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不公平?那肯定是你的血清素轉運蛋白水平偏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太不公平了!”

這句話在大多數有孩子的家庭中迴響。我們都知道什麼時候事情是不公平的。當你堵在路上時,那輛從應急車道開上來的車(真是讓人惱火)?那是作弊者,那是不公平的。在雜貨店插隊而不是排隊的人?那也是不公平的。

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什麼是公平或不公平,我們也理解我們被允許,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被鼓勵去懲罰不公平的行為。但是,我們並非都以相同的方式懲罰不公平的行為,尤其是在懲罰可能對我們不利時。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是什麼調節了我們對不公平的反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項研究的作者認為可能是血清素,並且它可能與誠實有關,也與公平感有關。

Takahashi 等人。“誠實介導血清素與對不公平反應之間的關係” PNAS,2012。

本文的基礎是心理學測試中使用的一種遊戲,一種非常常見的遊戲,稱為“最後通牒遊戲”。在這個遊戲中,你與另一名玩家(或者通常是電腦)對戰。另一名玩家找到了一些錢,比如 10 美元。他們想和你分配這筆錢,你可以選擇接受他們的提議,或者拒絕分配這筆錢的提議。例如,如果他們提議 50-50 分配,你可能會接受這個提議並獲得 5 美元,但如果他們提議 90-10 分配,你可能會感到被侮辱並拒絕它。

但是等等。想一下。這是找到的 10 美元。是另一名玩家找到的。他們提出要和你分。你不應該接受所有的提議嗎?我的意思是,即使他們提出 90-10 分配,那也是你以前沒有的 1 美元!

但事實證明,人類心理並非如此運作。我們對什麼是公平的分配有強烈的意識,我們會拒絕“不公平”的提議。通常,在最後通牒遊戲中,對於找到的 10 美元,“不公平”的界限大約在 70-30 左右,如果分配給你的少於或等於 3 美元,人們往往會堅持要更好的提議。

當然,這其中存在很多差異。雖然有些人相當靈活,但另一些人對什麼是“不公平”有更強烈的意識,並且會拒絕高於 50% 的提議。即使在最後通牒遊戲中,拒絕提議對玩家來說是不利的

這項研究的作者想研究那些拒絕最“不公平”提議的人和那些接受更多提議的人之間的差異。為此,他們將目光投向了血清素。血清素,一種神經遞質,與情緒、睡眠、記憶、認知、食慾、腸道問題、偏頭痛、血壓、疼痛、噁心、早洩有關……我可以繼續說下去。這項研究的作者假設血清素在我們如何回應不公平提議中也起作用。為了研究人類的血清素系統,他們進行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它使用放射性標記示蹤劑來觀察身體中的活動。在本例中,放射性標記示蹤劑用於血清素。他們可以透過觀察標記的血清素與血清素轉運蛋白結合的濃度來追蹤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血清素轉運蛋白將血清素從突觸回收並送回神經元。這使你可以看到那裡有多少血清素轉運蛋白,從而瞭解該區域通常血清素更多還是更少。

因此,很容易觀察人類志願者中血清素轉運蛋白的水平,並瞭解這些水平與他們在最後通牒遊戲中的表現之間的相關性。

這裡大腦圖片上的黃點是中縫核,血清素產生的地方。右側是中縫核中血清素轉運蛋白密度與被拒絕的不公平提議百分比之間的相關性。

他們在這裡發現的是負相關。你擁有的血清素轉運蛋白越多,你就越不可能拒絕不公平的提議。作者將此解釋為,血清素轉運蛋白水平較低的人比血清素轉運蛋白水平較高的人具有更強烈的“公平”感,並且更傾向於拒絕不公平的提議。

為什麼會這樣呢?作者研究了個人的性格。你可能會認為,性格更具攻擊性(或至少容易被冒犯)的人可能更傾向於拒絕不公平的提議,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相反,是性格更平和,但信任度更高的人更傾向於拒絕不公平的提議。作者認為,信任度較高的人對行為有更高的標準,因此更傾向於拒絕不公平的提議,即使拒絕最終對他們不利(例如,沒有得到錢)。根據之前的研究,作者假設較低水平的血清素與信任感和拒絕不公平提議的增加有關,並假設血清素介導了這種公平感。

我認為血清素很可能在這種特質中起作用(畢竟,有什麼是它不起作用的呢?),但請記住,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除了大腦中縫核中的血清素轉運蛋白水平之外,可能還有更多因素介導對不公平提議的反應。首先,大多數這種更高層次的決策都發生在前額葉皮層等更高結構中。我假設作者沒有在那裡發現差異(否則他們可能會提到),為什麼只有中縫核存在這種差異?也許是因為微小的變化會帶來巨大的行為差異,但我認為同樣有可能的是,血清素轉運蛋白水平並不是這裡最重要的因素。但這仍然是一個有趣的想法,能夠如此清晰地證明我們的大腦化學物質與我們的決定相關。希望更多的研究能夠告訴我們原因。

Takahashi, H., Takano, H., Camerer, C., Ideno, T., Okubo, S., Matsui, H., Tamari, Y., Takemura, K., Arakawa, R., Kodaka, F., Yamada, M., Eguchi, Y., Murai, T., Okubo, Y., Kato, M., Ito, H., & Suhara, T. (2012). 誠實介導血清素與對不公平反應之間的關係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DOI: 10.1073/pnas.1118687109

Scicurious has a PhD in Physiology from a Southern institution. She has a Bachelor of Arts in Philosophy and 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Biology from another respected Southern institution. She is currently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a celebrated institution that is very fancy and somewhere else. Her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re in neurophysiolog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She recently obtained her PhD and is pursuing her love of science and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She often blogs in the third person.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cicurious and to view her recent award and activities, please see her CV ( http://scientopia.org/blogs/scicurious/a-scicurious-cv/)

More by Scicurio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