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去年,布朗大學和哈佛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名為“腦門”(Braingate)的研究,其中一名癱瘓婦女用機械手臂拿起一杯咖啡,並透過吸管從中飲用,這一動作由來自她運動皮層的電訊號控制。
在過去十年中,腦控介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這項技術開始接近功能齊全的手臂或手的自然運動之前,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一項旨在複製全方位運動——以及從思想行動的認知鏈——的研究合作已經開始,參與機構包括加州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南加州大學和蘭喬洛斯阿米戈斯國家康復中心。這些機構正在招募一些志願者,以安裝價值 50 萬美元的機械肢體。
目前的專案——由 DARPA 資助的“革命性義肢”計劃的一部分——旨在使機械肢體更像真實的肢體。電極將被植入後頂葉皮層——一組電極控制手的抓握,另一組控制伸展運動。這些植入物與 Braingate 中的植入物不同,Braingate 將電極放置在運動皮層中,訊號從運動皮層直接傳遞到脊髓,然後再到肢體。後頂葉皮層是更高級別認知的中心,抓握或伸展的初始意圖就起源於此。植入大腦後部的這個區域將允許動作的目標直接傳達給機械肢體,從而減少控制其運動所需的神經訊號數量。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還在研究一項技術,該技術將透過從肢體本身到體感皮層的感覺反饋來補充該系統,提供模擬觸覺的反饋,這是使機械手進行精細調整以實現正確定位和運動的必要條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所有關於頂葉皮層訊號傳導的基礎研究都在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將透過使用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機械臂來實現,這是一種在應用物理實驗室開發的 22 自由度肢體——自由度是工程師的術語,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可以使用工具、開啟晾衣夾、做出和平手勢或玩石頭、剪刀、布。“該肢體可以拿起晾衣夾並將它們放在杆子上,”領導加州理工學院該專案的神經科學家理查德·安德森說。“它幾乎可以做人類可以做的一切。”
圖片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