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世界的怪異現象展示了異常之處

我經常拍攝鳥類——這比以前更有可能了,因為我現在有了一臺還不錯的相機(謝謝父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經常拍攝鳥類——這比以前更有可能了,因為我現在有了一臺還不錯的相機(謝謝父母)。最近的幾次遠足中,我成功拍攝了大量的歐洲雀形目鳥類:這激發了我詳細地撰寫關於這些動物的文章……嘿,請繼續關注(這可是名言)。近幾個月來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看到的鳥類中有多少是怪異的。也就是說,它們具有發育異常,身體部位缺失或畸形,或者就其擁有的磨損而言很奇怪。

我們從這只不幸的雄性紅腹灰雀Pyrrhula pyrrhula開始,它因與汽車碰撞而喪生,並由南安普頓自然歷史學會的 Phil Budd 好心轉交給我。 Phil 注意到這隻鳥是獨腿的,並推測它的右腿在某個時候斷了,或者可能從未生長過。當我分開鳥的羽毛時,我驚訝地發現一隻完全成形且完整,但扭曲且變形的腿隱藏在羽毛下。來自身體的相鄰組織和結塊的羽毛部分粘附在腿上。由於爪子沒有過度生長,在我看來,這種情況是最近才在這隻鳥的生命中獲得的,而不是從小就存在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你會注意到,這隻鳥的其他方面狀況良好,並且(據我們所知)儘管功能上是獨腿,但仍然過著正常的成年生活。

順便說一句,這是多年來我獲得的第二隻已故的紅腹灰雀。第一隻(雌性,於 2009 年 3 月送給我)也是(很可能)汽車事故的受害者。奇怪的是,這兩隻鳥都患有乳頭狀瘤病,這是一種由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朱雀屬雀類經常攜帶乳頭瘤病毒(蒼頭燕雀Fringilla coelebs因此而臭名昭著);與一些不幸的個體相比,此處展示的紅腹灰雀僅受到輕微影響。禽乳頭瘤病毒的生物學、多樣性和遺傳學最近已成為主要的科研興趣領域;這是一個龐大而迷人的領域,我現在無法進一步討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在之前的一篇 Tet Zoo 文章中說過,我經常花時間拍攝禿鼻烏鴉Corvus frugilegus。禿鼻烏鴉是一種奇怪的、面部裸露的烏鴉,是歐亞大陸特有的,通常與農田有關,並以其探入土壤中尋找昆蟲幼蟲和其他獵物的習性而聞名(它們在 2013 年 5 月的 Tet Zoo 中進行了詳細介紹:連結如下)。

幾周前在去威爾士的路上,我拍攝了幾隻停在服務區標誌牌上的禿鼻烏鴉。其中一隻鳥——如上圖所示——喙側面有一個獨特的橢圓形缺口,喙尖也略微重疊。在禿鼻烏鴉中經常看到異常磨損的喙尖和邊緣,這大概可以告訴你一些關於鳥類在覓食或進食時如何使用喙的資訊。而且我以前在其他鳥類身上也見過完全相同的情況——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還記得我多年前在 Tet Zoo 上介紹過的已故的大斑啄木鳥Dendrocopos major(或Picoides major),它的喙側面也有一個橢圓形缺口。這些橢圓形缺口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對我來說是個謎——這是否表明鳥類經常將植物莖或樹枝之類的東西從喙的側面拉過?歡迎提出想法。

最後,最近在萊姆裡吉斯參加化石節時,我去海邊的巨石上拍攝了鷚和鶺鴒。這隻巖鷚Anthus petrosus非常配合,我拍了很多它梳理羽毛和覓食的照片。但是當我事後檢視照片時,我注意到它的右腳有些奇怪——具體來說,它幾乎完全缺失了。正如你可以從隨附的影像中看到的那樣,這隻鳥擁有一條完全完整的右腿,一直到腳趾和跗蹠骨之間的關節。此後,幾乎什麼都沒有,除了可能是一兩個腳趾的殘 Stump。然而,它似乎仍然能夠使用其缺少腳趾的腳作為行走柺杖。

