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將科學藝術帶給公眾並非易事——而新興的(培養,呵呵)生物藝術領域是最難展示的藝術形式之一。
這比不使用釘子懸掛畫作更難,許多當代畫廊都堅持這一點,導致那些從天花板支架上垂下來的鏈條。生物藝術,這個通常由在培養皿中生長的細菌組成的領域,又增加了儲存、護理和處置的問題。就像樹籬修剪一樣,你不能只是種下一些種子就走開。
您可能還記得去年的 Symbiartic 文章 熒光迅猛兔 - 生物藝術開始成熟 中的“細菌攝影師”扎卡里·科普弗。他目前正在尋求資金來啟動一個新的畫廊展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摘自他的 Kickstarter 頁面
我預見到使用細菌攝影術來進一步調查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人類與細菌之間的共生關係。更具體地說,細菌如何被用來更好地理解人類作為一個在生物學上與一個活生生的生態系統相連的有機體。其次,突出我們與細菌之間看似兩極分化的關係。我們服用抗生素就像吃糖果一樣,並且過度消毒自己以至於生病。然後我們尋找益生菌來取代我們殺死的細菌。考慮到最近所有關於超級細菌的新炒作,第二個問題尤其具有時效性。透過支援這個專案,您將幫助我確保這種創新且及時的藝術媒介不會過早消亡。
科普弗還指出,
這是一個參與一個過程的開始的機會,這個過程很可能會被載入藝術史教科書。
我不認為他錯了!
檢視他的 Kickstarter 和令人驚歎的獎品。貢獻一份力量,幫助細菌逃離實驗室。
- -
科學的力量到藝術 - 部落格
@Science_to_Art 在 Twitter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