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脫落的多刺小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有時候,當你看到一篇新的科學論文時,你所能想到的就是……哇。大自然真酷。

看!脫皮小鼠!

(嘿,外表不是一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我知道,和往常一樣,Ed 早在我之前就報道過。但我對這種小鼠非常著迷。我之前寫過一些關於小鼠世界中主要的治癒者的部落格,但事實證明,我們還沒見過真正厲害的!

Siefert 等人。“非洲多刺小鼠(Acomys)的皮膚脫落和組織再生”《自然》,2012 年。

有很多動物為了躲避捕食者而容易失去身體部位。海星可以失去它們的肢體,蜥蜴可以斷尾求生。這個過程被稱為“自切”,在像海星這樣的動物中,有時肢體可以完全再生。然而,在哺乳動物中,如果尾巴掉了,通常就永遠消失了。

但這些小鼠卻不是這樣。

這裡討論的小鼠是非洲多刺小鼠(Acomys 屬,但這裡研究了兩個物種),原產於肯亞。這些動物很奇怪,因為它們的皮膚非常脆弱、虛弱。它們的背上有像刺一樣的多刺毛,而且非常難處理。這並不是因為它們難以相處,而是因為在處理時,脆弱的皮膚很容易撕裂,在皮膚上留下巨大難看的傷口。它們可能會因此失去背部高達 60% 的皮膚。

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傷口會使動物虛弱,但對於這些小鼠來說,這幾乎算不上不便。雖然普通小鼠需要大約 5-6 天才能治癒較小的傷口,但多刺小鼠只需一半的時間就能做到。它們背上的刺以超快的速度生長以覆蓋傷口,並且傷口本身在第一天就可以顯示出 64% 的覆蓋率。

它們是如何做到的?作者檢查了小鼠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發現雖然其他小鼠在應對傷口時會沉積厚厚的膠原蛋白層,但多刺小鼠沉積的膠原蛋白層更薄、更鬆散,類似於正常的健康皮膚。他們還顯示出 III 型膠原蛋白的含量更高,而其他小鼠使用 I 型膠原蛋白,這可能有助於膠原蛋白的結構和快速癒合。

但是,如果涉及到比表皮更復雜的組織呢?例如耳朵這樣的組織,它由皮膚、毛髮和毛細血管等組成?小鼠通常透過耳部穿孔或在耳朵的特定位置打孔來標記身份。在實驗小鼠中,這些孔通常是永久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小,但不會完全消失(就像人類的耳洞一樣)。但在多刺小鼠中,這些傷口永遠沒有機會留存。小鼠重新長出了皮膚、毛細血管和毛髮。事實證明,它們幾乎可以再生除肌肉以外的所有型別的組織。

為了再生所有這些組織,你不僅需要鬆散的膠原蛋白,還需要形成成纖維細胞團,這是一種可以再生為各種組織的細胞團。成纖維細胞團的形成被認為不會發生在哺乳動物身上,但看起來多刺小鼠可能具有類似的東西,儘管不完全是成纖維細胞團。它們肯定可以在傷口區域維持細胞增殖,以及沉積膠原蛋白和其他基質以促進再生。這與普通小鼠形成鮮明對比,普通小鼠通常會留下由不同膠原蛋白基質形成的疤痕組織。

雖然這些小鼠僅僅因為這種現象就很酷,但進一步研究它們非凡的能力可能會揭示一些關於我們如何癒合(或不癒合),以及我們如何促進癒合和皮膚再生的有趣之處。這也向我們表明,儘管實驗小鼠是極好的模型,但透過研究廣闊世界中的動物可能會有更多的發現。

Seifert AW, Kiama SG, Seifert MG, Goheen JR, Palmer TM, & Maden M (2012)。非洲多刺小鼠(Acomys)的皮膚脫落和組織再生。《自然》,489 (7417), 561-5 PMID: 23018966

Scicurious has a PhD in Physiology from a Southern institution. She has a Bachelor of Arts in Philosophy and 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Biology from another respected Southern institution. She is currently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a celebrated institution that is very fancy and somewhere else. Her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re in neurophysiolog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She recently obtained her PhD and is pursuing her love of science and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She often blogs in the third person.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cicurious and to view her recent award and activities, please see her CV ( http://scientopia.org/blogs/scicurious/a-scicurious-cv/)

More by Scicurio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