畸形、損傷和其他異常在野生動物種群中通常並不常見(例如:根據 Pomeroy (1962) 的說法,雀形目鳥類種群中喙畸形的發生率不到 0.5%,而 Sharp & Neill (1979) 報告說,在單一鳥類物種中,異常的發生率也為類似的 0.6%)。然而,異常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可能在文獻中被過度表示,甚至在我們自己對世界的感知中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傾向於注意到並記錄它們。事實上,人們在記錄一些絕對令人難以置信的例子方面做得很好(見 Fox 1952)。這些可能是由事故、疾病、寄生蟲和汙染引起的,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畸形或殘疾的動物現在比過去更有可能生存下來,因為人類的餵養和/或廢物處理使它們能夠勉強維持生計。

人們已經多次說過,鳥類和其他動物的畸形和其他異常變得越來越普遍,據推測,這是由於汙染、生態系統破壞和氣候變化導致有問題的寄生蟲和其他生物體變得更加普遍(例如,Blus et al. 1998, Johnson et al. 2003, 2004)。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某些動物群體——青蛙是最終的例子——確實受到了這種聯合衝擊的負面影響。但這對鳥類來說是真的嗎?一些鳥類的異常現象已被令人信服地與 DDT 和其他形式的汙染聯絡起來(例如,Sharp & Neill 1979),但我不知道是否已經出現了一致的情況:一些來源說喙畸形變得越來越普遍,但其他來源報告說,與幾十年前的情況相比,喙畸形已經下降。 Craves (1994) 說,“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喙畸形的鳥類的報告越來越少;這是否是由於發生率的真正下降還是缺乏報告興趣尚不清楚”。

關於這個主題,我還有最後一件事要說。許多畸形動物在競爭上不如它們的同類,並且不太可能在生存競爭中表現良好(例如,幾隻畸形的雀形目鳥類被注意到帶有嚴重的蝨子侵擾)。但這並非普遍真理。在某些物種中,已經記錄到具有鐮刀狀喙、交叉喙尖和鉤狀喙尖的“怪異”個體,這些特徵可能(理論上,至少在某些情況下)賦予了競爭優勢。例如,已經記錄到幾隻野生烏鴉具有擴大的、類似猛禽的鉤狀喙。如果時機合適——如果這些烏鴉能夠傳遞它們的怪異基因並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表現良好——這就是進化過程的一部分。而且,請記住,我們始終看到的是“正在進行的進化”。

有關與此處討論的某些問題相關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Blus, L. J., Melancon, M. J., Hoffman, D. J. & Henny, C. J. 1998. 殖民水鳥蛋中的汙染物和華盛頓州破殼燕鷗胚胎中的肝細胞色素 P450 酶水平。《環境汙染與毒理學檔案》35, 492-497。

Craves, J. A. 1994. 喙畸形的雀形目鳥類。《北美鳥類環志者》19 (1), 14-18。

Fox, W. 1952. 鳥類喙異常生長的行為和進化意義。《禿鷹》54, 160-162。

Gochfeld, M. 1972. 禽類異常和科學文獻。《美國鳥類》26, 705。

- . 1975. 紐約長島西部普通燕鷗的發育影響。《奧克》92, 58-65。

Johnson, P. T. J. & Chase, J. M. 2004. 食物網中的寄生蟲:連線兩棲動物畸形和水生富營養化。《生態學快報》7, 521-526。

- ., Lunde, K. B., Zelmer, D. A. & Werner, J. K. 2003. 肢體畸形作為兩棲動物中一種新興的寄生蟲病:來自博物館標本和重新調查資料的證據。《保護生物學》17, 1724-1737。

Pomeroy, D. E. 1962. 喙異常的鳥類。《英國鳥類》55, 49-72

Sharp, M. S. & Neill, R. L. 1979. 冬季黑鳥種群的身體畸形。《禿鷹》81, 427-430。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