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秘魯亞馬遜的神秘大型貓科動物頭骨不再神秘

科學專案通常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在過去的幾天裡,我有一篇新論文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 PeerJ 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科學專案通常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在過去的幾天裡,我有一篇新論文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 PeerJ 上。它是與 Manabu Sakamoto、Peter Hocking 和 Gustavo Sanchez 合著的。在其中,我們檢查並(我們認為)解決了之前關於在秘魯亞馬遜獲得的兩個大型貓科動物頭骨的身份難題 (Naish et al. 2014)。

長期閱讀 Tet Zoo 的讀者,如果記憶力特別好,可能會記得 ver 2 文章——早在 2007 年 6 月發表——我在其中提出了最令人困惑的問題:“彼得·霍金的大型貓科動物:你們現在在哪裡?”。如果您還記得那篇文章,或者您對南美哺乳動物學或神秘動物學有相當的瞭解,您就會知道,早在 1996 年,秘魯鳥類學家彼得·霍金宣佈獲得了兩個豹亞科貓科動物的頭骨,他認為這代表了當地人所說的棲息在秘魯帕斯科省森林高地的兩種“神秘”貓科動物 (Hocking 1996)。

霍金——在動物學界最出名可能是因為他名字命名的幾種鳥類——長期以來一直在收集秘魯土著居民關於神秘動物的軼事:這些動物似乎與科學家已知的動物不符,可能代表著未被發現的類群 (Hocking 1992, 1996, Greenwell 1994)。 其中包括所謂的“條紋虎”,一種紅色的、美洲虎大小的貓科動物,身上有白色、不分叉的條紋。它自相矛盾的名字源於“el tigre”這個名稱在南美洲大部分地區都用來稱呼美洲虎 Panthera onca。換句話說,它應該是一種“條紋美洲虎”。 我們選擇使用“秘魯虎”這個名稱來稱呼這種據稱存在的動物。還有第二種,類似美洲虎的大型貓科動物,據說有純黑色的不規則斑點,而不是像美洲虎那樣的玫瑰花結狀斑點。我們用“異常美洲虎”這個術語來稱呼這種動物。 旁邊的插圖由彼得·維舍爾製作——為了配合已故神秘動物學家理查德·格林威爾的文章——展示了秘魯虎和異常美洲虎,以及霍金報告的其他一些秘魯神秘動物 (Greenwell 1994),儘管插圖錯誤地將“秘魯虎”畫成了深色條紋而不是白色條紋。場景中包含的大型黑貓是“亞納美洲獅”,一種可能根本不是貓科動物的動物,而是眼鏡熊 Tremarctos ornatus 的當地名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現在舊聞是,霍金設法獲得了據說是屬於“秘魯虎”和“異常美洲虎”的頭骨。對這些頭骨的解剖結構和比例的初步觀察表明,兩者都與美洲虎的頭骨不同。

考慮到這些動物的可能意義(我們真的在討論可能存在新的活物種或亞種,或者至少是大型貓科動物的地方變種或形態嗎?),實際物理遺骸的發現非常令人興奮。 可惜的是,雖然這些頭骨在幾次場合被描繪和簡要討論過 (Hocking 1996, Bille 1997),但從未出現詳細或適當的分析,因此才有了我 2007 年的 Tet Zoo 文章。 這些標本怎麼了?什麼也沒發生。

制定了一個計劃。結果發現,特內里費島 Neotrópico 基金會的記者兼 Tet Zoo 讀者古斯塔沃·桑切斯認識彼得·霍金,並與他有書信往來。彼得仍然擁有這些頭骨,並將製作石膏複製品並寄往歐洲。合作由此誕生。 古斯於 2009 年 11 月收到了複製品(不幸的是,它們在運輸過程中嚴重損壞,需要修復)。反過來,我非常興奮地在 2010 年 2 月收到了它們。正如您從這裡的照片中看到的,彼得顯然是一位製作驚人逼真的頭骨石膏複製品的大師。

工作可以開始了,我現在引入了 Manabu Sakamoto(當時在布里斯托大學),目的是從頭骨上獲取測量資料,並將這些資料納入 Manabu 為其他專案建立的大型貓科動物頭骨資料集(參見 Sakamoto & Ruta 2012)。Manabu 和我在 2011 年 2 月完成了這項工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 Manabu 和我拿著大型貓科動物頭骨石膏複製品的照片在 2012 年 1 月出現在 Tet Zoo 上。

從兩個頭骨上分別採集了 36 個顱骨測量值和 13 個下頜骨測量值。然後對這些資料進行了線性判別分析 (LDA),這是一種統計技術,它將變數組合為線性組合,用於比較和判別。 生成散點圖以檢視秘魯頭骨的線性判別式與其他貓科動物的線性判別式相比如何。 兩個頭骨都毫無疑問地接近豹 P. pardus 和美洲虎,儘管它們在不同的分析中分別與這兩個物種分開分組,更接近豹,也更接近美洲虎。 然而,迄今為止最可靠的結果是將它們放在靠近美洲虎雲的地方。 誠然,它們位於美洲虎形態空間的邊緣,並且對下頜骨資料集進行分析的結果並不是特別強 (Naish et al. 2014)。

無論如何,這兩個頭骨看起來都像是美洲虎的頭骨:它們具有該物種典型的明顯粗壯的吻部和牙齒,以及寬闊的喙突、鼻骨的凹背表面和上頜骨背外側部分的凹陷彎曲表面 (Naish et al. 2014)。 還應該補充的是,這些頭骨具有 豹屬 的典型特徵,以及 豹屬 進化枝的典型特徵,該進化枝包括除雪豹 P. uncia 之外的所有物種 (Naish et al. 2014)。

