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甜蜜的顳齒龍怎麼也愛不夠

我最喜歡的魚龍之一是通常體型較大、古老且長吻的顳齒龍屬 (Temnodontosaurus),如果您記憶力特別好,您會想起這些年來在 Tet Zoo 上這裡那裡提到過它(請參閱下面的連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最喜歡的魚龍之一是通常體型較大、古老且長吻的顳齒龍屬 (Temnodontosaurus),如果您記憶力特別好,您會想起這些年來在 Tet Zoo 上這裡那裡提到過它(請參閱下面的連結)。我們在英格蘭南部這裡有很多顳齒龍屬化石,我對其“屬”(咳咳)感到非常熟悉——我尚未發表任何關於它的文章,但工作正在進行中。以下是一些雜言。

顳齒龍屬是小骨盆魚龍類中最古老的屬之一——小骨盆魚龍類是一個演化支,其成員的共同特徵是骨盆帶顯著縮小,脛骨和腓骨在外形和相對於股骨末端的位置上大致相似,以及其他特徵(Maisch & Matzke 2000)。在小骨盆魚龍類中,系統發育研究通常發現顳齒龍屬接近(但在外部)一個演化支,該演化支包括外形上類似旗魚的細椎龍科以及侏羅紀和白堊紀最常見的小骨盆魚龍類——鮪魚龍類(Maisch & Matzke 2000,McGowan & Motani 2003)。Sander (2000) 使用了新魚龍亞目 (Neoichthyosauria) 這個名稱來指代顳齒龍屬 + 細椎龍科 + 鮪魚龍類演化支。然而,在我們最近發表的伊拉克小骨盆魚龍類馬拉瓦尼亞研究中,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結果:我們發現顳齒龍屬和細椎龍科歸為一組(Fischer. 2013)。正如我上次所說,這是一個“直觀上令人愉悅的發現,考慮到這些通常體型較大、通常吻部特別長、鰭狀肢長的魚龍具有相似的形態”。

描述顳齒龍屬很困難。目前,這個名稱用於指代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的一系列下侏羅紀新魚龍亞目,所有這些都結合了獨特的肱骨(其比例較短,遠端較寬,且軸部收縮)以及長長的身體和尾巴,其中尾彎前存在超過 80 塊椎骨。然而,更能夠將它們聯合起來的特徵尚未發表,我強烈懷疑(以及其他幾位魚龍研究人員的懷疑)它們被歸為一組是因為它們大約處於相同的“等級”,而不是因為它們共享衍生特徵。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般來說,顳齒龍屬標本體型較大,通常超過 6 米,有時超過 12 米。它們的眼眶比細椎龍科和大多數鮪魚龍類的眼眶比例小,但仍然非常巨大,在某些情況下寬度超過驚人的 26 釐米。顳齒龍顱骨和牙齒形狀的顯著變異表明該類群記憶體在多樣化的攝食適應性。在寬頭顳齒龍 (Temnodontosaurus eurycephalus) 中存在短吻、類似虎鯨的顱骨形狀,在尖吻顳齒龍 (T. acutirostris) 中存在顯著拉長、尖銳的吻突,在阿澤格顳齒龍 (T. azerguensis) 中存在顯著纖細、可能無齒的吻部,例如。這種變異與該類群需要進行分類修訂的觀點是一致的:已命名的類群可能根本不是近親。

寬頭顳齒龍 (T. eurycephalus) 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魚龍之一。僅在萊姆裡吉斯發現了一個顱骨,已知在一個較小的魚龍的基蝶骨之間夾著它的牙齒!(寬頭顳齒龍 (T. eurycephalus) 真的是在吃另一條魚龍時死去的嗎?這些遺骸是在死亡時嘔吐出來的嗎?還是這種關聯只是巧合?)。一個有趣的歷史片段是,這個標本(其長度超過 1 米)最初被歸為短鼻鮪魚龍 (Ichthyosaurus breviceps),這是一種普遍認為體型矮小的魚龍,很少超過 2 米的總長度。

今年晚些時候會有更多關於魚龍的文章。有關之前 Tet Zoo 上關於魚龍的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Clark, R. 1989. 查茅斯魚龍。多塞特郡巨人。布里斯托爾市博物館和美術館,布里斯托爾。

Fischer, V., Appleby, R. M., Naish, D., Liston, J., Riding, J. B., Brindley, S. & Godefroit, P. 2013. 來自伊拉克的基礎鮪魚龍揭示了白堊紀魚龍的不同系統發育起源。生物學快報 9, 20130021 http://dx.doi.org/10.1098/rsbl.2013.0021

Hungerbühler, A. & Sachs, S. 1996. 來自比勒費爾德普林斯巴赫期的巨大魚龍。Ber. Naturwiss. Verein Bielifeld u. Umgegend 37, 15-52.

Maisch, M. W. & Matzke, A. T. 2000. 魚龍類。斯圖加特自然科學貢獻系列 B(地質學和古生物學) 298, 1-159.

McGowan, C. & Motani, R. 2003. 古herpetology 手冊第 8 部分魚鰭龍類。Verlag Dr. Friedrich Pfeil,慕尼黑。

Sander, P. M. 2000. 魚龍類:它們的多樣性、分佈和系統發育。古生物學雜誌 74, 1-35.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