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教育:可樂瓶中的大腦 [影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情緒是行為的強大驅動力,有時過於強大。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在衝動之下做出反應,然後又後悔自己說的話或做的事的經歷。大腦中心一個杏仁狀的結構,叫做杏仁核,是情緒反應的中心。當它高速運轉時,情緒往往會主導神經系統,阻礙理性地考慮最佳行動方案的能力。理想情況下,我們都應該暫停足夠的時間,讓理性思考接管——比如,在有人在路上超車或者批評我們在工作或家庭中的努力之後。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這種技能應該從小就教給每個人。

演員歌蒂·韓構思的一個名為MindUP的課程包括一個名為“杏仁核搖晃”的活動,旨在幫助孩子們理解這種耐心的必要性。在這個活動中,老師用裝滿水、沙子和閃粉的蘇打瓶製作一個簡陋的杏仁核模型。然後,在全班(或一個學生)面前,她將瓶子倒過來,搖晃裡面的東西,以展示當一個人感到壓力或不安時會發生什麼。一旦閃粉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她就把瓶子豎直,等待沙子和閃粉沉澱下來,解釋說等待的時間代表杏仁核平靜下來,足以讓人做出正確選擇所需的時間。

這個簡單的草圖向孩子們展示了為什麼在讓他們生氣、悲傷或惱火的事情發生後,停下來深呼吸通常是一個好主意。(快速反應系統更適合於涉及真正危險的、速度至關重要的情況。然而,在現代,快速反應通常會製造比解決更多的問題。)“杏仁核搖晃”是自我調節的一課,這是一項在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用的技能。而利用腦科學作為社會和情感學習的工具是MindUp的顯著特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下面的影片中,溫哥華威廉·範·霍恩爵士小學的一位三年級教師瑪麗安·普林斯演示了“杏仁核搖晃”,並解釋了它的用途。

有關社會和情感學習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在《大眾科學心智》九月/十月號上的專題文章“學校增加註意力的鍛鍊、毅力和情緒控制”。另請收聽我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湯姆·阿什布魯克主持的《On Point》節目中討論該主題:“閱讀、寫作和性格”

下週性格教育——大腦的跳躍運動。普林斯的三年級學生透過鍛鍊身體來促進大腦發育。

意識流新增到您的RSS訂閱中,以瞭解最新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