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一些社群,文化風向已經轉向反對疫苗接種,在這些社群聽到像麻疹這樣的老式疾病爆發的訊息變得越來越普遍。一些出於好意的父母,他們避免高度加工的食品和含有 BPA 的塑膠製品,在他們自然的育兒目標上走得有點過頭,拒絕為孩子接種疫苗。這是名人和一些困惑的人制造了對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懷疑的結果。
我瞭解疫苗是如何工作的,我非常認同疫苗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發展的觀點。但我認為我理解反對疫苗接種的父母的想法。我本人不是父母,但我認為看到醫生給你的孩子注射東西是令人恐懼的。因此,如果有人在你腦海中種下懷疑的種子,認為這些針頭不是必要的,我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傾向於接受這種觀點。我也理解,由於天性,我們智人在為不立即顯現的危險做計劃方面很糟糕。由於疫苗在消除整個人群中以前那些惱人的感染方面非常有效,人們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得出了一個值得懷疑的結論,即我們不再需要它們了。哎。
所以現在我們有了這種越來越普遍的不給孩子接種疫苗的文化習俗。我們如何扭轉這種局面?我們用文化對抗文化。這就是我們可以從同性戀權利運動以及我們最近在這方面取得的進展中學到的地方,尤其是在同性婚姻問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還記得當許多人將他們的個人資料圖片更改為等號,從而表達他們對這項事業的支援嗎?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姿態,但最終對事業本身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後來我讀了 Melanie Tannenbaum 題為“更改您的 Facebook 個人資料圖片對婚姻平等有任何作用嗎?”的文章。她解釋說,實際上,答案是肯定的。
從那時起,我一直在想疫苗倡導者是否可以做類似的事情。畢竟,如果人們覺得因為“大家都這樣做”而放棄疫苗接種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如果他們看到在他們的同齡人中,共識是疫苗是重要且必要的,他們會改變主意嗎?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在試圖決定什麼簡單的影像最能概括這一點,就像等號代表同性婚姻一樣。絕對不是針頭。正如 Glendon Mellow 在 支援疫苗的溝通:你做錯了 中已經解釋的那樣,那不會對事業有幫助。
所以我想到了疫苗的實際目標——準備好抗體,以應對真正的病毒出現時的情況。因此,這是我為支援疫苗接種的社交媒體運動提出的 Facebook 個人資料圖片。現在我只需要數百萬人使用它。小菜一碟。
編輯: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我有點過度簡化了抗體結構,所以我已經糾正了這一點,並且根據要求,我添加了一些不同的顏色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