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管制:在澳大利亞尋找值得相信的變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貝拉克·奧巴馬在週日晚上談到在紐敦遇難的孩子們可能來自美國任何一個小鎮。

他的話引起了共鳴。我的兩個孩子——本傑明和瑪德琳——的名字都出現在遇難兒童的名單中。“瑪德琳”,拼寫方式與我女兒的名字相同,而不是馬德琳或馬德琳。當然,本傑明和瑪德琳可能榮登美國最受歡迎名字榜的最新版本,但他們的出現也喚起了一種共同的經歷,無論是在紐敦還是紐約。這正是奧巴馬的意思。

在桑迪胡克小學禮堂向聚集在那裡的人們發表講話可能不是詳細說明新政策細節的恰當時機。但每個人都期望更多,政府已經開始暗示即將發生的事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許多正在尋找某種方法來打破美國在槍支所有權限制問題上的長期僵局的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州和聯邦政府在 1996 年,也就是塔斯馬尼亞州亞瑟港一名槍手射殺 35 人並重傷 18 人僅僅 12 天后,同意實施嚴格的槍支管制法律。

該立法禁止半自動和泵動式步槍和霰彈槍,這些槍支從平民所有者手中購回,從澳大利亞 1200 萬成年人口中移除了超過 60 萬支槍支。在 1996 年《國家槍支協議》之前的 18 年裡,發生了 13 起槍支大屠殺(殺害四人或以上),之後再也沒有發生過。該法律還大幅減少了使用槍支的兇殺案和自殺案。

正如在美國會發生的那樣,槍支倡導團體紛紛介入,解釋為什麼從民眾手中移除槍支無助於減少犯罪。一種策略試圖為這種論點披上科學的外衣。澳大利亞槍支遊說團體的成員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雖然與槍支相關的自殺事件從 1979 年到 2004 年有所下降,但該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對槍支死亡人數沒有影響,只是始於 15 年多前的下降趨勢的一部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衛生政策教授、《私人槍支,公共衛生》的作者大衛·海門威寫了一篇 2009 年的文章,題為《如何一無所獲》,發表在《公共衛生政策雜誌》上,記錄了為什麼這種分析僅僅是統計上的花招。

《英國犯罪學雜誌》上的槍支遊說團體作者選擇了 1979 年作為時間序列的開始年份——與槍支相關的兇殺案和自殺率在 1970 年代後期達到頂峰。他們選擇忽略追溯到 1915 年的額外資料,這些資料本可以表明該法律實現了其政策目標,即在與槍支相關的死亡人數方面取得了實質性下降。

海門威和其他批評者還關注了分析的另一個方面。槍支遊說團體作者將法律通過後發生的事情與假設的如果法律沒有透過會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比較——正如任何時間序列的編纂者都會做的那樣。但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假設,即從 1979 年開始的下降趨勢線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並且到 2010 年實際上將變為負數。一位批評家稱之為“復活問題”,這意味著死亡率將為負數——開玩笑地說,那些被槍支暴力殺死的人將從死裡復生。這是一個新有線電視連續劇的好概念,但作為社會科學卻不太好。

即使澳大利亞政府跟蹤的實際死亡率在法律通過後降至零,反事實預測(如果法律不存在會發生什麼)也會更低,並且透過這種似是而非的分析,該法律可能被認為是無效的。當然,統計學家試圖避免成為荒誕劇劇作家。他們使用的一種技術是對死亡率取對數,以使資料保持在零線以上,從而消除任何透過鏡子看世界的前景。但槍支遊說團體作者選擇不應用這種標準方法。正如海門威指出的那樣,“在統計學中,就像在生活中一樣,總是可能找不到人們本應尋找的東西,或者換句話說,一無所獲。”

為什麼所有這些在紐敦槍擊事件發生後如此重要?因為全國步槍協會無疑運營著相當於澳大利亞體育射擊協會國家研究和政策部門的機構,海門威批評的研究的作者之一曾在該部門工作。

美國在應對其槍支問題方面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障礙,因此這裡的統計扭曲和轉彎可能比澳大利亞更為嚴重。悉尼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西蒙·查普曼在 2011 年《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封信中指出,美國的人口是澳大利亞的 14.4 倍,但在 2008 年,美國的槍支死亡人數是澳大利亞的 141 倍,與槍支相關的兇殺率是澳大利亞的 238 倍。海門威承認,美國實際上也嘗試過回購槍支,但規模一直太小,無法產生太大影響。此外,槍支只是自願上繳,並且很容易找到替代武器。

《石板》雜誌上關於澳大利亞經驗的一篇文章引用了前總理約翰·霍華德在一篇專欄文章中令人不安的引言,約翰·霍華德是國家槍支協議頒佈時在任的政治保守派。在今年早些時候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電影院槍擊事件發生後,霍華德寫道

美國的槍支文化根深蒂固,數百萬守法的美國人真正相信擁有槍支更安全,其令人不寒而慄的邏輯是,由於槍支流通如此之多,因此需要自己的武器進行自衛。換句話說,情況已經糟糕到無法回頭了。

幾縷希望可能正在穿透這種“除非從我冰冷的屍體上踏過去”的頑固不化。2011 年,州議會提出了 18 項“校園槍支”法案,最糟糕的情況下,這些法律將允許將格洛克手槍塞進書包,與 Macbook Air 和《經濟學導論》放在一起。“布雷迪防止槍支暴力運動”強調,在學術界允許攜帶槍支會助長暴力,並會抑制學術自由(當同學攜帶槍支時,關於氣候變化或智慧設計的辯論變得困難)。校園槍支也可能破壞學術標準(“當然,如果你把那東西收起來,我會提高你的成績。”)。所有這一切的積極方面都與包括俄克拉荷馬州、田納西州和德克薩斯州在內的 16 個州決定不透過 2011 年提交州議會的校園槍支措施有關。(猶他州、密西西比州、威斯康星州、俄勒岡州和科羅拉多州這五個州現在明確允許攜帶槍支。在其他 23 個州,是否允許在常春藤盟校攜帶槍支由每個學術機構決定。其他州已經禁止在校園內攜帶隱蔽武器。)

隨著奧巴馬政府和國會在未來幾周內提出立法提案,關於槍支所有者應該和不應該被允許什麼的談判將是艱難而漫長的,並且不可避免地會與美國最高法院最近擴大槍支所有者權利的裁決糾纏在一起。

在紐敦、布萊克斯堡和一長串其他大規模悲劇現場之後,奧巴馬和國會可以做任何事情來防止槍支進入校園和學校操場,這將是對任何改革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要求的歡迎補充,以禁止攻擊性武器、擴大背景調查等等。由於這個國家仍然盛行的民兵心態,所有這一切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約翰·霍華德關於美國無法結束其對熱兵器的迷戀的說法是否會被證明是錯誤的,仍然是一個深刻的不確定性。

來源米凱爾·埃傑德米爾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眾科學,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眾科學'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