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林·克羅夫特的角犰狳和漂流猴

終於,一本關於南美洲地質時期令人驚歎的已滅絕哺乳動物的、內容詳實、全面且插圖精美的著作問世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希望常規讀者來這裡(就像來Tet Zoo一樣)的原因之一是我對奇怪、不為人知的動物的報道(或者說旨在報道,受到各種限制)。在這些奇怪而不為人知的動物中——我們將要談論的是巨型動物,在宏大的事物中,它們並不是那麼不為人知——是南美洲新生代四足動物群的組成部分。南美洲在新生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孤立的,這裡是大型草食性有胎盤哺乳動物、類似有袋動物的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掠食性不會飛的鳥類、多種鱷形動物等等的特殊地方性組合的家園。

為了我正在編寫的教科書,我繪製了相當數量的有爪類動物、滑體獸和其他已滅絕的南美洲哺乳動物:你可以在我的Patreon上看到它們。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如果你想了解這些神奇的動物,應該去哪裡呢?它們都在關於新生代已滅絕動物的幾本書中被順帶提及,而且當然還有大量的技術文獻。但是,當涉及到以適當的深度處理這個主題的、優秀的、大眾化的書籍時,最好的長期以來一直是喬治·辛普森的輝煌的孤立……而且它是在1980年出版的(辛普森,1980)。我的孩子們告訴我,這使得它非常古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克羅夫特(2016)的封面。圖片來源: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

最近幾個月,出現了一本關於同一主題的重要新書(我之前在2016年11月在這裡提到過),它再次是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逝去的生命”系列的一部分。這本書是《角犰狳和漂流猴》,作者是達林·克羅夫特,並由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繪製了精美的插圖。角犰狳厚達304頁,尺寸令人滿意,而且我很高興聽到它的存在。如果還不明顯的話,標題指的是南美洲哺乳動物群的一些選定細節:從該大陸的化石記錄中已知的幾種已滅絕的犰狳都有角,而我們與南美洲相關的猴子只能透過“漂流”到達那裡——也就是說,透過在漂浮植被上進行跨洋旅行到達那裡。

達林·克羅夫特在野外工作,看起來像一個壯觀的地點。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

達林·克羅夫特是研究南美洲已滅絕哺乳動物的知名人士,他出色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後獸類和有爪類動物上(例如,弗林等,2002年,2005年,克羅夫特,2007年,克羅夫特和阿納亞,2006年),他長期以來一直以南美洲新生代化石哺乳動物的擁護者而著稱(克羅夫特,1999年)。那麼,這項工作——最終——是否提供了我們渴望已久的成果呢?當然,痴迷者可能希望這本書更長,內容更多……是的:這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關於已滅絕的南美洲新生代動物的書。它沒有讓人失望,它讓這個主題感到自豪。我再怎麼推薦它也不為過。

大型已滅絕的南美洲哺乳動物的遺骸經常是壯觀和引人注目的。在這張照片中,達林·克羅夫特拿著一種異蹄類動物的巨大的獠牙。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

讓我們先談談這本書的視覺方面。這本書非常漂亮。它是光滑的,設計精良,通篇都是彩色和高解析度的。它充滿了插圖,從圖表和地圖到地點照片、標本照片,當然還有大量的精彩的生命重建圖。這些圖是由冉冉升起的新星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製作的,值得特別評論。畢竟,對已滅絕的南美洲新生代動物的良好重建是(相對)罕見的。此外,一些生物是如此奇怪,以至於我們很難理解它們在生命中可能是什麼樣子,而且有些生物——並非巧合——已經成為教科書中的“古藝術模因”(點選這裡檢視一篇關於該主題的長篇文章),主要是因為藝術家(和科學家一樣)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只是複製了之前的內容。

描述西米諾夫斯基將拉文塔猴Cebupithecia賦予生命的過程的插圖。如果你是一個狂熱的已滅絕哺乳動物愛好者(呃...),你就會認出這個骨架是由傑夫·梅爾德魯姆為他在丹尼爾·吉博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顱後適應》中的1993年章節制作的。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和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

西米諾夫斯基的影像是照片蒙太奇:非常優秀、成功的照片蒙太奇,它們將看起來令人信服的動物很好地融入了環境中。而且,不僅描繪了大足獸箭齒獸刃齒虎(這些主要動物):還有對有爪類動物科爾伯特獸奧特羅尼亞獸普埃利亞獸聖地亞哥獸粗齒獸阿納亞獸半異齒獸查西獸型齒獸三角齒獸小足獸、豪豬施泰羅獸、奇齒類動物準玻眼獸阿基昂、泥龜尼奧拉米亞、大量的樹懶和非常多其他生物的精彩描繪。許多以前沒有重建過。許多生物被展示在做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群雕齒獸合作從美洲虎手中救出一個幼崽,一個懶獸母親和幼崽在它們的產房洞穴中休息,多突齒類克洛尼亞在樹枝間攀爬,試圖逃離即將到來的火山爆發,兔鼠在逃離掠食性狼形獸時發出警報。

在創作這些影像時,西米諾夫斯基和克羅夫特進行了合作,你在這裡看到的影像展示了他們如何使用骨骼的比例和形狀來確保準確性,當然,在皮膚和顏色的細節上存在相當多的外推和推測。

在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樹懶Pronothrotherium的完整骨骼(大約1.2米長)可以用來建立你在這裡看到的半透明的生命復原圖。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和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

