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年 3 月 14 日,我撰寫了一篇關於馬丁·克茲溫斯基 2016 年“π日”視覺化的文章,其中 π 的每一位數字都被重新想象成一個受重力定律支配的物理質量。這是克茲溫斯基一系列以 π 為主題的視覺化作品中的最新作品,他既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資料藝術家;自 2013 年以來,他每年都會為 π 日推出新的圖形,並且剛剛為 π 近似日推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覺化。
馬丁·克茲溫斯基的 2016 年 π 日視覺化
顯然,我不是唯一一個對克茲溫斯基的作品感興趣的人。納迪耶·布雷默,另一位從科學家轉變為資料視覺化人員,在 2015 年用她自己的基於π的圖形做出了回應。為了紀念π近似日(7 月 22 日,也表示為 22/7,一個大約等於 π 的分數),這裡有一些布雷默作品的快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來自納迪耶·布雷默的“探索π隱藏的藝術”的影像
這裡的主要前提,正如上圖第一個版本的圖例中優雅地表明的那樣,π 的每一個連續數字都被視覺化為不同方向上的一個“步驟”。隨著新增的 π 位數越來越多,視覺化變得越來越密集和複雜。有趣的是,在 1,000 到 10,000 位之間,配置似乎開始模仿某些自然結構,如複雜摺疊的蛋白質或晶體結構。就像資料和藝術結合在一起時經常出現的情況一樣,布雷默的作品既令人驚訝又複雜,而且非常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