Swan Lull 1919 年關於Barosaurus的專著中,這隻恐龍被反覆與樑龍比較,並被認為比當時已知的其他蜥腳類恐龍更像樑龍(Lull,1919 年)。
Robert Bakker 在 1968 年繪製的Barosaurus。左邊的動物一點也不短尾,而是透視縮短了。恐龍復興的標誌性插圖。圖片來源:Robert Bakker,Discovery
我認為發生的事情是,Robinson 基於一幅大量轉載的早期插圖,引發了一個模因:即 Robert Bakker 在 1968 年繪製的快速行走的Barosaurus對,並在整個 19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眾多通俗、半技術和技術出版物中重新出版。Bakker 的一隻巴氏龍以透視縮短的方式展示,以四分之三的視角展示,這使得它看起來短尾;它還顯示出頸部底部非常粗壯,像桅杆一樣,並帶有腹側縫。因此,Robinson 基於對 Bakker 插圖的誤解繪製了一幅插圖,然後每個人都跟隨了 Robinson。這種複製得到了 Robinson 也繪製的特定樹木的重複出現的支援(這些樹木是 Robinson 新穎的)。
風神翼龍,作為想要吞噬你靈魂的惡魔般的噩夢野獸,一張蒙太奇展示了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影像。圖片來源:Richard Orr、Bob Hersey、Guy Michel
惡魔般的風神翼龍模因。我最喜歡的另一個模因涉及所謂的“惡魔般的風神翼龍”。我們今天知道,風神翼龍是一種鸛嘴、長頸、無齒的翼龍,顯然具有側向壓縮的背側冠。但是 197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許多插圖將其描繪成短頭、有齒的生物,帶有圓形的骨冠。這些插圖通常顯示它是紅色的,或者至少是紅棕色的,給人的整體印象是吸收幼年恐龍靈魂的可怕噩夢生物。
Giovanni Caselli 創造模因的惡魔般的無齒翼龍,右側是來源卷的封面(Halstead,1975 年)。圖片來源:Halstead,1975 年
透過在文獻中追蹤這些影像,我發現最古老的——“原始的”——是 Giovanni Caselli 在 1975 年繪製的插圖(Halstead,1975 年)。那麼,Caselli 從哪裡獲得了這種對風神翼龍的看法?我可以透過通訊確認,他只是憑空捏造的,在最後一刻被要求(除了他正在繪製來自美國的巨型翼龍,據認為與蜥腳類恐龍骨骼有某種生態聯絡之外,沒有任何資訊)為一本通俗書籍繪製這種動物的插圖。其他藝術家使用這幅作品作為參考,一個模因就誕生了。
一些更現代的無齒翼龍翼龍的渲染圖,結合了 Witton 和 Naish 的資料(2008 年,2013 年)。圖片來源:Mark Witton,Witton 和 Naish,2008 年
黑白Phorusrhacos模因。回到恐龍,現在讓我們看看Phorusrhacos的模因,這是一種來自阿根廷中新世的巨型掠食性不會飛的鳥,它一再被描繪成具有引人注目的黑白條紋,並且通常在喙的底部周圍有黃色和紅色的裸露皮膚。這個模因似乎是由 Zdeněk Burian 發起的,他曾在幾個不同的場合以這種方式描繪了Phorusrhacos。Burian 的藝術作品——尤其在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書籍中出現——在技術上令人驚歎,被廣泛諮詢並廣受歡迎。大量後 Burian 的Phorusrhacos描繪都與他所做的一模一樣,並且這個模因幾乎一直持續到現代。
合成圖僅顯示了一些黑白Phorusrhacos插圖。開始的那些是左上角的 Charles Knight 插圖和頂行中間和右側的兩張 Burian 作品。圖片來源:Charles Knight、Zdeněk Burian、Jan Sovak、Ray Harryhausen
這種對Phorusrhacos的看法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錯誤”,但是也沒有特別理由認為它是“正確的”。人們普遍認為,Phorusrhacos及其同類與現存的叫鶴是近親,這一事實要求我們對Phorusrhacos的看法(部分)應基於這些鳥類。那麼,我們可以預測,Phorusrhacos主要呈棕色或灰色,帶有深色的翼尖,羽毛的某個地方有條紋,並且它具有呈扇形排列的帶羽片的尾羽,而不是 Burian 描繪的那種蓬鬆的鴯鶓狀尾巴。重申一下:Burian 的重建作為對這隻鳥的推測性理解是很好的,但沒有理由認為它是一個特別可能的重建。不應該像它是有效的一樣複製它,好像它反映了這種動物的“真實外觀”。
