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鈷藍是一種迷人的顏色,其歷史比當今使用的許多顏料都要悠久得多。它也是元素週期表中唯一隱藏的“哥布林”。
鈷,在元素週期表上的符號是Co,原子量為27。雖然在其天然、原始狀態下,它是一種略帶磨光的銀色,但它以在顏料中產生鮮豔的藍色而聞名。這些顏料是透過將鋁矽酸鹽與鈷加熱至 1200°C 製成的。鈷藍的化學式為 CoAl2O4(也可以製成鈷綠:4CoO.3Al2O3)。它最初在中國用於瓷器,在歐洲作為繪畫顏料開發出來,作為一種顏色,至少從 1700 年代就開始使用。
回想我管理美術用品店的日子,鈷藍可能很難賣出去:市面上有這種顏色的仿製品,而且價格便宜得多,由多種顏料製成以模仿這種顏色。仿色通常被稱為“色相”,例如鈷藍 = 真品,鈷藍色相 = 仿製品。此外,大多數公司在包裝上都有關於鈷藍的健康警告。大量使用可能有毒,或者如果像噴槍那樣使用,可能會損害肺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美術領域,經驗豐富的畫家們流行一種趨勢,即儘可能多地使用單顏料顏料。其核心思想是這樣的:你還記得小時候把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結果得到那種難以形容的灰棕色嗎?如果你想用原色混合出紫色,並且你使用仿製顏料鈷藍色相(通常由較便宜的酞菁藍和鋅白製成)+ 鎘紅色相(通常是幾種萘酚紅),那麼你實際上混合了 4 種顏料。理論認為,與僅使用真正的鈷藍和真正的鎘紅相比,這將導致紫色變得更暗淡、更渾濁。這是一個不錯的經驗法則,但我不確定它實際上有多準確,或者是否有人對其進行過科學測試:不同的顏料具有不同的著色強度,部分取決於它們在載體(油、阿拉伯樹膠或丙烯酸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因此在我看來,現代仿製顏料可能比傳統的單顏料顏料更鮮豔。
現在回到“哥布林”。
眾所周知,鈷礦很難從地下開採,並且可能以砷鈷礦 (CoAsS) 的形式毒害礦井,砷鈷礦含有砷和硫。因此,在德語中它被稱為 Kobold Erz,或“哥布林礦石”。人們甚至祈禱免受哥布林引起的礦井坍塌的侵害。哥布林後來在《龍與地下城》中變成了一個矮小的爬行動物種族(守序邪惡),但很少被描繪成藍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美術顏料都是顏料顆粒,它們被粘性介質結合在一起:植物油、阿拉伯樹膠或丙烯酸聚合物。
點選下方標籤中的顏料一瞥,查詢更多此類文章。這是該系列中的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