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甘蔗工人死亡之謎

奧爾特加司令,為何沉默? 這句改寫自西班牙著名日報《國家報》的頭條新聞,引出了該報一篇關於尼加拉瓜在應對一種原因不明的腎病流行病所造成的死亡和殘疾方面所面臨困境的報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奧爾特加司令,為何沉默?”

這句改寫自西班牙著名日報《國家報》的頭條新聞,引出了該報一篇報道,內容是關於尼加拉瓜在應對一種原因不明的腎病流行病所造成的死亡和殘疾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據估計,在過去20年中,中美洲和墨西哥至少有2萬名男性因腎功能衰竭而過早死亡,其中許多受害者是在太平洋低地令人窒息的高溫中勞作的甘蔗工人。

《國家報》的頭條新聞向桑地諾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發起了挑戰,這位總統是“全世界窮人萬歲”等民粹主義口號的傳播者,要求他在解決危機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關於所謂的“中美洲腎病”的緊張局勢在1月18日達到頂峰,當時一群患有腎病的甘蔗工人前僱員在尼加拉瓜糖業有限公司位於西北部奇奇加爾帕鎮的工廠大門前舉行了抗議活動。在某個時刻,警察開火,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其中一人是少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三名開槍的警察受到刑事指控,政府也確實派遣了一位部長來回應該團體的要求。但是,將這些人推上街頭的流行病仍然存在,不僅在尼加拉瓜,而且在沿著太平洋海岸線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南部的甘蔗收割者,有時還有其他體力勞動者中也持續存在。受影響的工人在一個缺乏透析或移植專案的地區,經常死於終末期腎病。

關於中美洲腎病的最在科學文獻中出現記錄之一是在2002年,當時一篇論文指出,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羅薩萊斯醫院近70%的患者患有晚期腎病,但沒有通常先於該疾病發生的高血壓或糖尿病。

在過去20年中,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的所有慢性腎病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中死亡42人,男性是女性的三倍。另一項統計資料也表明存在一些問題——要麼是工作條件,要麼是化學物質暴露。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的慢性腎病死亡率是另一個產糖國古巴的17倍。這種疾病的影響可能會摧毀整個社群。尼加拉瓜的拉伊斯拉是許多糖工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寡婦島”——因為男性的葬禮非常普遍。

甘蔗田殘酷高溫造成的脫水是主要的懷疑因素——請看上面的照片。丹佛科羅拉多大學的理查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及其同事一直在研究以下假設:甘蔗工人的脫水會導致腎臟細小管內的酶被啟用,從而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然後,果糖會被另一種酶——果糖激酶代謝,產生氧化劑,引起炎症和疤痕,這可能是該疾病的基礎。新增糖的軟飲料以及芒果或菠蘿汁可能會增加果糖水平和隨之而來的炎症,導致約翰遜所描述的“區域性浩劫”。(約翰遜已從法國食品公司達能集團獲得資助,用於一項尚未發表的研究,以評估補水對尼加拉瓜甘蔗工人的影響。)

其他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或許會加劇脫水的影響。可能的因素包括重金屬、農用化學品、過度使用消炎藥和受汙染的酒精。關於最可能的罪魁禍首,尚未達成共識。即使是脫水理論也值得懷疑,因為汗水和口渴是田間工作的常態。“根據我的經驗,當人們說這是多因素造成的時,這意味著人們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貝勒大學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彼得·傑伊·霍特茲(Peter Jay Hotez)說。“大多數事情都不是多因素造成的。” 霍特茲認為,這種疾病可能是由鉤端螺旋體病(一種細菌感染)、漢坦病毒或另一種傳染病引起的。

評估工人腎功能的預防措施是一種選擇。“症狀前診斷實際上並不那麼困難,”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副教授丹尼爾·布魯克斯(Daniel Brooks)說,該學院已受委託研究這種流行病。“血清肌酐血液測試是一種非常好的篩查措施,該地區的許多公司都在使用它。” (布魯克斯的部分研究資金來自一個慢性腎病研究基金,該基金部分由國家糖生產商委員會資助。)

為了拼命掙到每天 5 美元的工資,無法透過測試的工人通常會想方設法與分包商合作進入田地。人們認識到,許多工人會想盡一切辦法透過砍甘蔗來賺錢,這引起了人們對田間狀況的關注。“沒有比甘蔗更辛苦的工作了,”尼加拉瓜非政府組織拉伊斯拉基金會主席傑森·格拉澤(Jason Glaser)說。“低地的天氣非常炎熱,這些人在 95 到 105 華氏度的炎熱天氣中每天工作長達 12 小時。” 拉伊斯拉基金會參與研究和倡導改善條件——例如在陰涼處更頻繁地喝水休息。

這種流行病現在正引起國際關注。自 2005 年以來已舉辦了三次研討會,並且新的科學論文定期發表。中美洲和墨西哥腎病流行病聯盟在 2012 年上次研討會後成立,旨在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另一個非政府組織Solidaridad與拉伊斯拉基金會合作,於 2 月份獲得了一筆 300 萬歐元的贈款,用於致力於根除該疾病,這筆資金來自一項為慈善事業籌集資金的荷蘭彩票。

不明原因的腎臟疾病並非新鮮事。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巴爾幹地方性腎病困擾著多瑙河沿岸國家的流行病學家,直到人們發現有毒的馬兜鈴酸汙染了小麥粉。最近,在斯里蘭卡發現了不明原因的慢性腎病病例,這使得一群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社論中指出,該疾病“可能是一個迄今為止尚未被認識到的全球性問題,儘管尚不清楚在世界其他地區觀察到的……流行病是否與中美洲的疾病相同,或者是否由相同的因素引起。” 流行病學家和腎臟病學家未來幾年將要花大量時間在一起研究。

鳴謝

Piet den Blanken 和拉伊斯拉基金會(照片)。

Tierra Unida Films 和拉伊斯拉基金會(影片)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眾科學,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眾科學'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