我並不是說Phorusrhacos(及其同類)在羽毛和色調方面必須看起來像現代叫鶴(照片顯示的是Cariama cristata),但這是一種比黑白色、蓬鬆尾巴的模因更可能正確的預設假設。圖片來源:Manfred Werner、TsuiWikimedia (CC-BY-SA-3.0)
像食火雞的Gastornis/Diatryma模因。關於另一種巨型滅絕鳥類,即古近紀的Gastornis或Diatryma,也可以說非常相似的事情。這兩個名稱越來越被認為是同義詞,Gastornis(最早用於歐洲類群)優先於Diatryma(最早用於北美類群)。
Gastornis/Diatryma被重建為具有深色蓬鬆羽毛和像平胸鳥的外觀。其中最古老的是上排中間的影像(來自Matthew 和 Granger,1917 年)。其他的由 John Sibbick(左上角)、Peter Minister(右上角)、Zdeněk Burian(底行左側和中間影像)、Richard Orr(右下角)繪製。圖片來源:John Sibbick、Matthew 和 Granger,1917 年、Peter Minister、Zdeněk Burian、Richard Orr
總之,加斯特鳥/重腿鳥 一直被描繪成類似平胸鳥的樣子,有著深色、蓬亂、類似鶴鴕的羽毛,並且面部裸露。這種觀點最初由威廉·馬修和沃爾特·格蘭傑在1917年提出,他們在論文中包含了一幅描繪外表類似鶴鴕、羽毛蓬亂、頭部裸露的重腿鳥的藝術作品(馬修和格蘭傑 1917);這種對鳥類的看法似乎得到了科克雷爾(1923)的認可,他描述了被認為是重腿鳥羽毛的長而黑色的毛髮狀細絲。 隨後,格哈德·海爾曼借鑑了鶴鴕般的重腿鳥的形象(從而將其轉變為大眾文學),然後被布里安採用;剩下的事情就成了歷史,因為它隨後成為另一種古生物藝術模因,在無數的藝術作品中被描繪出來。
加斯特鳥/重腿鳥 更可能看起來像雞雁類 - 正如這裡復原的那樣 - 而不是平胸鳥 [來自我正在編寫的巨型教科書的重建,請點選這裡]。來自懷俄明州綠河組的一根巨大的羽片似乎與這種說法相符。鳴謝:達倫·奈什
而且,即使在1930年就有人證明那些黑色的細絲是植物碎片後,(韋特莫爾 1930),並且直到很久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加斯特鳥/重腿鳥 幾乎可以肯定屬於雞雁類,該類群包括水禽和雉雞。同樣,加斯特鳥/重腿鳥 擁有獨特的蓬亂羽毛並非不可能,但它更可能擁有雞雁類典型的羽毛型別:即飛羽、尾羽和非蓬亂的身體羽毛。來自綠河組的一根巨大的化石羽毛——很可能屬於加斯特鳥/重腿鳥——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支援。順便說一句,關於西爾維奧鳥也可以說類似的事情。
現在很明顯,這些模因的延續主要反映了抄襲,範圍從直接的剽竊到捕捉前輩作品的一個方面,最常見的是配色方案。然而,這個問題不僅僅如此。
真正鸛面孔的風神翼龍的影像在1977年或1978年就出現在文獻中。這張圖片刊登在《發現》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蘭斯頓 1978)。鳴謝:蘭斯頓 1978
慣性,以及(一些)顧問的問題。古生物藝術模因通常為了解古生物藝術家在任何特定時間被建議或被告知要做什麼提供了關鍵的見解。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表明,與所關注影像的構建和延續相矛盾的資料,要麼在影像建立時就存在,要麼在建立後不久就存在。即使在1975年,樑龍也不應該被描繪成“怪異的長頸鹿”;惡魔般的風神翼龍在1977年或1978年(當時萬恩·蘭斯頓發表了長顎重建圖)之後就顯得多餘了;布里安的黑白駭鳥即使在1956年首次出現時也是一個非常離奇的猜測,而像鶴鴕一樣的加斯特鳥/重腿鳥在1930年後逐漸被推翻。簡而言之,所有模因的持續存在都是因為慣性,而不是因為有好的或任何資料支援它們。
與手頭問題相關的書籍。所有這些書都包含一些非常傑出的——儘管有時非常奇怪——的藝術作品。鳴謝:達倫·奈什
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大多數包含這些影像的產品——即書籍——都經過了技術合格的古生物學家的檢查。也就是說,由那些本應給出“認可”,並在藝術家自己無法獲得資訊時提供資訊的人來檢查。我在這裡要說的是,有償顧問經常辜負了他們本應合作的藝術家,而且實際上這種情況還在持續發生。
是的是的。閉嘴。鳴謝:奈什和巴雷特 2016
是的,我不太願意引起人們注意這是一個骯髒的小秘密,但許多(並非所有)被聘為顧問的科學家實際上並不關心他們參與創作的書籍中的插圖,或者缺乏與描繪已滅絕動物的生活相關的專業知識、知識或經驗。後一種指責並非不公正:我們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專家,而且許多非常優秀和有成就的科學家根本不從事重建過程的科學和藝術,或者對此沒有任何特殊的興趣。儘管如此,這個問題應該被記住並在適當的時候重複:許多顧問沒有完成出版商期望他們做的工作,而且有時他們製作出不準確的作品不一定是古生物藝術家的錯。而且,是的,我知道考慮到最近的某個書的封面,我是在走鋼絲……但這又是一個不同的情況。
