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很難相信像磷蝦這樣微小的動物能夠大量存在,足以餵養像鯨魚這樣巨大的動物,更不用說世界上的鯨魚種群了(即使我們在19世紀竭盡全力將鯨魚獵殺至滅絕的邊緣)。同樣,也很難想象像橈足類這樣不起眼的小生物能夠掀起足夠大的浪花,像傳統研究的風/波浪作用和潮汐一樣有效地攪動海洋深處的水到水面。但這正是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後學者正在展示的,並且是以視覺化的方式。
Kakani Katija 博士和她的同事本週在 JOV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一種他們開發出的酷炫新裝置,該裝置使用雷射和手持影片記錄裝置(他們稱之為 SCUVA,即自容式水下測速儀)來記錄動物在其原生棲息地中運動引起的流體運動。該裝置照亮水中的顆粒,並記錄動物在視野中移動時顆粒的運動。然後可以將影片素材插入到軟體中,該軟體跟蹤每個顆粒的運動,從而創建出圍繞移動生物體的整潔向量圖。該裝置尤其重要,因為它允許在原位收集資料,而不是在實驗室中收集資料,在實驗室中,原生條件和行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重現。由此產生的靜止影像非常有趣,但作者訪談中包含的影片剪輯甚至更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JOVE 特色科學家:Kakani Katija 談論水母和海洋氣候,來自 Katherine Scott,在 Vimeo。
我們知道洋流在氣候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像 Katija 博士懷疑的那樣,像磷蝦和橈足類這樣微小但數量豐富的生物的每日垂直遷徙能夠對海洋混合和洋流產生與風和潮汐一樣大的影響,那麼人們只能想象海洋溫度升高、漁業崩潰和海洋酸化可能對這些重要種群產生的影響。我現在就能看到保險槓貼紙了:“磷蝦帶來舒適氣候”,以及“橈足類對抗氣候變化!” 準備好愛上橈足類吧。我愛它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