當然,有些影像比其他的效果更好:有些動物看起來絕對像真實的、可信的動物,有些則略遜一籌。我一直在努力找出是什麼讓一些影像比其他的“略遜一籌”;可能僅僅是因為有些影像太奇怪了,以至於永遠不會看起來正確(例如:火獸和大型異蹄類動物大異蹄獸)。無論如何,總體來說很棒。哦,而且大足獸並沒有用象鼻來描繪,克羅夫特的隨附文字解釋了這種動物的鼻孔位置和形態根本沒有提示存在象鼻。聽到這個我感到很欣慰;我同意,我在我正在編寫的教科書的相關章節中也說了同樣的事情。

來自智利中新世的著名帶角犰狳佩爾特菲盧斯。這種動物一直是各種有趣錯誤的主題。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和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

關於本書的編排方式,17個章節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大陸的“時間之旅”,每一站都討論一個特定的地點。這些地點從玻利維亞的蒂烏帕帕(著名的下古新世沉積物出產了20多種哺乳動物)到塔裡哈(也在玻利維亞)的更新世地層(在那裡發現了大約60種哺乳動物)。

這種按時間順序的安排意味著我們可以看到大陸的動物群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和聚集。古近紀的小型、模糊的負鼠狀或兔狀的通才被大小與貘、綿羊和狼相似的生物所取代,最終我們擁有了上新世-更新世壯觀、荒謬的巨型動物:大象大小的樹懶、重達小型汽車的犰狳親戚,以及來自北方的貓和馬。

我真的很喜歡書中包含的奇齒類動物的重建:這是來自玻利維亞中中新世的,大小像狼獾的阿基昂。這些雜食性或掠食性後獸類動物可能看起來像大型、長臉的負鼠。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和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

每個地點的文字都涵蓋了一些動物群的組成、當時的條件和環境、地點本身的性質,以及通常關於在那裡進行的科學工作的歷史。然後,會逐個物種地討論每個地點存在的一些動物,一段文字回顧我們所知道的,以及一個“基本資訊”部分,提供關於大小、推斷的生態、進化關係和詞源的資訊。還包括西米諾夫斯基的生命復原圖和相關化石的影像。

來自玻利維亞中新世的,由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重建的,大小像山貓的異齒獸類有爪類動物半異齒獸。圖片來源:達林·克羅夫特和維利扎爾·西米諾夫斯基

這些主要的文字段落很棒,它們結合了關於進化歷史、生態學、行為學和解剖學的思考,幷包含了許多深刻的見解和有價值且明智的評論。如果我給人的印象是這本書只專注於哺乳動物(考慮到克羅夫特的特殊興趣領域,這是可以理解的),那並非如此:像哺乳動物的條目一樣,書中也包含了一些關於鳥類(安達加爾鳥阿根廷巨鷹)以及一些鱷魚和龜的條目。但絕大部分的重點仍然是哺乳動物,你會在這裡找到你一直在尋找的關於鮮為人知的南蹄目動物、滑距獸、袋劍虎等等的資料。這本書的扉頁獻詞寫著“獻給所有曾經好奇南蹄目動物長什麼樣的人”。我認為自己也屬於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只能說:謝謝你,達林(和維利扎爾),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這張圖文比例真是太棒了 :) 這是從《角甲犰狳》中隨機選擇的頁面。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角甲犰狳與漂流猴》的結尾是一系列附錄,完整列出了書中涵蓋的17個地點已知的哺乳動物,併為每個地點提供了參考文獻。這些都非常有幫助。

我已經多次撰寫關於南美洲新生代化石動物群的文章了——這裡是一些主要的成員——但我仍然打算做更多的事情。圖片來源:達倫·奈什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擁有、精美且學術性強的書,它將吸引技術專家、感興趣的非科學家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人——也就是任何對奇異的滅絕生物感興趣的人。到目前為止,這是研究南美洲已滅絕動物群的最佳、最令人滿意的一本著作,其覆蓋範圍之廣和內容之精良是獨一無二的。我鼓勵你親自擁有一本。

達林·A·克羅夫特。2016。《角甲犰狳與漂流猴:南美洲迷人的化石哺乳動物》。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州,304頁。ISBN 978-0-253-02084-0。亞馬遜購買連結。亞馬遜英國購買連結。

關於南美洲新生代動物群的此前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克羅夫特,D. A. 1999。有胎盤類:南美洲特有的有蹄類動物。載於《古生物學百科全書》,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倫敦),第890-906頁。

克羅夫特,D. A. 2007。玻利維亞南部中中新世(拉文特期)Quebrada Honda動物群及其對南蹄目動物的描述。《古生物學》,50,277-303。

克羅夫特,D. A. & 安娜亞,F. 2006。一種新的中中新世異齒獸(南蹄目:型齒獸)以及異齒獸科的系統發育。《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26,387-399。

弗林,J. J.,克羅夫特,D. A.,查里爾,R.,埃里亞爾,G. & 懷斯,A. R. 2002。來自智利高原的第一個新生代哺乳動物群。《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22,200-206。

弗林,J. J.,克羅夫特,D. A.,查里爾,R.,懷斯,A. R.,埃里亞爾,G. & 加西亞,M. 2005。智利最北部卡拉瓜地區新的中獸科(哺乳綱、南蹄目、型齒獸),地質年代學和構造。《南美洲地球科學雜誌》,19,55-74。

辛普森,G. G. 1980。《輝煌的孤立:南美洲哺乳動物的奇異歷史》。耶魯大學出版社,紐黑文和倫敦。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