古生物藝術和不成文的現狀。 接下來,古生物藝術模因在研究古生物學方面可能比通常認識到的更重要。誠然,像上面討論的那些模因通常由於抄襲而延續下來。但同樣真實的是,古生物藝術影像(通常透過模因延續下來)經常,實際上很常見地,描繪了任何一個時代的流行假設——被接受的現狀——即使該假設沒有被寫出來。古生物藝術影像不僅向公眾展示了流行的假設,而且有時還是這些假設的唯一描繪。
一些基於流行的古生物學文獻看起來“被接受”的想法實際上根本沒有被接受,只是因為藝術作品(通常)是唯一展示它們的場所;它們在技術文獻中很少被討論,甚至根本沒有被討論。例如:巴基鯨看起來像海豹-貘的混合體,龍王鯨有一個骷髏般的面孔,始祖鳥有長長的、有鱗片的指頭。鳴謝:查爾斯·奈特、茲德內克·布里安、約翰·西比克
看看始祖鳥的羽毛是如何被長期描繪的(那些沒有羽毛的、有鱗片的指頭……),看看像異齒龍和水龍獸這樣的干支哺乳動物的皮膚紋理是如何被描繪的,看看像龍王鯨這樣的早期鯨類的面孔是如何被緊緊包裹、沒有嘴唇或廣泛的鼻組織地顯示的,看看滄龍是如何總是被顯示出鋸齒狀褶邊的,諸如此類。這些都是人們思考過的問題,但事實是,科學家基本上沒有充分的理由寫關於它們的文章,如果有的話,就把實際傳達當時社群認為最有可能的東西的任務留給了藝術家。
接下來出現的邏輯問題是,古生物藝術中流行的描繪(再次,透過模因延續)是否會反過來影響科學。古生物藝術對某些動物的描繪是否會讓科學家以某種方式想象這些動物?這實際上是一個可以檢驗的假設,我必須在稍後的時間再來處理這個問題。
準備中的作品,不言自明。鳴謝:達倫·奈什
我目前的想法是,古生物藝術及其中的模因不會影響在職科學家的觀點,但(也許可以預見的是)確實會對非技術觀眾回憶和想象哪些假設是現實的反映產生影響。事實上,早期的結果表明,藝術描繪對這些觀眾的影響遠大於文字,如果這一觀察結果有效,那麼一些技術顧問認為藝術作品不重要且超出其職權範圍的事實就成了一個笑話。
來自威頓等. (2014) 的資訊。鳴謝:威頓等. 2014
藝術的原創性與專業知識相關,這裡有一個證明這一點的圖表。鳴謝:達倫·奈什
關於古生物藝術模因的性質,關於古生物藝術在它告訴我們關於古生物學歷史方面的重要性,關於古生物藝術和科學傳播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關於古生物藝術中的創新者和專家與作為出版業一部分創作藝術的普通人之間的區別,還有很多可以說的。像往常一樣,我提醒大家支援那些製作創新內容、進行原創研究和製作高質量新穎藝術作品的人(威頓等. 2014)。古生物藝術模因本身並不壞,只要它們不涉及直接的剽竊,而且只要藝術家借鑑他人的作品,它們就會持續存在。
這裡提醒一下,推廣古生物學——2016年9月舉辦的研討會,該研究在會上進行了展示——有一個很棒的網站,可以在那裡觀看活動中舉行的講座(包括我的)的影片:請點選這裡。
對於之前與這裡涵蓋或提及的主題相關的四足動物園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巴特拉姆,A. 等. 1975. 史前世界。格里斯伍德和鄧普西,倫敦。
科克雷爾,T. D. A. 1923. 始新世鳥類重腿鳥的假想羽毛。美國博物館新論 62, 1-4。
霍爾斯特德,L. B. 1975. 恐龍的進化和生態學。彼得·洛,倫敦。
蘭斯頓,W. 1978. 偉大的翼龍。發現 2 (3), 20-23。
拉爾,R. S. 1919. 蜥腳類恐龍馬什樑龍。康涅狄格州藝術與科學院回憶錄 6, 1-42。
馬修,W. D. & 格蘭傑,W. 1917. 懷俄明州始新世早期巨鳥Diatryma的骨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報 37, 307-326。
韋特莫爾,A. 1930. 始新世Diatryma的推測羽毛。The Auk 47, 579-580。
威頓,M. P. & 內什,D. 2008. 對無齒翼龍功能形態學和古生態學的重新評估。PLoS ONE 3 (5): e2271。
威頓,M. P. & 內什,D. 2013. 無齒翼龍:水面拖曳的鵜鶘模仿者還是“陸地潛伏者”? 波蘭古生物學報 60, 2015: 651-660。
威頓,M. P.,內什,D. & 康威,J. 2014. 古生物藝術現狀。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17, 第3期; 5E: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