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在天空中

優雅的全新視覺化將圓周率的數字對映為星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馬丁·剋日溫斯基的思想是一個豐富而令人眼花繚亂的地方,充滿了引人入勝的問題、想法和靈感。剋日溫斯基是一位科學家和資料視覺化專家,他的主要工作是為癌症研究進行基因組分析。不過,在業餘時間,他透過創意專案探索他對科學和視覺思維的諸多不同興趣。在過去的幾年裡,每年三月,他都會定期進行一個這樣的專案:以一種新穎的、基於科學的和視覺上引人注目的方式重新構想圓周率的數字。

今天,這個令人愉快的 3 月 14 日(“圓周率日”)傳統為我們帶來了對映到夜空的圓周率數字,就像星表一樣。就像圓周率的無限長序列一樣,太空也沒有明顯的盡頭,但我們地球上的觀察者只能看到這麼遠。因此,剋日溫斯基將上限設定為 1200 萬位數字,並將每個連續的 12 位數字分組以定義緯度、經度和亮度,從而產生一個由一百萬顆恆星組成的隨機排列的星場。

正如人類在整個歷史中都在星星中找到了圖形和敘事一樣,這個新的天體陣列也產生了一個故事。為了紀念我們的進化祖先,剋日溫斯基連線各個點以建立來自全球各地的已滅絕動物的形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天空中的圓周率”星圖的卡雷投影
圖片來源:馬丁·剋日溫斯基

但他不可能就此止步,因此剋日溫斯基更進一步地進行視覺化,嘗試不同的投影以在各種空間迭代中重新建立地圖。

“天空中的圓周率”星圖的方位投影
圖片來源:馬丁·剋日溫斯基

“天空中的圓周率”星圖的錘形/艾托夫投影
圖片來源:馬丁·剋日溫斯基

要了解有關視覺化的更多資訊,包括對所描繪動物的描述以及藝術家合作者保羅·馬爾卡贊撰寫的詩歌,請訪問馬丁·剋日溫斯基的網站。在那裡,您還可以探索他之前的圓周率日視覺化作品,甚至可以購買它們作為海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