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克里斯托夫·科赫,大眾科學MIND的專欄作家,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艾倫腦科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官,對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關於意識與機器即將融合以及半機械人統治的推測,做出了我見過的最佳評價。
這通常是應該限制在推特上的內容,但科赫的文字,來自他對庫茲韋爾新書《如何創造心靈》在2月15日科學雜誌上的評論,簡直無法用140個字元的字母數字限制來表達。
科赫一開始表示尊敬,指出庫茲韋爾開發並將光學字元識別、先進的音樂合成器和語音識別商業化。但隨後評論轉向了書中對神經科學的描述。內容如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庫茲韋爾的說法,新大腦很聰明,學習靈活,並控制舊大腦與食物、性慾和攻擊性相關的原始衝動。他對神經解剖學的理解,與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在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前夕,闡述他關於歐洲分為新舊兩部分的觀點時,他對國際政治的理解一樣膚淺。
精彩繼續
庫茲韋爾的神經科學知識根本不足以勝任這項任務……他將紋狀體誤認為皮層,將頂端樹突誤認為軸突,掩蓋了基底神經節的認知貢獻……
計算能力和大腦資料的指數級增長——庫茲韋爾假設的所謂意識-機器融合的促成因素——是對神經科學在 eliciting 對大腦功能的基本理解的目標中所處位置的深刻誤解的準確描述。 nbsp;
的確,資料的洪流產生了進步的錯覺。雖然關於大腦的資料呈指數級增長,但我們的理解卻呈亞線性增長。未來諾貝爾獎得主大衛·休伯爾和托爾斯滕·維厄瑟爾在1962年一篇著名的出版物中提出的關於皮層迴路的基本問題,在50年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功能性人類腦成像尚未影響到標準醫療實踐(即將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甚至沒有提及任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診斷標準)。
結尾
大腦不是由數十億個相同的樂高積木組裝而成,而是由數百種不同的神經細胞型別組成。每種細胞型別都有其獨特的形態、訊號傳導和活性基因。它們透過我們只能模糊辨認的複雜佈線規則相互連線。套用溫斯頓·丘吉爾的話說,神經科學(也許)正處於理解我們的大腦和意識的探索的開始的結束。
一百四十個字母和數字有時就是不夠用。
圖片來源: Romanp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