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或者標題為:你的老鼠聽起來真像他爸爸!
霍夫曼等人。“光譜分析揭示了野生小家鼠超聲波求偶發聲中個體性和親緣關係的訊號”《生理學與行為》,2012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來源)
顯然,我們早就知道老鼠會“吱吱叫”。有些老鼠甚至會嚎叫。但是老鼠也透過人類聽不到的高音調聲音進行交流。這些超聲波發聲(USV)主要由雄性老鼠使用,雄性老鼠在聞到或靠近可能的雌性時會發出這些聲音。雌性老鼠顯然喜歡被求愛,它們會對雄性的USV做出反應,甚至可以區分近親的USV和非親屬老鼠的USV。
因此我們知道雌性可以區分近親USV和非親屬USV。這是因為它們只是簡單地記住最接近它們的聲音並尋找不同的聲音嗎?或者還有其他原因,例如雄性老鼠的USV可以揭示老鼠之間的親緣關係?
為了驗證這一點,這項研究的作者捕捉了一群野生小家鼠(實驗室小鼠在這裡行不通,你無法真正確定親緣關係與否,因為每個品系都是近親繁殖以擁有相同的DNA,除非你比較品系……)。他們在實驗室中將野生小家鼠雜交繁殖,以確保每隻老鼠都有相同的社會背景和年齡,並記錄了老鼠的叫聲。他們分離了錄音,並根據聲音的型別以及相關和非相關老鼠叫聲之間的相似性對其進行了分類。結果表明,當轉化為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音調時,老鼠的USV聽起來很像鳥鳴。
它們也和鳥鳴有共同之處:親緣關係和個性。
這就是老鼠USV的“樣子”。你可以看到,老鼠可以同時在兩個層次上發出這些聲音,一個較高的超聲波音調(在圖表的底部),和一個更高的諧波(在頂部,是第一個音調的倍數)。諧波是可選的,許多隻包含頂部的音調,更像是“哨聲”。而且它們顯然也以不同的模式發出這些聲音。當他們比較相關和不相關老鼠之間的先前發聲時,他們發現密切相關的老鼠“聽起來”彼此相似,較低諧波的相似度為93%,較高超聲波音調的相似度為89%。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兩隻兄弟雄鼠。它們的叫聲“看起來”非常相似。但事實證明,相關的雄鼠不僅僅唱同一首歌。它們的USV也有自己獨特的變體。雖然USV顯示出與親屬的高度關係,但每隻老鼠也有自己特殊的鳴叫。
這張圖表描述了他們測試的老鼠的USV。你可以看到,有些個體之間存在重疊,但每個個體也有些許不同。
當然,這給我們留下了更多問題。雄性老鼠是如何“學習”它們的USV的?是天生的還是它們從近親老鼠那裡學來的?這些叫聲是否包含任何關於雄性“質量”的指示(例如,是否與更高的激素水平或優勢有關),雌性是否會因為叫聲的特定方面而選擇雄性?
那麼沉默的雄鼠呢?在他們的研究中,三隻雄鼠從未發出叫聲,這種情況顯然發生在實驗室和野外。這些“沉默”的老鼠怎麼樣?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吸引配偶的機制?
但在我們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想象我們的小毛茸茸的朋友們在嘰嘰喳喳地唱著溫柔的小情歌。並且知道雌性老鼠知道其中的區別。
霍夫曼,F.,穆索爾夫,K.,& 佩恩,D. (2012)。光譜分析揭示了野生小家鼠超聲波求偶發聲中個體性和親緣關係的訊號。《生理學與行為》,105 (3), 766-771 DOI: 10.1016/j.physbeh.201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