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2017 年 10 月 3 日):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萊納·魏斯、巴里·C·巴里什和基普·S·索恩,“以表彰他們為 LIGO 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做出的決定性貢獻。” 本文最初發表於 2016 年 2 月 11 日引力波被宣佈發現之前。重新發布本文是為了強調用於探測時空漣漪的技術。
最近有很多關於引力波的討論,因為上週開始流傳高階雷射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 (LIGO) 可能探測到引力波的傳言。引力波——時空結構中的漣漪——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直到最近,旨在探測引力波的技術才顯示出很大的前景。
早在 2013 年 10 月(在 LIGO 剛剛完成升級期間),《大眾科學》就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這項令人興奮的技術及其對我們理解宇宙的意義。文章附帶的資訊圖(如下)分解了該技術的工作原理以及我們希望它揭示什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插圖:Moonrunner Design Ltd.;圖表:Jen Christiansen
插圖:Moonrunner Design Ltd.