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認為學校是孩子們學習新技能和知識的地方。年輕人來上課時,或多或少都準備好了學習,他們的能力和準備情況取決於遺傳和環境。他們有的積極主動,有的冷漠消極。他們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容易分心。他們有的善於社交,有的害羞,有的焦慮,有的平靜。教師們接受這些差異,並努力做出調整,儘可能地教好他們所負責的學生。
但是,如果學校也可以成為孩子們訓練基本心理特質——專注力、驅動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地方呢?這些特質對於在學校和以後的生活中取得成功至關重要。旨在促進社會和情感學習的專案正是為了實現這個崇高的目標。在心理學研究的支援下,由心理學家設計的此類課程正在不斷增加,並越來越受歡迎。
由演員戈爾迪·霍恩率先提出的一個名為MindUP的專案,包含了一系列旨在訓練兒童專注能力、控制情緒和保持冷靜的練習,從而避免焦慮阻礙學習。今年早些時候,我參觀了加拿大溫哥華的教室,親眼目睹了這個專案的運作。在本週和下週釋出的一系列部落格中,我將分享我在一位資深教師瑪麗安·普林斯執教的三年級課堂上看到的一些短片。這些短片生動地展示了這個專案,準確地說明了普林斯是如何巧妙地塑造她的學生的思維,使這些孩子在生活中更快樂、更成功。它們旨在配合我在9月/10月刊的《大眾科學思維》雜誌上發表的關於社會情感學習的專題文章(見“學校增加專注力、毅力和情緒控制的訓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下面的影片中,普林斯的學生透過在手掌上吹動棉球來培養自我調節能力。目標是控制氣流,使棉球滾動到指尖,但不要掉到地上。這項練習是MindUP核心呼吸練習的一種變體,在核心呼吸練習中,孩子們每天三次花幾分鐘時間,閉上眼睛,專注於呼吸。他們被告知,如果他們的思緒遊離,他們應該注意到這個事實,並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這種正念練習,即保持對現在的冷靜關注,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並使他平靜下來。它還有助於孩子們養成透過專注於呼吸來應對焦慮的習慣。根據MindUP手冊,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以促進更好的情緒控制,加強反思而不是快速反應,這是一種具有無數好處的行為模式。
要了解更多關於學校社會情感學習的資訊,請收聽我在NPR的Tom Ashbrook主持的On Point節目中討論這個話題:“閱讀、寫作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