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薩索費拉託作品《祈禱的聖母》,1640-50年,英國國家美術館。
當我寫這些顏料一瞥的文章時,腦海中會浮現出其他更吸引人的標題。 這篇可以叫做“為什麼藍色是女孩的顏色”或“符號的經濟學”。
群青是西方美術史上最重要的顏料之一。 這是因為在某個時期,它的每盎司價格比黃金還貴。1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群青的名稱來源於它從阿富汗到義大利威尼斯的傳播,意思是“來自海那邊”。 它是從——注意——青金石寶石研磨而成的。 從化學角度來說,它是一種複雜的鋁矽酸鈉多硫化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些許褪色(這意味著它會褪色)。2 自然地,它往往偏紅藍色而不是綠藍色,直到 1826 年才被更便宜的合成顏料所取代。 與許多美術顏料不同,合成形式不稱為“群青色調”來表示仿色,而是稱為法國群青。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創作一幅新畫作通常需要藝術家、贊助人和教會的參與。 如果贊助人是來自新興中產階級的人,他們會希望透過委託當地教堂創作作品來炫耀他們新獲得的財富,以獲得良好的地位,並在某些情況下,透過在畫作的角落裡被描繪成懺悔者的小人物而永垂不朽。 為了表明他們是虔誠的(並且有很多錢),他們會給藝術家提供材料資金,包括一定數量的黃金和群青。
那麼。 你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你手頭有這種非常昂貴的顏料。 這幅畫是為教堂而作,所以很可能要麼是基督誕生的場景,要麼是基督昇天、被懸掛在十字架上或從十字架上降下來的場景。 你應該把這種昂貴的顏料用在最重要的人物身上:耶穌基督。 但在誕生和耶穌受難的場景中,基督通常是半裸的。 沒有太多機會使用鮮豔的藍色。
因此,群青色就用在了第二重要的人物身上:聖母瑪利亞。
(這確實讓我好奇,如果最昂貴的顏料是鮮豔的紅色,藝術史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會看到身穿紅色長袍的聖母,還是耶穌受難的場景會更加血腥?)
這種經濟觀點持續了幾個世紀,聖母瑪利亞以藍色形象示人也是如此。 藍色在象徵意義上被賦予了聖母瑪利亞的特質:女性化、純潔和強大。
那麼為什麼藍色不再是“女孩的顏色”了呢? 更便宜的藍色和美術繪畫中更多的實驗只是答案的一小部分:教會權力的衰落以及中產階級時尚的興起仍然使藍色代表女孩,粉紅色和紅色代表男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20 世紀 40 年代。 就像經常發生的那樣,潮流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並透過營銷發生了逆轉。“嬰兒潮”一代是在彩色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這種逆轉被鞏固下來。3
因此,今天的 dominant 趨勢只是最近才出現的。 而且它可能會再次逆轉,鮮豔、強烈的群青色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更早地與女性身份聯絡起來。
玩具、漫畫、遊戲和電影中流行的極客文化有望看到精緻和粉紅色的老套形象被沖刷掉,為下一代留下關於藍色新的聯想。
參考文獻
《文藝復興的秘密語言:解讀義大利藝術的隱藏語言》,Richard Stemp,2006 年,第 4 頁。
《群青:一個 185 年的秘密》,Alex Reis,《化學部落格》,2013 年。
《女孩們什麼時候開始穿粉紅色的?》Jean Maglaty,Smithsonian.com,2011 年。
頂部圖片:薩索費拉託作品《祈禱的聖母》,1640-50 年,英國國家美術館。
底部圖片,從左到右:來自《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的汽車人阿爾茜 © Hasbro;Dexter Soy 繪製的驚奇隊長 © Marvel Comics;來自《質量效應 3》的 Ashley © Bioware,John Tesh 截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美術顏料都是顏料顆粒與粘性介質結合而成:植物油(油畫顏料)、阿拉伯樹膠(水彩顏料)或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顏料)。
這是“顏料一瞥”系列的第 4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