結論一定是,這兩個頭骨畢竟是美洲虎的頭骨,在這種情況下,關於這些個體報告的異常皮毛顏色和圖案代表了野生貓科動物中已經廣為人知的遺傳異常。 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異常都有記錄:例如,已知存在帶有條紋或偽條紋的豹子和獵豹,這使得關於條紋“秘魯虎”的報告可能指的是對奇怪的、異常的美洲虎的目擊。 另一種可能是,“秘魯虎”的頭骨實際上並不與其據報道最初相關的條紋皮毛屬於一起。由於該皮毛(和任何其他遺骸)已出售給未知的買家,因此我們無法進一步探索這種可能性 (Naish et al. 2014)。 如果您想知道 DNA 檢索... 考慮到原始頭骨是被獵人剝皮然後煮沸的,我們選擇不嘗試 DNA 分析。 當然,我們認識到這仍然是可能做到的。

關於背景故事的題外話

整個專案的計劃是,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篇可以發表的論文。 如果這些頭骨確實代表一個或兩個新類群:那太好了——發表! 但如果這些頭骨可以被鑑定為屬於已知的類群:那也很棒——發表! 而且我們不要忘記,人們對這個具體案例的結果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

正如你們這些發表論文的科學家們所熟知的那樣,做科學的挑戰不僅來自做科學本身,還來自讓你的研究成果得以發表。 為給定的手稿找到一個“家”可能很困難,而且編輯和審稿人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可能難以接受,甚至完全不可能接受。 我們這份手稿遇到的一個具體問題是一些方面不認為它檢驗了一個值得檢驗的假設。 一位編輯拒絕了這份手稿,因為他們說它“缺乏科學依據”,他們的想法顯然是,由於南美洲現存的 豹屬 物種數量沒有積極的爭議,因此該專案是多餘的,不值得發表。 我斷然不同意這種觀點——這裡絕對存在一個值得分析的謎團——因此我最終浪費了數週的時間與編輯爭論並與更高級別的人員通訊。 雖然有關期刊的人員最終改變了主意,並表示他們準備重新考慮這份手稿,但我不得不放棄他們,因為我根本找不到時間滿足他們重新提交的要求。 像這樣的恐怖故事在學術出版界比比皆是。 請記住,我是在“業餘時間”做學術研究,並且沒有報酬。

這就是 PeerJ 的用武之地。PeerJ 是一家最近推出的開放獲取、同行評審的線上期刊,其既定使命是“幫助世界高效地釋出其知識”。 學術過程中真正痛苦的一部分與格式有關。 每次你向期刊提交手稿時,都希望你專門遵守它的格式。 而且,鑑於幾乎每家期刊都有自己的格式(在參考文獻的引用方式、參考文獻的編寫方式、圖表的製作方式等方面),我們中的許多人、大多數人或所有人都在重新格式化期刊文章上浪費了毫無意義、痛苦不堪的時間或幾天的時間(儘管所有技術期刊都有自己的編輯人員並且通常由出版公司擁有!)。[鄰近影像由 Justin Black 提供。]

PeerJ 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沒有自己的格式——它僅僅要求你的手稿在科學上有效、新穎並符合通常的科學協議。 這是一個主要的優點:如果你的手稿之前是按照另一家期刊設計的,則無需進行痛苦的重新格式化。 要在那裡發表文章,你確實需要支付 99 美元的終身會員費。 在不深入探討我的學術財務狀況的細節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說,我非常感謝我的優秀朋友 SV-POW! 的 Mike P. Taylor 和 Matt Wedel 為我支付了訂閱費作為生日禮物。

無論如何,這份手稿最終發表在 PeerJ 上。 因此,我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研究並將論文發表。 這不算太好,但考慮到所有因素,也不算太糟糕。 我對在 PeerJ 上發表文章的整個體驗感到非常滿意,並且肯定會再次在那裡提交作品。 我應該補充一點,我真的希望這項研究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上,因為我認為重要的是讓秘魯的利益相關方可以獲得它,而不是被鎖在訂閱付費牆後面。

我認為我們現在可以自信地說,這兩個頭骨畢竟是美洲虎的頭骨。 這是否解決了“秘魯虎”和“異常美洲虎”的整個謎團? 這個問題更難回答,而且像往常一樣,我們需要等待良好的補充資料才能繼續深入研究。 最後,我想說,還有其他“神秘貓科動物”證據可以進行同行評審的技術文獻分析……

有關貓科動物和其他食肉動物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請參見……

參考文獻 - -

Bille, M. 1997. News and comment. Exotic Zoology 4 (2), 4.

Greenwell, J. R. 1994. Mean mammals of the mountains. BBC Wildlife 12 (6), 33.

Hocking, P. J. 1992. Large Peruvian mammals unknown to zoology. Cryptozoology 11, 38-50.

- . 1996.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unknown Peruvian mammals. Cryptozoology 12, 50-57.

Naish, D., Sakamoto, M., Hocking, P. & Sanchez, G. 2014. ‘Mystery big cats’ in the Peruvian Amazon: morphometrics solve a cryptozoological mystery. PeerJ 2:e291; DOI 10.7717/peerj.291

Sakamoto, M. & Ruta, M. 2012.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the evolution of cat skulls: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PLoS ONE 7:e3975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39752

Darren Naish 是一位科學作家、技術編輯和古動物學家(隸屬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他主要研究白堊紀恐龍和翼龍,但對所有四足動物都非常感興趣。 他的出版物可以在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上下載。 自 2006 年以來,他一直在 Tetrapod Zoology 上撰寫部落格。 檢視 tetzoo.com 上的 Tet Zoo 播客!

更多作者: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