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與玉米鵐

新大陸九枚初級鳴禽不僅僅在新大陸被發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肯定在一些場合抱怨過Tet Zoo這裡非常缺乏以雀形目為主題的文章。對於一個佔現存鳥類多樣性60%以上的類群來說,他們肯定感覺沒有在這裡得到應有的報道。無論如何,這是一篇關於我以前沒有介紹過的一個雀形目類群的短文。請參閱下面連結到之前以雀形目為主題的Tet Zoo文章。

通用的鵐屬鵐(如圖所示,為《大書》——請點選此處)。該類群的典型特徵:尖而粗壯的喙,條紋或其他面部標記,背部和翅膀上有條紋羽毛,胸部和腹部基本沒有圖案,尾巴長。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今天我想談談鵐:具體來說,是“典型的鵐”或舊大陸鵐,即鵐屬。這是一個龐大的類群,包含約40個物種,分佈於歐亞大陸和非洲。我以前寫過關於它們的文章,因為我在2009年曾在利比亞的納富薩山脈看到(並拍攝了,效果很差)家鵐E. striolata複合體的成員(點選此處檢視該文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鵐是類似雀類、喙粗壯的雀形目鳥類,通常背部和翅膀上有條紋羽毛,胸部和腹部沒有圖案;雄性通常比雌性具有更大膽的標記和更鮮豔的顏色。“鵐”這個詞實際上已被用於現在屬於幾個類群的雀形目鳥類。在這裡,我避免使用任何以該名稱命名的新大陸鳥類,只關注舊大陸鵐或鵐科鳥類。如果您想知道,“鵐”這個詞似乎起源於一個意思是“肥胖”或“粗壯”的詞……儘管也有人認為,這個詞的使用源於鳥類,而不是相反(Greenoak 1997)。

雄性黃雀 - 在相當遠的距離拍攝 - 在羅馬尼亞。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無論如何,更引人注目的是東南歐和西亞的黑頭鵐E. melanocephala(它在印度過冬)——它主要是黃色的,有一個突出的黑色頭罩——以及通常顏色鮮豔的黃色黃雀E. citrinella。黃雀與農田、草地和開闊的林地有關,是那些歌曲可以著名地轉錄的鳥類之一;它通常被解釋為“一點點麵包和沒有乳酪”。順便說一句,它名字中的“hammer”部分可能指的是盎格魯-撒克遜語“amore”,意思是黃色,在這種情況下,“yellowhammer”包含一些冗餘(Greenoak 1997)。

在英格蘭伯克郡相當近的距離觀察到的玉米鵐。我不知道是否明顯,但即使在這個範圍內,這隻鳥看起來也相當大(我的意思是,對於一隻小型雀形目鳥類而言)。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同一只鳥的特寫鏡頭。哦,解析度不是很好。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我想談論的另一個物種是玉米鵐E. calandra,一種異常大的(16-19釐米長)鵐,分佈於歐洲(極北部除外)、非洲北部和西亞的部分地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它的數量顯著下降,這似乎主要是由於穀物種植的變化,主要是大麥使用量的下降。它的叫聲通常被比作一串叮噹作響的鑰匙。玉米鵐的喙相對於其他鵐來說比例巨大(它的整個頭部也是如此),而且它也很不尋常,因為雌雄羽毛相似,外部差異僅在於體型。事實上,玉米鵐相對於大多數其他鵐來說是如此不尋常,以至於我認為它可能需要自己的屬——Miliaria——的想法一直很合理,即使直到最近的傳統還是將其歸入鵐屬。但是,唉,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發現玉米鵐巢狀在鵐屬內:要麼與黃雀和赭紅鵐E. cirlus屬於同一進化枝(Grapputo. 2001),要麼與東亞栗耳鵐E. fucata接近(Alström. 2008)。

雀形亞目(雀形目中最年輕的主要進化枝之一)的高度簡化系統發育樹,以顯示雀總科的相對位置,雀總科包含鵐和其他新大陸九枚初級鳴禽。此處顯示的樹主要基於Selvatti. (2015)。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舊大陸鵐在雀形目家族樹中的位置在哪裡?它們是雀總科鳥類,特別是新大陸九枚初級鳴禽組合的一部分,這是一個龐大的類群,包括森鶯科、擬鸝科和唐納雀科以及各種其他類似雀類和鶯類的鳥類(例如,Selvatti. 2015)。在這個進化枝中,鵐科似乎是包含森鶯科、擬鸝科及其最近親屬的進化枝的姊妹群。多年來,我一直想寫關於新大陸九枚初級鳴禽及其組成和多樣性的文章——總有一天我會寫的!我現在要說的是,我驚訝的是,(據我所知)還沒有人使用過該類群的縮寫。好吧,它將是NWNPOs,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稱它們為nawnpos。或者……我們可能不會,因為這是一個糟糕的主意。

有關之前關於雀形目的Tet Zoo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Alström, P., Olsson, U., Lei, F., Wang, H.-t., Gao, W. & Sundberg, P. 2008. 舊大陸鵐科(鳥綱,雀形目)的系統發育和分類。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 47, 960-973。

Grapputo, A., Pilastro, A., Baker, A. J. & Marin, G. 2001. 鵐科和美洲雀科(鵐科)之間系統發育關係的分子證據。鳥類生物學雜誌 32, 95-101。

Greenoak, F. 1997. 英國鳥類:它們的民俗、名稱和文學。克里斯托弗·海爾姆,倫敦。

Selvatti, A. P., Gonzaga, L. P. & Russo, C. A. de M. 2015. 冠雀形目的古近紀起源和新大陸鳴禽的多樣化。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 88, 1-15。

達倫·奈什是一位科學作家、技術編輯和古動物學家(隸屬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他主要研究白堊紀恐龍和翼龍,但對所有四足動物都非常感興趣。他的出版物可以在darrennaish.wordpress.com下載。自2006年以來,他一直在Tetrapod Zoology部落格上撰寫部落格。檢視tetzoo.com上的Tet Zoo播客!

更多作者:達倫·奈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