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壓力通常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大多數過著壓力生活的人(我想,應該是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清楚這一點。我們試圖減輕壓力,甚至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感到壓力。創傷性壓力會增加患上各種精神疾病的風險,包括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但並非所有的壓力都是一樣的,即使是創傷性的壓力也是如此。事實證明,重要的不是壓力本身……而是你是否能控制它。
Varela 等人。“對壓力的控制,而非壓力本身,增加了前額葉皮層錐體神經元興奮性”《神經科學雜誌》,2012年。
你能控制的壓力與你無法控制的壓力截然不同。我通常認為你無法控制的壓力類似於家庭成員的疾病,而你能控制的壓力,比如,為馬拉松訓練和跑步所涉及的壓力(這絕對是一種身體壓力)。這兩種都是壓力,但它們不一樣。雖然你無法控制的壓力通常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經歷,並且可能使人容易患上精神疾病,但可控的壓力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它不僅可以減輕壓力源本身的影響,還可以防止未來不可控壓力的不利影響。科學家們稱之為針對未來壓力的“行為免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行為免疫涉及非常特定的大腦區域的募集,尤其是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層。
在暴露於可控壓力後,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增加,並且認為活動增加對於行為免疫的發展很重要。如果在可控壓力期間阻止這種活動增加,則可以阻止行為免疫。
但是內側前額葉皮層不是一個單一的區域。相反,它分為下邊緣皮層和前邊緣皮層。這些區域中的每一個在情緒處理和表達中都起著不同的作用。但是哪個區域參與行為免疫呢?
為了研究這一點,本研究的作者讓大鼠暴露於可逃避或不可逃避的壓力下。大鼠被放置在一個腔室中,它們會在隨機的時間間隔內受到尾部電擊。一半的大鼠別無選擇,但另一半大鼠有一個小輪子。當它們轉動輪子時,電擊會停止,使它們能夠逃避壓力。他們還有另一組從未受到電擊的對照組大鼠。
在暴露於可逃避或不可逃避的壓力後,作者使用電生理學來觀察前邊緣皮層中的神經元如何反應。電生理學是神經科學中一種非常廣泛使用的技術,並且是一種深入瞭解細胞電生命的美麗方式。你取出一個細胞(這項研究在切片中進行,但你也可以在整個動物中進行),非常非常小心地用一個小的玻璃電極刺穿它。電極是空心的,尖端有一個小孔,透過非常小心地抽吸,你可以將你的電極與細胞膜融合。從那裡,你可以訪問穿過細胞膜的所有電脈衝。然後你可以取一個刺激電極,在其他地方刺激,並觀察細胞的反應。細胞的反應程度和方式不僅告訴你它是什麼型別的細胞,還告訴你它在諸如不可逃避的壓力後有多敏感。
作者發現,暴露於可逃避壓力下的大鼠在前邊緣皮層中開始產生行為免疫的跡象。當允許大鼠逃避壓力時,壓力過後,前邊緣皮層中的神經元顯示出增加的電活動。神經元更興奮。這是一種與行為免疫發展相關的狀態。相比之下,與對照組未受壓的大鼠相比,無法逃避壓力的動物沒有表現出任何變化。這意味著暴露於可逃避壓力下的大鼠最終會在前邊緣皮層中擁有更敏感的神經元,這可能有助於它們適應進一步的壓力源。
總的來說,內側前額葉皮層在壓力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僅僅興奮這個區域就足以在動物身上產生對壓力的抵抗力。這種效應似乎在前邊緣區域尤為重要。這可能對人類壓力方面的研究具有潛力。並非所有的壓力都一定是完全有害的。並且在這方面的工作可以為我們提供重要的資訊,以幫助那些正在或曾經暴露於創傷的人。例如,如果我們能夠事先產生行為免疫,我們也許能夠幫助那些可能參戰的人,或者如果我們能夠針對這個區域以促進壓力復原力,我們可以幫助那些已經暴露於創傷性壓力的人。
Varela JA, Wang J, Christianson JP, Maier SF, & Cooper DC (2012)。對壓力的控制,而非壓力本身,增加了前額葉皮層錐體神經元興奮性。《神經科學雜誌》:神經科學學會的官方期刊,32 (37), 12848-53 PMID: 229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