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情感:戰慄特輯

我對遊擊科學的佐伊·科米耶的採訪,以及在世界科學節上使用皮膚電反應機器,讓我開始思考這篇來自SwM檔案的文章,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項關於聽音樂時感到戰慄的研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對遊擊科學的佐伊·科米耶的採訪,以及在世界科學節上使用皮膚電反應機器,讓我開始思考這篇來自SwM檔案的文章,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項關於聽音樂時感到戰慄的研究。這篇文章榮獲2010年2月PLoS部落格月度精選!

戰慄。

我是那種聽非常非常喜歡的音樂時會感到戰慄的人之一。事實上,當我聽一些非常喜歡的東西時,我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上週六晚上,當我在The Dirty Little Heaters樂隊的CD釋出會上觀看我的樂隊夥伴兼我最喜歡的鼓手傑西卡·凱撒演奏這首歌時,我絕對體驗到了與音樂相關的強烈情感的巔峰。看看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那麼,這個“戰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讓聽音樂如此令人愉悅和有趣?一組研究人員決定檢驗的一個理論是,音樂之所以如此有趣,是因為我們聽音樂時感受到的愉悅感與某種身體上的情緒反應有關。

音樂聆聽的獎勵性方面與情緒喚醒程度有關

為了驗證這一點,他們找了26名容易上當的實驗物件,讓他們同意連線到這臺機器上,這臺機器可以測量各種身體反應,基本上告訴研究人員,人們在聽不同型別的音樂時有多興奮。這就是那臺機器的樣子

這些看起來像機器人的手和軀幹機器測量了聽眾的心率、呼吸頻率、體溫、皮膚電反應 (GSR) 和血容量脈搏 (BVP) 幅度。受試者聽的音樂是他們自己挑選的、他們非常喜歡的音樂,以至於讓他們感到戰慄。作為對照,研究人員選擇了受試者事先評為中性或“無聊”的音樂,以便將受試者對無聊音樂的身體反應讀數與引起戰慄的音樂進行比較。實驗在隔音室中進行,受試者坐在隔音室裡,聽著音樂,機器進行測量,受試者按下機器人手上的按鈕,以指示他們在音樂播放的每個時刻的感受。評分範圍從“一般”到“愉悅”到“哇,我感到戰慄了”。但是,當然,評分是在更科學和量化的1-3評分尺度上進行的(1 =“中性”,2 =“低愉悅度”,3 =“高愉悅度”,以及第四個按鈕=“戰慄”,因為,如您在上面看到的,他們只有一個拇指可以使用)。

結果非常有趣。在上面提到的所有生理指標(即心率、呼吸)中,他們都看到了受試者認為無聊的音樂和他們認為愉悅的音樂之間的讀數存在顯著差異。令人愉悅的音樂使受試者產生了更高的生理反應,而無聊的音樂似乎對情緒喚醒的指標沒有太大影響。這很有道理,因為當我在百貨商店聽到一些無聊的電梯音樂時,我的心臟並沒有真正怦怦直跳。

他們還發現,戰慄感是在受試者報告最高愉悅度評分的音樂時刻報告的。事實上,80%的戰慄感發生在報告的最高愉悅度時刻。同樣,這對我來說很有道理,因為當我覺得我聽的音樂很好,但不是非常好時,我不會真正感到戰慄。當我無法將注意力從音樂上移開,並且音樂體驗感覺包羅永珍且非常愉悅時,我會感到戰慄,而且似乎研究中的受試者也是這種感覺。

他們發現最有趣的事情是,受試者報告的戰慄感與情緒喚醒的生理指標的峰值讀數完全吻合。請看下面的圖表

不同的框顯示了機器測量的不同情緒喚醒的生理指標。如您所見,它們都在受試者報告經歷戰慄的時刻達到峰值。這裡的兩個例外是皮膚表面溫度和BVP幅度,但這些實際上降低了,而不是像其他因素那樣升高。

因此,基本上,研究人員從這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主觀情緒反應與對音樂的客觀生理反應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當我們聽我們喜歡的音樂時感到戰慄或強烈的愉悅感時,實際上會伴隨一系列的身體反應!這似乎是常識,但這在科學上很重要,因為對我們的身體在體驗美妙音樂時所經歷的變化進行實際的定量測量,為科學家思考其他問題打開了大門,例如,“為什麼音樂如此獨特以至於它會引起實際的情緒和生理喚醒?”

通常,情緒反應具有明確的功能,例如,從美味食物中獲得的快樂有助於我們生存,或者與朋友建立聯絡使我們快樂並與同類人類保持聯絡。感受這些情緒透過確保我們繼續做對我們的生存和福祉有益的事情來幫助我們。但是,音樂是為數不多的讓我們快樂的事物之一,它對我們人類的生存沒有明確的有益功能。我認為這使它非常特別和有趣,這也讓我滿足於消費和演奏它。

附言:關於這篇論文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檢視最初的受試者群體為這項研究選擇了哪些音樂作為他們的最愛 (此連結開啟一個包含完整列表的doc檔案)。與任何廣泛的人群一樣,結果差異很大!

Salimpoor VN, Benovoy M, Longo G, Cooperstock JR, & Zatorre RJ (2009)。音樂聆聽的獎勵性方面與情緒喚醒程度有關。《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4 (10) PMID: 19834599

About Princess Ojiaku

Hey there! I'm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in the Neuro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program. I'm also a musician who played in two bands in North Carolina, one called Pink Flag and another called Deals. My personal passions are science, music, and cycling as transportation.

I got into science as a kid while tagging along and watching my mom do experiments in her lab. I found that while I loved science, I didn't want to be alone in an ivory tower, crunching data that few others would understand. I also noticed that many other people thought science was this scary and incomprehensible entity of obscurity. When I realized that there were people working to make science fun and accessible to everyone, I knew that this was exactly what I wanted to do. The two things I find the most immensely interesting and continually impressing are music and neuroscience, so these are the topics that I'll focus on in my blog.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are my second loves, so I might pop in an occasional post on these topics as well. Ultimately I am here to share things that give me wonder. I hope that reading Science with Moxie gives you a bit of that wonder too.

More by Princess Ojiak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